蜘蛛絲能做啥?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造肌肉

2021-02-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中國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一種蜘蛛絲可根據環境溼度變化而扭轉變形,未來有望應用於開發人造肌肉或製造扭轉驅動器等。

3月2日前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當環境中相對溼度達到70%時,蜘蛛大壺狀腺絲開始產生超過每毫米300度的扭轉變形。通過調節相對溼度,研究人員可精確控制蜘蛛絲的扭轉,這一特性在蠶絲和頭髮絲等纖維中未被發現。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

大壺狀腺絲是蜘蛛絲的一種,具有牽引功能,還有充當蛛網「骨架」等作用。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劉大彪課題組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蛛絲主要由MaSp1和MaSp2蛋白組成,後者含有脯氨酸環,遇到水分子發生反應後脯氨酸環中的氫鍵以非對稱方式被破壞,從而導致蜘蛛絲朝一個方向扭轉。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

此前研究顯示這種大壺狀腺絲對水敏感,當相對溼度達到一定水平時,牽引絲可在長度方向上收縮。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馬庫斯·比勒說,溼度導致的收縮讓蛛絲在清晨遇到露水時拉緊,這可能有利於保護蛛網和蜘蛛捕食,但尚不清楚蛛絲扭轉的生物學意義。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普帕·吉爾伯特評價說,這種蛛絲就像一根繩子,隨空氣溼度變化而不斷扭轉,這種具備特殊性能的分子機制可用來製造由溼度驅動的軟體機器人或智能面料。

劉大彪對新華社記者說,新發現可以啟發人們設計出新穎的扭轉驅動器或人造肌肉,並有助於開發新型傳感器、智能紡織品或綠色能源設備。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回復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研獲超強韌人造蜘蛛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胡春豔 通訊員 吳軍輝)科幻影片中,超級英雄「蜘蛛俠」能夠穿梭於摩天大廈之間或緩慢降至地面而毫髮無損,全憑神奇的「蜘蛛絲」。如今,這一科學幻想有望走進現實。
  • Sci Adv: 蜘蛛絲可以被用來製作「人造肌肉」?
    2019年3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員發現,作為被稱為最抗重的材料之一,蜘蛛絲具有另一種不尋常的特性,可能會用於製備「人造肌肉」。研究小組發現,彈性纖維對溼度的變化反應非常強烈。在空氣中相對溼度高於一定水平的情況下,它們突然收縮並扭曲,施加足夠的力以與作為致動器探索的其他材料競爭 - 這些裝置可以執行某些活動,例如控制閥門。
  • 美國人會想,中國人會做。人造蜘蛛絲可在多方面被人類利用!
    人造蜘蛛絲,是一種高韌性的人造材料。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劉遵峰教授團隊使用水凝膠纖維成功製備出了新型超強韌「人造蜘蛛絲」,它強度高、慢回彈、可重複伸縮,未來或將用於高空緩降等多領域。這種人造蜘蛛絲具備了強度高、耐伸縮、等諸多優異特性。
  • 蜘蛛絲,未來炙手可熱的新材料或應用於醫學
    蜘蛛網和蜘蛛巢穴就是由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天然蛋白質織成的,蜘蛛用細線在空中滑翔,以躲避捕食者。現在,科學正在尋求利用蜘蛛絲的特性來提供藥物和治療一些疾病。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就知道了蛛絲的藥用價值。古希臘人和羅馬人用蜂蜜和醋清洗傷口,然後用蜘蛛網來止血。
  • 蜘蛛俠或現身未來戰場?美國空軍研究用人造蜘蛛絲取代凱夫拉
    美國空軍正致力於研究用人造蜘蛛絲取代凱夫拉製造更堅韌輕便的防彈衣。有趣的是,按照漫威宇宙的設定,蜘蛛俠自己的「戰袍」卻是凱夫拉製成的。蜘蛛絲比凱夫拉縴維更堅韌,比尼龍纖維更柔韌。目前,美國空軍研究的人員認為,蜘蛛絲可能是製造新材料的關鍵,這種新材料可以減輕戰場上士兵的負重,並幫助士兵們散熱。根據美國「空軍新聞」報導,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和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天然蜘蛛絲調節溫度的能力——「蜘蛛絲可以通過被動輻射冷卻下降10到15華氏度,這意味著其輻射的熱量比它吸收熱量更多。
  • 中國重大材料新進展,「人造蜘蛛絲」研發成功,強度超過碳纖維
    導讀:中國重大材料取得新進展,「人造蜘蛛絲」研發成功,強度超過碳纖維,可應用於多個領域。 文│知道科技 各位讀者大家好,歡迎收看由知道科技提供的資訊。
  • 中國南開大學,成功研製新型超強韌「人造蜘蛛絲」,用途現已公開
    ,而蜘蛛絲除了強韌之外,還附有粘性,可以捕捉飛過來的一些昆蟲以供它食用,那麼人類能不能製造出這樣的人造蜘蛛絲呢? 由於蛛絲比其他的一些絲織物韌性更強,所以人們想要製造這種東西來提供一些特殊的用處,在這一技術上也做了很多研究,美國在這方面最早動手,現在也有了比較好的成就,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好消息,則是南開大學成功研製了一種新型的超強韌的人造蜘蛛絲。
  • 芬蘭研發成功可替代塑料新材料:人造合成蜘蛛絲 能降解更環保
    近日,據外媒報導,芬蘭阿爾託大學的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他們利用木質纖維和人造蜘蛛絲研發出新型生物基材料,該新型生物基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剛度及高柔韌性等特點,性能優於當今大多數合成和天然材料。芬蘭阿爾託大學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它可以作為塑料的替代品,用於醫療、紡織等。
  • 轉基因蠶可生產人造蜘蛛絲強度超鋼鐵
    進行基因改造,美國科學家打造出人造蜘蛛絲,強度超過鋼材。這項研究突破將孕育出強度更高的織物纖維,用於包紮燒傷患者的繃帶以及防彈背心。轉基因蠶吐出的纖維含有彈性和延展性更高的蜘蛛絲蛋白,更能滿足醫學需求。面對地方主義和同類相殘構成的挑戰,蜘蛛進化出一種可靠的絲分泌方式。
  • 「黑寡婦蜘蛛絲」一絲難求!嘉欣絲綢仿生絲「黑科技」獲重大突破
    嘉欣絲綢成為國內唯一在超級仿生蜘蛛絲方面具有技術儲備與迅速量產能力的上市公司。 行業認為,超級仿生蜘蛛絲的發明,與化工巨頭杜邦1930年發現明尼龍一樣,會為紡織界帶來一場深遠的革命。未來仿生絲綢將成為行業主流,科技在紡織領域的應用潛藏著萬億級的市場。
  • 蜘蛛絲也能做衣服了,你想穿,但可能買不到
    原標題:蜘蛛絲也能做衣服了,你想穿,但可能買不到 編者按:蜘蛛肚子裡有許多絲漿,將這些絲漿噴出去就形成了蜘蛛絲。蜘蛛絲與蠶絲相比,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有很大的潛在利用價值。但由於蜘蛛絲難以量產,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吐絲技術,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目前科研情況。
  • 什麼是蜘蛛絲
    他發現蜘蛛絲是由蛋白質組成,但與蠶絲不同,現如今已經大量關於蜘蛛絲的化學成分的知識,蜘蛛出於不同目的吐出來的絲千差萬別,絲的蛋白質具有複雜和罕見的多種結構,蜘蛛絲的化學組成偏向於那些最小的胺基酸,還含有糖類、脂肪和各種各樣的小分子。
  • 科學家利用蜘蛛絲抗颶風特性 設計未來建築物
    ,因此蜘蛛網包含了一系列的功能,無需做重大修理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蜘蛛網比鋼還堅韌,這簡直是一個自然奇蹟。科學家或將利用蜘蛛網堅韌的特性設計可抗颶風和地震的未來建築物。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研究表明,蜘蛛網的質地之所以會如此堅韌不是因為絲有非凡的彈性,而是因為其巧妙的設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說,蜘蛛網最重要的特性是能夠保持完整,絲線斷裂後可變得更堅韌。他們說,這些發現可用於幫助設計安全的建築物,甚至一種牢不可破的新型材料。
  • 美造出「萬能肌肉薄膜」 人造器官有望批量生產
    培育數日後,研究人員降低溫度,熱敏聚合物、PDMS等支架部分就會脫離,剩下的就是具有良好彈性的混合肌肉薄膜(MTF)。   肌肉薄膜造出神奇裝置   研究人員目前已經製造出三角形、矩形等形狀的肌肉薄膜(MTF),這些材料已經展現出完美的生物機能。MTF的運動特性隨形狀的不同而改變,這意味著,能通過改變形狀讓其發揮不同的作用。
  • 科學網—科學家發現人體皮膚與蜘蛛絲混合生長能防彈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荷蘭藝術家傑勒·埃瑟迪(Jalila Essadi)和細胞生物學家Abdoelwaheb El Ghalbzouri利用蜘蛛絲與人體皮膚混合生長能使燒傷病人長出一層刀槍不入的「防彈皮膚」。這項研究不僅能修復人們受傷的皮膚,而且使人類的皮膚可以強大到免受傷害,甚至能夠保護人的生命。
  • 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原標題: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蠶也能吐蜘蛛絲?沒錯。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28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將蜘蛛產生蛛絲的基因植入蠶體內,生產出了韌性相當於天然蠶絲1.5倍的「蜘蛛蠶絲」。這種「蜘蛛蠶絲」兼具蛛絲的強韌和蠶絲的光澤,有望作為手術縫合線或用來製作防護服。
  • 蜘蛛絲能結「防彈皮膚」
    近日,荷蘭藝術家傑勒·埃瑟迪(Jalila Essadi)和細胞生物學家Ghalbzouri利用蜘蛛絲與人體皮膚混合生長,使燒傷病人長出一層刀槍不入的「防彈皮膚」。這項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研究工作將可能產生醫療奇蹟。
  • 人造蜘蛛絲、人工肌肉……南開大學80後材料學教授劉遵峰——從0到...
    在他眼中,做科研的基本素質是好奇心和意志力。 一件智能材料衣服,可以感知皮膚表面溼度,出汗時長袖變為短袖,汗幹後又恢復如初…… 一條人造蜘蛛絲,可以承受很大重量,緩慢拉伸且不會像橡皮筋一樣快速回彈,當遇到高層火災時,人們可以藉助它緩降自救…… 在南開大學化學學院80後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遵峰的實驗室裡,這些天方夜譚般的新材料,都已成為可能。
  • 大自然的魔法轉換——布滿生活的人工蜘蛛絲丨科普矽立方
    圖4 蜘蛛絲和人造蜘蛛絲並不完全相同人造蜘蛛絲是一種高韌性的人造材料,目前的人造蜘蛛絲都是通過將蜘蛛的基因進行改造之後,放在不同的生命體中表達蛛絲蛋白(例如大腸桿菌、蠶、羊等),再進一步提純。人工蜘蛛絲的優點在於可以以液態的形式儲存蛛絲蛋白。液態的蛛絲蛋白,給人造蜘蛛絲未來的形態和應用創造了多種可能。例如在功能研究中比如生物支架,材料有柔性且可降解。例如,一種通過重組蛛絲蛋白製備出的小口徑人造血管支架(圖5),具有很好的力學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且厚度均勻。因此,人造蜘蛛絲並不是僅僅局限於又彈又粘的蛛絲,它具備廣泛的應用領域和光明的應用前景。
  • 蜘蛛絲,取代塑料的環保「神器」
    塑料被生產出來的時候我們誰都沒有想過未來會變成一場災難,每個人都因塑料的廉價便捷而歡欣鼓舞,我們已經無法再去適應沒有塑料的生活。可是不僅塑料的生產過程會汙染環境,高溫環境下使用時也會危害人體,廢棄塑料更是難以降解,遺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