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行業冰封,成都手遊還「遊」得動嗎?
C
大浪淘沙留下真金潛心做好產品才是出路
有淘汰,有困難,就能說明「敗局」已定?
張正剛認為,手遊行業的爆發、洗牌、集中,是產業規律的體現,任何行業都必然會經歷。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背景下,對網際網路創業者更該持寬容態度。對於創業而言,高風險、高失敗率是常態。即便暫時未成功,創業者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而未來的風向,成都手遊已在探索。
王佳倫認為,目前國內手遊有兩大發展方向,一是全球化,國內的發行資源聚集在巨頭手中,國產手遊也可以往外走。此外,「影遊聯動」也是大方向,即與電影、電視劇、文學等聯繫在一起,將熱門影視題材改編為手遊。
搜索尼畢魯的英文名Tap4fun,記者發現其官網已經是英文網站,足見其對海外市場的重視。今年,他們開發的《入侵》一舉衝到美國iOS遊戲暢銷榜第17位,一度成為國產手遊在美國市場的亞軍,6月4日獲得了GooglePlay應用市場的全球推薦。
在影遊聯動方面,今年,成都手遊企業天象互動發行的《花千骨》正版影視同名手遊,在蘋果商店排名TOP50榜單上堅持了5個月,首月流水達2億元。2014年曾經以《秦美人》主攻韓國市場大獲成功,月流水達千萬人民幣的成都好玩一二三,今年夏天已經獲得了《大聖歸來》的版權授權。
蜀山互動錯過了行業井噴期,但左明並不覺得遺憾:「這場洗牌幫我淘汰掉了幾百位競爭者,現在留下的都是認真做產品的人。」
留下的人也在轉型,今年風際網絡的人數已經從50人發展到200人,其市場總監張若瓶告訴記者,現在風際的部分遊戲已經在自己做發行;同時拓寬海外市場,其新作《燃燒的英雄》本月將登陸歐美市場。「無論怎樣變,根本還是做好產品,沒有競爭力的手遊在如今的市場已經沒有人會買帳了。」
人才或決定企業在未來競爭格局中的地位。
每個地方的現狀都和產業基礎有關,王佳倫告訴記者,從建設軟體外包城市開始,成都就沉澱了一部分技術人才;電腦客戶端遊戲時代,騰訊、網易、金山、完美世界等落地成都,培養了大批研發人才。這些人出來創業,使得成都手遊創業伊始就有「重研發、團隊小」的特點。
據成都高新區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成都手遊從業人員達3萬餘人。左明記得,公司3月份開始組建團隊時,雖然招人容易,但招來的人難扛重任,「有的說之前是公司技術骨幹,幹了一周就提出加薪,整個團隊心浮氣躁。」此後,左明花了一段時間不斷甄別,剔除了一些誇誇其談的人,團隊才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