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為中國最暖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破新高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2014年為中國最暖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破新高

2015-01-09 19:47: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劉辰瑤)中國氣象局9日發布了《中國氣象公報(2014年)》。公告顯示,2014年,中國氣溫偏高0.5℃,是最暖的年份之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較2013年少,暴雨洪澇、乾旱等災害輕,因災造成死亡人數和受災面積明顯偏少,氣象災害於偏輕,氣候屬於正常年景。

  公告顯示,2014年影響中國的冷空氣勢力總體偏弱,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較差。京津冀地區與近10年同期相比,大氣環境低容量日數(56天)偏多6%。10月,華北地區有效降水日數偏少50%,強通風日數偏少40%,大氣環境容量比常年同期偏低10%。由於大氣環境容量持續偏低,致使大氣汙染物不斷聚集,造成霾天氣多發。

  中國感受最暖年份的同時,2014年全球平均氣溫也創出了歷史新高。

  受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全球極端事件多發。其中,巴西遭遇50年來最嚴重乾旱,南美洲多國遭遇嚴重洪澇災害,美國東部連遭罕見暴風雪襲擊,澳大利亞持續高溫天氣引發多起森林火災。

  隨著全世界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關注不斷提高,應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呼籲,中國氣象局9日還同時發布了《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

  公報顯示,2013年,青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大氣中的3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年平均濃度高於同期全球平均值,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平均濃度大體相當,均創下了1990年建站以來的新高。其中,北京上甸子、浙江臨安和黑龍江龍鳳山3個區域大氣本底站的大氣二氧化碳和大氣甲烷的年平均濃度均高於青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

  公告認為,大氣溫室氣體濃度逐年增高與人為排放和自然源匯的分布及變化緊密關聯。

  對此,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各國採取切實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共同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變暖和海洋酸化問題。

  中國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氣候類型多樣,還需進一步掌握國內各個區域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分布和變化特徵,改變中國溫室氣體觀測資料總體匱乏的現狀,提升資料的融合分析與模式能力。(完)

相關焦點

  • 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三個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約14.9℃
    來源標題: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三個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月14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與2016年不分伯仲。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月14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與2016年不分伯仲。自然形成並起降溫作用的氣候現象「拉尼娜」僅在年底才給高溫「踩了剎車」。世界氣象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在持續的長期氣候變化趨勢下,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最暖的六年都在2015年及其後的幾年,其中2016年、2019年和2020年位列前三。202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約為14.9℃,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2攝氏度。
  • 數據顯示:2016年或成為「全球最暖年份」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初步數據顯示,2016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據今年前9個月的數據顯示,科學家有90%的把握認為2016年將打破2015年的記錄,成為最暖年份。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今年1-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平均水平要高1.2攝氏度。
  • 數據顯示2016年或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最暖年份」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初步數據顯示,2016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  據今年前9個月的數據顯示,科學家有90%的把握認為2016年將打破2015年的記錄,成為最暖年份。  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今年1-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平均水平要高1.2攝氏度。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三個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月14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與2016年不分伯仲。自然形成並起降溫作用的氣候現象「拉尼娜」僅在年底才給高溫「踩了剎車」。世界氣象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在持續的長期氣候變化趨勢下,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
  • 2014年德國年平均氣溫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原標題:2014年德國年平均氣溫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新華網柏林12月30日電(記者郭洋)德國氣象局30日說,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德國年平均氣溫達到10.3攝氏度,為德國1881年有規律測量氣溫以來最暖的一年。
  • 臺灣氣象部門:2019年全臺平均氣溫或創歷年新高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根據臺灣氣象部門統計,臺灣今年截至12月23日平均氣溫高達攝氏24.55度。氣象部門指出,由於年底前不會有太強的冷空氣南下,有機會創下1947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成為最熱的一年。資料圖:臺北。
  • 中國氣溫升溫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20世紀初以來近20年最暖
    3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結果顯示,190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顯著區。
  • 數據顯示2016年或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最暖年份"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數據顯示2016年或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最暖年份」)&nbsp&nbsp&nbsp&nbsp該組織認為,今年剩餘時間的溫度將足以打破此前的最高氣溫記錄。
  • 2019年為香港135年以來最暖 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據香港天文臺消息,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初步評估,2019年很可能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或第三最暖的年份。本港方面,由於年內有十一個月較正常溫暖,2019年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較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高1.2度(或較1961-1990年氣候正常值高1.5度)。而全年平均最高氣溫27.1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2.6度亦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
  • 今年,史上「最暖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中國氣溫升溫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據科技日報4月4日報導,3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結果顯示,190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顯著區。195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溫率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 2014全球史上最熱一年 我國六大區域氣溫均偏高
    中國天氣網訊 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2014年除中亞中部、北美中部和東南部、南美西南部等地氣溫偏低1~2℃外,全球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同時,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另外,全球氣候變化以平均氣溫波動式變化、呈升溫趨勢為特徵,並沒有因某個時段個別地區出現氣候「冷事件」而改變,未來氣候變暖的趨勢不會改變。
  • 全球年均氣溫:2000年以來幾乎年年創記錄
    (自路透社) 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稱,隨著碳排放持續增長,吸收熱量驅動了氣候變化,自2000年以來的15年中,有14個年均氣溫破紀錄,換句話說,全球年均氣溫幾乎年年創記錄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將幾個主要的氣溫紀錄整合在一起,指出2014年確定為自1850年以來最熱的年份。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約1.2攝氏度。2024年前短暫高出1.5攝氏度的可能性至少為五分之一。塔拉斯說:「今年是《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籤署五周年,歡迎各國政府做出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所有承諾。我們目前尚未走上正軌,還需要更多努力。」
  • 荷蘭2014年成最熱年 平均氣溫達300年來最高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2月11日報導,雖然離2015年還有3周,不過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10日表示,2014年的平均氣溫將比往年平均高出攝氏1.4度,寫下3個世紀以來最高溫紀錄。近年來,全球氣候極端化情況越來越嚴重,2014年夏天破天荒的高溫也讓科學家擔憂。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約1.2攝氏度。2024年前短暫高出1.5攝氏度的可能性至少為五分之一。塔拉斯說:「今年是《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籤署五周年,歡迎各國政府做出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所有承諾。我們目前尚未走上正軌,還需要更多努力。」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溫度與熱量2020年1至10月,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1900年的基線溫度(作為工業化前水平的近似值)高出約1.2°C。2020年極有可能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現代溫度記錄始於1850年。WMO的評估基於五個全球氣溫數據集(圖1)。
  • 北極圈溫度破記錄!為什麼全球氣溫越來越高?
    NASA從1960年到2019年發布的衛星照片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在這些年裡上升了近一度,離譜的是,北極圈的平均氣溫卻上升了近4度!我們的地球已經打破了原來的能量平衡。每年不斷刷新紀錄是地球面向人類的警告。但我們卻不顧危險,始終忽略這個警告。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全球氣溫升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