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史上最熱一年 我國六大區域氣溫均偏高

2020-12-01 中國天氣

中國天氣網訊 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2014年除中亞中部、北美中部和東南部、南美西南部等地氣溫偏低1~2℃外,全球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同時,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另外,全球氣候變化以平均氣溫波動式變化、呈升溫趨勢為特徵,並沒有因某個時段個別地區出現氣候「冷事件」而改變,未來氣候變暖的趨勢不會改變。


圖為2014年1月30日巴西裡約熱內盧海灘人滿為患。

2014年全球氣溫創歷史新高 荷蘭三個世紀以來最熱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4年除中亞中部、北美中部和東南部、南美西南部等地氣溫偏低1~2℃外,全球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歐洲大部、俄羅斯中南部和遠東地區、東亞部分地區、北美東部和阿拉斯加等地偏高1~2℃,部分地區達2℃以上。荷蘭年平均氣溫偏高1.4℃,是近三個世紀以來的最高值。英國、法國、瑞士等地氣溫為近200年來最高。俄羅斯、美國、澳大利、歐洲及非洲的部分地區創下了新的高溫紀錄。

最新全球氣象觀測資料分析也表明,2014年全球平均氣溫為14.6℃,比1961-1990年的平均值高出0.6℃,也比歷史上最暖的2005年和2010年高出約0.04℃,成為自1880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年中有6個月的氣溫創下同期最高紀錄。

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

2014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對世界各國造成嚴重影響。巴西遭遇50年來最嚴重乾旱,南美洲多國遭遇嚴重洪澇災害,美國東部連遭罕見暴風雪襲擊,澳大利亞持續高溫天氣引發多起森林火災。年初澳大利亞經歷罕見高溫,打破150餘項氣候紀錄;年初頻繁暴風雨入侵歐洲多國,部分地區損失嚴重;印度新德裡47.8℃高溫創62年來紀錄;8月20日日本廣島突降歷史最強暴雨,73人遇難;11月寒流席捲半個美國,多地降暴雪,積雪厚度最高超2米。

2014年我國六大區域氣溫均偏高 華北偏高1.0℃

2014年,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5℃,為1961年以來第六暖年,全國六大區域(東北、華北、西北、長江中下遊、華南和西南)氣溫均偏高,其中華北偏高1.0℃,西北偏高0.5℃,北京、河北、天津、山東四省(市)氣溫破歷史紀錄。全國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但時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南方局地暴雨洪澇多,東北和黃淮伏旱重;登陸颱風偏強,5個登陸颱風登陸時平均風速達40.6米/秒,超強颱風「威馬遜」歷史罕見;冬半年中東部平均風速較常年偏小5%,大氣環境容量低,華北霾天氣多、影響大。

1900-2014年,北京平均氣溫呈顯著升高趨勢,平均每10年升高0.12℃。2014年,北京平均氣溫14.1℃,較1961-1990年平均值偏高2.3℃,與2007年並列為歷史最高值,為連續第29個偏暖年。

局地氣候「冷事件」難阻未來氣候變暖趨勢

進入本世紀,由於地球氣候系統吸收的來自大氣的熱量逐步向海洋深處轉移,佔地球表面積約70%的海洋表面溫度上升明顯減緩,導致自1998年以來全球地表平均氣溫上升呈「停滯」特徵,但2005年和2010年全球地表平均氣溫仍比1998年高出0.04℃和0.05℃。2014年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再創歷史新高,比1998年高出0.07℃。這也說明,全球氣候變化以平均氣溫波動式變化、呈升溫趨勢為特徵,並沒有因某個時段個別地區出現氣候「冷事件」而改變。

全球氣候變化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造成的,但造成當今氣候變暖的主因是人類活動。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在現有基礎上再升高0.3~4.8℃。如果地球再處於自然增溫階段,與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系統增溫相疊加,將會進一步加速全球氣候變暖,也將導致我國高溫、洪澇、乾旱等風險加劇,極端氣候災害將趨多趨強,防禦形勢更加嚴峻。

相關新聞:

2014為何是天氣最熱的一年?

溫升2℃,世紀末氣候控制目標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極渦收縮厄爾尼諾致我國氣溫入冬後異常偏高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2月以來,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4.0攝氏度,居歷史同期第1位。與常年同期相比,全國大部氣溫偏高2至6攝氏度。  這種異常的「發燒天氣」為何持續籠罩我國大部地區?
  • 中國氣象局:去年31省份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冷昊陽)今日,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發布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指出,2017年全國平均氣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2.1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31個省份的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其中河南、山西平均氣溫為歷史最高。
  • ...氣象局: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東北空出區域受到暖高壓...
    「2019年入汛以來,全國平均氣溫14.2℃,較常年同期(13.3℃)偏高0.9℃,與2014年並列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高。」2日,在中國氣象局7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廖軍說。
  • 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原標題: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0日宣布,上個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5.7攝氏度,成為該機構自1880年進行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9月份。此外,今年還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年份。
  • 圖解|又一個「史上最熱」夏天?全球氣溫紀錄仍在不斷刷新
    7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報告稱,今年全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熱6月。進入7月,這股熱浪的勢頭依舊不減。7月25日,比利時、德國、盧森堡和荷蘭氣溫超過了40攝氏度,法國巴黎以42.6攝氏度打破歷史上最熱天的紀錄。
  • 今年全球氣溫偏高?多國研究機構警告,2020年可能是史上最熱一年
    >據報導,2020年1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份,以至於許多北極國家都沒有降雪,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全球多地均出現了高於平均水平的異常氣溫。25℃,東歐和亞洲的平均氣溫比歷史平均氣溫至少高出7.2華氏度,尤其溫暖。
  • 平均氣溫異常偏高!上海可能正在經歷史上最「熱」五月
    入夏史上第二早,動不動就來一場「桑拿」……上海正在經歷的這個五月,你有沒有覺得特別熱?本文圖片均為「上海預警發布」微信公眾號 圖5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氣象局獲悉,今年5月至今,上海的平均氣溫較常年異常偏高。
  • 2014為何是天氣最熱的一年?全球年平均溫度創新高
    中國網12月23日訊,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21日報導,2014年是最熱的一年,這不禁令人問道「這是為什麼?」。為何稱2014年為最熱一年?這是因為有數據表明:自1870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TMG)均可以由溫度計來記錄,因此能夠準確查出每年的氣溫最高值,而今年的氣溫又達到了新高。
  • 北極創下135年以來最高氣溫 今年或是史上最熱一年
    這比該地區往年6月份的最高氣溫(20度)整整高出了18度。 BBC23日指出,北極圈創造了史上最高氣溫。過去,北極圈也時常出現幾次炎熱天氣,但最近幾個月以來,北極圈的高溫,可以用不正常描述。
  • 2014年為中國最暖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破新高
    2014年為中國最暖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破新高 2015-01-09 19:47:23公告顯示,2014年,中國氣溫偏高0.5℃,是最暖的年份之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較2013年少,暴雨洪澇、乾旱等災害輕,因災造成死亡人數和受災面積明顯偏少,氣象災害於偏輕,氣候屬於正常年景。  公告顯示,2014年影響中國的冷空氣勢力總體偏弱,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較差。京津冀地區與近10年同期相比,大氣環境低容量日數(56天)偏多6%。
  • 2020年氣溫仍偏高,為何12月份這麼冷,還有霸王級寒潮爆發?
    2020年已經走完,陸陸續續有多家媒體報導世界各地氣溫偏高,年初2 月份,南極的一個研究基地記錄到南極大陸的溫度首次超過了 20 攝氏度。12月下旬,法國統計了全年平均氣溫接近14攝氏度,比正常水平高出近1.4攝氏度,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 2018年我國氣溫偏高0.5℃ 上海冬季十年間減少4.5天
    原標題:2018年我國氣溫偏高0.5℃ 春夏之暖打破歷史紀錄 上海冬季十年間減少4.5天  1月22日,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中國氣候公報》,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氣溫偏高0.5℃,春夏之暖打破歷史紀錄。近幾年,關於全球變暖、低碳的種種信息從各種渠道向我們襲來。「全球變暖」也成了最時髦的一個詞。
  • 歐盟:去年是歐洲史上最熱一年,刷新高溫紀錄!
    ▲2019年是歐洲史上最熱的一年。(圖/網絡圖片)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發布的最新報告稱,2019年是歐洲史上最熱的一年,比過去40年平均氣溫高出大約1.2攝氏度,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導致地球近年來異常溫暖,屢屢刷新高溫紀錄。
  • 過去四年史上最熱!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是全球變暖主因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多家權威機構6日確認,2015年至2018年是自100多年前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四年,其中2018年是史上第四熱年。世界氣象組織6日發布報告說,無論在陸地還是海洋,過去四年的變暖程度都非同尋常。「這是持續長期氣候變化的一個明顯跡象,而持續長期氣候變化與創紀錄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相關。」
  • 全球溫度破紀錄 美調查顯示2016是史上最熱一年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月18日報導,根據美國政府機構的統計,2016年全球平均溫度連續第三年創下歷史新高。在美國,2016年的氣溫也創下了該國歷史第二高的記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各自的分析中說,根據1月至8月的溫度記錄,2016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是自1880年以來最高的。
  • 聯合國機構稱2019年會是史上最熱一年:強厄爾尼諾重現 全球變暖是...
    根據AccuWeather高級氣象學家Brett Anderson的說法,2015年底至2016年初的強烈厄爾尼諾現象,將全球氣溫提升至2016年最溫暖的記錄。「但是,如果在此期間沒有厄爾尼諾現象,我仍然懷疑2016年仍然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個最溫暖的年份,因為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穩定增加,使得熱量更接近地表。」Anderson表示。
  • 2020年成為史上最炎熱一年 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還將再升高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在不斷攀升,與之對應的是,地球遭遇的極端天氣頻率,也開始逐步增加。據報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未來五年全球氣溫預測評估》顯示,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20年成為史上最炎熱一年的可能性高達74.67%。
  • 全球變暖已登陸我國?多項數據確定:臺灣閩南迎來史上最暖冬季
    進入3月以後,對於我國來說氣象意義上的冬季就已經結束了。在過去的這個冬天裡,儘管我國全國的氣溫大致處於正常略偏暖的狀態,但因為全國不同地區冷暖差異大,有的地方非常暖有的地方則非常冷。比如臺灣和閩南地區,就迎來了氣象記錄史上最溫暖的冬季!
  • 讀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夏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從季節來看,夏季是一年中平均氣溫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平均氣溫最低的季節,而春季和秋季是一年中氣溫的過渡季節。春夏秋冬四季輪迴,氣溫也隨之高低變化不斷輪迴。一般來說大陸性氣候顯著的地區,一年中7月平均氣溫最高,而1月平均氣溫最低;而海洋性氣候顯著的地區,一年中8月平均氣溫最高,而2月平均氣溫最低。我國是一個大陸性氣候十分顯著的國家,現在剛好是7月份,也就是我國各地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月份,今天我們來讀《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夏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 連續15年氣溫偏高 今年我國是否又遭遇暖冬氣候?
    今年入秋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常年偏高,出現了暖秋現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自1986年以來連續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持續偏高后的又一個暖冬的即將來臨?國家氣候中心的氣象工作者們也正在為儘快得出結論而緊張地工作著。  其實,暖冬與冷冬是個氣候概念,是與氣候平均情況比較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