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健康管理師考試延期,具體考試安排另行通知。各位考生不要洩氣,好好備考才是正道。星曌教育為大家匯總了2020年健康管理師易考知識點,方便大家學習。
第六章 健康教育學
考點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概述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必考)
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幹預,幫助個體和全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健康教育的著眼點是促進個人或群體改變不良的行為與生活方式。
二、健康促進涉及的主要活動領域(必考)
(1)建立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
(2)創造健康支持環境;
(3)增強社區的能力;
(4)發展個人技能;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關係(熟悉)
健康促進是一個綜合的調動教育、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廣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動過程。健康教育是健康促進的基礎和先導。離開了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就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健康促進對健康教育是強有力的支撐,而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進發展,其作用就會受到極大限制。
四、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的區別和聯繫(掌握)
兩者都運用了基線資料收集-需求評估-幹預實施-效果評價的管理過程,只不過健康教育主要側重在知識、態度、信念、行為方面,而健康管理還重視從體格檢查的資料獲得信息、強調對生活方式和行為的長期、連續的管理。
五、「知信行」模式(KAP) 的概念(必考)
「知信行」是知識、信念和行為的簡稱,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BP 或 KAP)模式認為:衛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建 立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進而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的基礎,而信念和態度則是行為改變的動力。
(以知識為基礎,以信念為動力,以行為為目標)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HBM)理論強調感知(perception)在決策中的重要性,影響感知的因素很多,是運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理論模式。該理論認為信念是人們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的基礎,人們如果具有與疾病、健康相關的信念,他們就會採納健康行為,改變危險行為。
在健康信念模式中,是否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感知疾病的威脅
(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指個體對自身患某種疾病或出現某種健康問題的可能性的判斷。
(2)感知疾病的嚴重性:疾病的嚴重性既包括疾病對軀體健康的不良影響。
2、感知健康行為的益處和障礙
(1)感知健康行為的益處
(2)感知健康行為的障礙
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內容,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各位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