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與實踐與健康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繫。兩者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上基本一致,都是以基線資料收集——需求評估——幹預實施——效果評價為主線,只是方法上健康管理引入了健康風險評估和管理學的理念,另外兩者關注的重點不盡相同。健康教育的主要對象是群體,而健康管理對個體的關注更多。同時,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健康管理幹預實施過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學習健康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對理解、豐富健康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大有幫助。
健康教育的含義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幹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
目的: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核心:(1)傳播科學的健康信息
(2) 提供有效的行為幹預方法
(3)提高人們的健康素養
健康促進的含義
1.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各自所負的責任。
2. 健康促進是指一切能促進行為和生活條件向有益於健康改變的教育與環境支持的綜合體。
3. 包含了個人和群體的行為改變,以及政府行為(社會環境)改變。
活動領域:(1)建立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
(2)創造健康支持環境
(3)增強社區能力建設
(4)發展個人技能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的關係
健康教育學的思維導圖
對於健康教育學這一章的學習,同學們重點掌握第一節健康促進5大領域、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聯繫、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的區別與聯繫;第二節健康信念模式、自我效能理論、行為改變的階段理論;第三節健康傳播的常用方法幾個部分。
健康教育學第四節思維導圖
健康教育學第四節計劃設計、實施、評價,處處是重點,同學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並且將《基礎知識》與《職業技能》兩本書結合起來學習。
健康教育學的考點分值圖
可以看出,第六章在整個基礎知識考試科目中所佔的分值是很高的,大致在7-10分左右。基礎知識科目總分100分,其合格線是60分,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考了近10分。所以,對於這章的學習,同學們要重點把握。
健康教育學的學習要求
1.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概念
2. 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知信行」、「健康信念」模式和行為改變的階段理論的概念
3. 健康傳播的概念與模式以及健康傳播的形式與媒介
4. 健康教育計劃設計的步驟、目標、實施和評價
| 真題演練
1.(2019年真題)製作健康傳播材料的第一步是( )。(單選)
A.材料的生產發放與使用
B.分析需求和確定消息
C.傳播材料預試驗
D.形成初稿
E.制定計劃
2.(2019年真題)以下對大眾閱讀能力要求最高的傳播材料是()。
A.傳單
B.折頁
C.招貼畫
D.橫幅
E.小冊子
| 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第六章。製作健康傳播材料步驟:①分析需求和確定消息。②制定計劃。③形成初稿。④傳播材料予預試驗。⑤材料的生產發放與使用。⑥監測與評價。第一步是分析需求和確定消息。故B選項正確。
2. 答案 E
解析: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第六章。小冊子的專業性高,所以對於大眾閱讀能力要求最高。故E選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