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檔年輕的節目,究竟有多年輕呢?——上下五千年!"
每當國立老師帶著對中華歷史文化的尊崇與敬愛,伴著古雅悠揚的古樂聲步入光彩絢麗的舞臺中央,與臺下的觀眾以"凡爾賽"風格的語言發起這一問一答時,無數華夏子孫的血液頓時沸騰不已,眼睛不由溫潤,一種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國家寶藏》自2017年開播以來,第一季走過了華夏文明的腹心,第二季展現了五千年孕育的生機。而今,又帶著一顆赤子之心虔誠歸來,去探尋更多中華歷史文化的貢獻與奧秘。
1、讓國寶"活"起來
《國家寶藏》第三季首播當晚,滿分文案,驚豔舞美、文化底蘊、大局立意,令觀眾拍手稱讚,彈幕飛舞,喝彩不斷。
歷經近兩年的前期籌備,節目組的用心良苦不言而喻,為了能讓更多的觀眾喜歡《國家寶藏》,喜歡中華文化,第三季又在前兩季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改創。
首先是尋找寶藏的身影不再停留於某一個博物館建築室內空間,而是選取了中華大地上的九座歷史文化遺產。
933年的西安碑林、1000年的蘇州古典園林、1300年的布達拉宮、1654年的莫高窟、2200年的秦始皇陵、2500年的孔廟孔林孔府、3200年的三星堆、3300年的殷墟。
和這些前輩相比,我們最熟知的600歲的故宮竟成了他們中最年輕的晚輩。網友無不流淚驚嘆:我中華文明果然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其次是燈光舞美立體包裝,全方位多角度高科技展示中華文化之奇麗,並運用虛擬視覺技術,力求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
第五期"九色鹿"的再現給觀眾們太大的驚喜,神奇的虛擬視覺設計,讓"九色鹿"鮮活地呈現在世人面前,能說能動,有光有影,仙帶飄飄,柔語暖暖。
人物服飾更具有東方特色,明星們的裝束成了人們熱議的焦點;音樂創作更有文化精髓,從第一季的《水龍呤》到第三季的《懷歸》,都掀起了清流一樣的"國樂風",讓人耳目一新,如痴如醉。
再次是內外兼修,重藝更重品。
和前兩季相同的是,節目組還會繼續邀請一些演藝界的人士為國寶代言,演繹它們的前世傳奇,再和後世匠人們一起探尋他們的今生故事,讓國寶真正的"活"起來。
不同的是,這一季的演繹更有厚重的"內核":史實有依據,故事有邏輯,情感有共鳴。
而10日上映的第六期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妙筆丹青的完美結合,真可謂千年筆墨入石隙,寫就萬世民族魂。
每項國寶的守護人節目組都是精挑細選。此次特意請來了84歲高齡的老藝術家許還山老師出演一代書法大家顏真卿,根據顏氏家族碑的碑文重現整個顏氏家族的命運。
許老還現場揮毫,筆力蒼勁,他說:「書法的價值不是好看,更本質的意義是跨越時空。通過筆墨留下自己的生命痕跡,從而流傳於世。」
望著臺上的老人精彩的演繹,臺下觀眾淚奔而彈幕不止,表達對老藝術家的敬佩之情和對中華書法藝術的讚嘆之意。
富有傳奇性的前世、具有使命感的今生,一個個古老的國寶從不同的故事中走出,鮮活地亮麗於世,閃耀著中華五千年的韶光寶匱!
2、 不可遺棄文化家園
國寶是一個民族最美的文化豐碑,它承載著歷史的變遷,民族的命運,還有時代的重任。
傳承是基礎,創新是生命,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的《國家寶藏》,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捍衛著民族文化的尊嚴,延續著中華文明與時俱進的華彩樂章。
第六期中介紹的"昭陵六駿"是唐貞觀十年的六塊大型浮雕石刻,為紀念六匹隨唐太宗徵戰疆場的戰馬而刻制的,相傳是當時著名工藝家閻立德、畫家閻立本所作。
趙文卓演繹的"昭陵六駿"的前生故事動人心弦,而後世經歷更是令人心疼。
1914年,"颯露紫"和"拳毛騧"兩石刻在1914年被盜,身經百劫,最後入藏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青騅"等四塊也曾被打碎,在盜運途中被截獲。
而這次開啟今生故事的講述人就是昭陵二駿的修復者之一,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周萍。她用樸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講述這些年來是如何修復千年疤痕的艱辛和痛楚。
文物可以被修復,但是幾千年的羞辱卻無法平息。每一件國寶都歷盡桑滄桑,前人精心塑造,後人小心守護,這民族的瑰寶才能得以傳承,永放流光溢彩!
幾年前《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節目在社會上掀起一場"故宮熱",而今《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經典詠流傳》等節目也讓更多的人對中華古典文化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文化傳承不是一件易事,很多中華優秀的傳統藝術都已失傳或後繼無人瀕臨失傳,老匠人們收不到徒弟痛心不已,有的迫不得已逼迫自己的兒女成為了這一行的苦行僧。
碑石有靈,翰墨雋永,大音無聲。多少中華歷史文化的寶藏經過千載風霜,如今已經化為中華文明根基深處的文化基因和永恆動力,值得我們用生命去傳承。
3、高分高調高情商
自《國家寶藏》開播以來,一直受到觀眾們的高度喜歡和讚賞,豆瓣評分也從前兩季的9.1一度上升為本季的9.6,好評如潮。
但《國家寶藏》的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卻公開表示:比起諸如點擊量、播放量的數據,節目組更關注來自觀眾們真實的、熱騰騰的反饋,認為「這比那些數據要有意義得多」。
《國家寶藏》不僅吸引了許多歷史文化愛好者的眼球,還招來了許多青年學生的青睞。而改版後的第三季更是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堂別開生面的好課。
這是一堂欣賞課,守寶的明星傾情演繹,歌舞中融合古雅與時尚的多重元素,在絢麗燈光和奇幻特效的背景下,美輪美奐!
這是一堂文化課,這裡有書本上沒有的文化知識,而且學生看得真切,聽得明白,記得紮實,學得透徹。
這是一堂歷史課,上下五千年走出教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帶著孩子們穿越古今,去觸摸那大漠風沙中的飛天壁畫,去欣賞布達拉宮的雪域雄風。
這是一堂語文課,主持人妙語連珠、金句頻出,成了學生最好的寫作範文:"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我們亦當盡己一技之長,使中華之天聲長共此文物而長存!"
這是一堂互動課,邊看邊用彈幕發表簡單評論,在官方微博進行即時點評和感悟,青年孩子的語言坦率自然,喜愛敬慕之情滾滾而來。
近年來許多綜藝節目魚龍混雜,真正適合青少年的非常少。而《國家寶藏》就像一場比好萊塢電影更精彩的大片,讓孩子們眼前一亮,心中一暖!
許多孩子表示在觀看此節目後對中華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有的孩子多次走入博物館、圖書館去獵奇。
有許多孩子在作文中把看到的國家寶藏中展現出來的歷史文化風採和神韻寫出來讓批卷老師眼前一亮,有的孩子談古論今頗有古人指點江山之氣……
何冰老師在《後浪》中曾說:"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孩子們的價值觀決定著他們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小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影響,才能更好地愛民族、愛祖國,才能真正成為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優秀後浪。
國寶在魂不在器!
《國家寶藏》讓現實與歷史完美結合,讓綜藝與文化相得益彰,願更多的年輕人愛上中華文化並能傳承發揚,因為它真是值得一代代中華兒女用生命傳承的國家寶藏、民族精華!
文|碧琉璃
圖|網絡
發布|文刀木之南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要觀看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刀木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