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容貌焦慮」疊加新一代消費主力的變遷,顏值經濟的錢看似越發好賺,僅2020年醫美行業投融資事件共14起,總金額7.83億元。
家用美容儀正躍升成為重要消費品類。GFK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家用美容儀同比增長20%以上,成為美健(個護)電器品類中的表現突出產品,其中,重要細分領域抗衰類家用美容儀,年複合增長率更是高達33%。有望成為繼直播電商之後,新的百億級藍海市場。
1月13日,中國家電協會副理事長朱軍在雅萌多中心臨床試驗計劃發布會上指出,在顏值經濟的加持下,中國家用美容儀行業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1%。「近年來,日本雅萌、Refa、松下的國際品牌集中湧入中國市場,並迅速提升了中國電子美容儀高端市場的份額,把電子美容儀的市場蛋糕做大了。」
家用美容儀逐漸成為熱潮,使得行業標準的出臺,更為迫在眉睫。現階段,針對家用美容儀行業,我國公認標準分類分為國標-強制性標準、國標-推薦性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五類。
安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鄒雯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對於家用美容儀產品是有標準的,監管不存在空白。沒有監管空白意味著並沒有必須要直接適用海外標準的標準化。國內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希望能夠使標準更完善,能夠通過法律的程序維護消費者權益,讓更多的國外標準轉化為國內標準,同時可以提升這個產品的質量、要求。
那麼美容儀是否是「智商稅」?
作為家用美容儀從業者,雅萌中國總代理碧捷(廣東)潔淨科技公司董事長王振剛認為,家用美容儀就和跑步機、健身卡一樣,不可能10天瘦10斤,也不可能堅持跑步就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從常識而言,這都是有悖科學的,一件再好的產品你不堅持使用,買回家用了2次覺得麻煩沒有耐心,放在旁邊,不僅浪費了金錢還誤以為產品沒用。」
「美容儀的行業規模從5年前的四五個億到2020年的七八十個億隨著家用美容儀各類市場主體深度參與到行業的變革中,以及家用美容儀行業標準的逐步落地,可以預見,家用美容儀行業的發展會趨向更加專業化、規範化。」他坦言。
從產品執行標準方向上,朱軍分析目前無論中國還是國際上,家用電子美容儀產品均按照家電類目錄進行管理。但是,隨著行業發展,家用電子美容儀標準的體系建設迫在眉睫,只有構建完善的中國標準體系,才能保障中國家用電子美容儀市場各參與方行為有據可依,才能保證企業在公平健康的秩序下發展。
天貓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家用美容儀產品累計交易額超過50億,其中僅11月單月交易金額達到15億,同比增長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