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國高等教育版圖上,山東省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山東省作為我國的高教大省,高等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在這其中,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莫過於山東大學。作為山東省高等院校的招牌,山東大學辦學實力雄厚,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並先後入選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不過近年來,被寄予厚望的山東大學發展得卻不盡如人意。2019年3月,科技部公布了《2018年工程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被限期整改。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數次評估中,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都獲評優秀。那麼,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山東大學引以為傲的國重實驗室竟然淪落至整改的境地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得以創建,創始人蔣民華教授居功至偉。
提起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實驗室的創始人,我國著名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中國功能晶體研究和開發的先驅者和帶頭人,中科院院士蔣民華教授。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得以最終立項並取得輝煌的過往成績,作為實驗室創始人的蔣民華教授可謂居厥功至偉。
蔣民華,1935年出生,浙江臨海人。1952年,蔣民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東大學化學系。由於學習成績優秀,他得以提前畢業並留校任教。留校後不久,頗受學校重視的蔣民華被派往廈門大學深造,師從著名化學家盧嘉錫教授學習晶體學,從此他就與晶體研究結下不解之緣
在山東大學,蔣民華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並先後出任山東大學晶體生長研究室主任,晶體研究所所長等職務。蔣民華教授從1958年就開始高新技術單晶的研究工作,是我國最早從事晶體學研究的學者之一,並在領域內頗有建樹。在70年代,他提出的助熔劑法生長KTP晶體就打破了美國對KTP的壟斷,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也成為領域內的知名研究機構。
蔣民華教授創建國重實驗室,科研成果頻出成為山東大學的驕傲。
1984年,國家計委決定設立一批基礎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綜合考量,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憑藉出眾的實力拔得頭籌,並由蔣民華教授牽頭籌建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1984年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準建設,成為我國首批建設的五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1987年,實驗室通過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
自驗收以來,實驗室承擔了國際和國家重大科研課題幾十項,發表了數百篇論文和多篇學術著作。實驗室科研成果斐然,獲得了包括國家發明一等獎等在內的多項國家獎勵。尤其是新型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L精氨酸磷酸鹽(LAP)的發現,不僅榮獲1988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更是成為國際最重要的六種非線性光學晶體之一。
實驗室自1987年驗收以來,曾經參加了數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令人驚嘆的是,在1990年,1997年,2003年和2008年四次評估工作中,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均獲評優秀,這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在蔣民華教授的帶領之下,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科研機構。一時之間,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風光無兩。
盛極轉衰,曾經引以為傲的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為何淪落至整改的境地?
2019年3月,2018年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出爐。令人倍感意外的是,此前數次獲評優秀的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本次評估卻未通過評估,被要求限期整改。那麼,在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導致曾經引以為傲的國重實驗室居然淪落至整改的境地?
第一:科研產出不足。實驗室在創建初期,科研成果屢見不鮮,有多項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取得了巨大反響。不過10年以後,實驗室科研成果乏善可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果幾乎沒有。自2012年,王繼楊教授牽頭獲評國家發明二等獎以後,近五年沒有獲得有影響力的獎項。尤其作為應用類基礎研究實驗室,鮮有面向國家戰略的晶體落地產業化。
第二:師資隊伍建設。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老一輩蔣民華教授等人辛苦創建的,凝結了老一輩學者的心血。在此之前,學科帶頭人蔣民華教授取得了不俗的科研成績,本人也增選為科學院院院士。此外,他還推動成立了不少於12位院士擔當委員的山大晶體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陣容可謂豪華。近年來,伴隨著蔣民華教授的仙逝,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影響力和科研實力明顯不足。在此背景之下,實驗室的科研產出和影響力也是今不如昔。
結語
山東大學作為全國著名高校,晶體材料研究享有盛譽。晶體材料國重實驗室作為學校為數不多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一直以來都是山東大學的驕傲。近年來,在山東大學整體發展不佳的背景下,實驗室也被限期整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此前同樣被要求整改。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對於山東大學材料學科和微生物學科建設影響頗大。對此,你怎麼看?祝願山東大學知恥後勇,重現輝煌!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