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理化所發表綜述文章:第一性原理探索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非線性光學晶體是當今及未來光電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材料,其發展與雷射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創天提出的陰離子基團理論極大地促進了BBO、LBO和KBBF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發展,並成功地滿足了紫外、可見波段的雷射技術需求。

從本世紀初開始,隨著深紫外和中紅外應用波段雷射技術的發展,與紫外到近紅外、可見波段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相比,深紫外及中紅外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既具有相近的性能要求,又呈現出獨特的技術指標,而這些對應不同波段的性能指標往往受到不同特徵的微觀功能基元的影響。為了加速提升非線性光學性能以滿足高功率雷射需求的步伐,拓展理論方法去闡明不同應用波段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結構-性能關係成為滿足更寬波段應用必須要面對的核心關鍵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人工晶體中心林哲帥課題組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其在深紫外及中紅外波段非線性光學晶體領域所作的原創性貢獻。針對深紫外及中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領域的核心問題,林哲帥團隊近年來開發了一整套第一性原理計算分析工具,以調控晶體帶隙和闡明非線性光學機理。以此為基礎又發展出一套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系統,能夠精確地獲得非線性光學晶體結構參數和關鍵非線性光學性能,比如晶體帶隙、倍頻效應、雙折射率以及相位匹配輸出波長等。這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非線性光學材料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能間的關係,而且能夠為設計新型非線性光學材料提供重要的機制參考。

理化所發表第一性原理探索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綜述文章

圖片來源:中科院理化所

基於此第一性原理設計系統,他們詳細闡述了深紫外和中紅外波段新型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結構設計策略,包括調控陽離子和拓展陰離子基團以提升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性能,搭建極性四面體序構以提升中紅外非線性光學性能等。這些結構設計策略促使了ABBF和BBF等系列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實驗發現,促進了硫磷化物和類金剛石硫族化物中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家族的系列實驗進展。這些原創性研究成果不僅表明了第一性原理設計在推動非線性光學晶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顯示了其在當前甚至未來非線性光學材料探索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關工作作為封面文章以First-Principles Design and Simulation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s 為題,發表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雜誌上(DOI: 10.1021/ acs.accounts.9b00448),文章作者為康雷、梁飛、姜興興、林哲帥、陳創天。

相關焦點

  •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
    論文連結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目前商業化使用的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為硫鎵銀(AgGaS2)、硒鎵銀(AgGaSe2)和磷鍺鋅(ZnGeP2),但他們容易產生雙光子吸收(TPA)或雷射損傷閾值低,因此,繼續探索具有大倍頻、高損傷閾值、寬透過範圍、易生長的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仍是該領域的熱點,而獲得綜合性能平衡的材料的研究策略的總結和新材料設計思路的有效性對該領域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 理化所發表硝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研究和探索新型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對於雷射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具有平面三角構型的π-共軛基團,可以兼具較大的光學各向異性和倍頻係數,從而實現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雷射頻率轉換,被認為是優異的紫外和深紫外非線性光學結構基元。
  • 新疆理化所無鈹無層狀習性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通過材料結構性能關係研究,建立功能基元資料庫,探索平衡制約性能微觀機理,篩選並引入新的功能基團來平衡矛盾綜合品質因子是突破深紫外用晶體的有效手段。  根據以上思路,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開展了系統研究。
  • 理化所發表仿生光子晶體圖案綜述文章
    理化所發表仿生光子晶體圖案綜述文章 2019-12-20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江雷團隊的研究員王京霞就仿生光子晶體圖案研究進展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自然界光子晶體圖案的神奇功能演化及仿生圖案化光子晶體在製備策略、功能演變和應用研究方面的新進展。文章首先介紹了光子晶體圖案的製備策略,包括模板誘導的組裝和不帶模板的直寫。
  •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2018-03-07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團隊,建立典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結構資料庫,分析硼酸鹽晶體「深紫外透過-大倍頻效應-較大雙折射
  •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
    ,測試了紫外透過範圍和折射率;探索了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銫硼酸矽(CSBO)晶體生長技術。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項目由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和杭州師範大學聯合承擔,楊志華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組成員包括曹超、吳紅萍、許曉峰、楊雲。
  • 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在雷射頻率變換、信息通訊、光信號處理等眾多領域都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
  • 「新型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究」項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自治區重點實驗潘世烈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新型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究」項目榮獲2010年度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潘世烈研究員及其領導的光電功能晶體材料團隊開展新型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設計、合成、晶體生長及性能研究。首次設計、生長出具有較大非線性光學係數和雙折射率的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Bi2ZnOB2O6。
  • 氟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雷射光源的波長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頻率轉換器件材料——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變頻能力。
  • 新疆理化所鹼金屬氟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新疆理化所鹼金屬氟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2017-11-15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潘世烈團隊通過材料結構基元重組的設計思路,將BBO中的B3O6基元引入結構中,同時引入BO3F基元替代KBBF中劇毒的BeO3F,設計了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CsB4O6F(CBF)。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材料在現代雷射科學與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BO3平面基元作為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構築基元被用來設計和合成了系列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NO3因其共軛平面結構也被公認為是構築NLO材料的理想結構單元之一。然而,硝酸鹽因非常容易溶於水,使得發展該類化合物作為NLO晶體材料遇到瓶頸。
  • 我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由於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在雷射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目前,國內外廣泛採取的設計思路包括在晶體中引入具有共軛平面結構的BO3基團,具有二階姜.泰勒畸變的d0,d10以及含孤對電子的金屬陽離子等。
  • 【材料】中科院新疆理化所Angew Chem:巨雙折射晶體的高通量設計篩選的實現
    圖1.眾所周知,雙折射是偏振光的一個關鍵光學特性,目前主要的商業化雙折射晶體α-BaB2O4和YVO4的雙折射分別為0.12和0.22。針對氧化物中什麼體系可產生大雙折射這一科學問題,該團隊發展了一種目標導向性高通量篩選方法,首先篩選微觀極化率各向異性大的活性基元,在篩選具有優勢排列的功能模塊(FMs),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實現大雙折射材料高通量篩選。
  •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7-09-30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材料的非線性光學係數與帶隙存在反比關係,如何實現材料的性能平衡成為探索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難點。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致力於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發。
  • 新疆理化所含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合成獲進展
    設計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難點是如何構築無心結構及如何增加材料的極化率。前期,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潘世烈領導團隊在含氟硼酸鹽、磷酸鹽等體系進行了系統研究,設計合成了系列氟硼酸鹽、氟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J. Am. Chem. Soc.
  • 短波長非線性光學晶體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在信息、能源、工業製造、醫學、科研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JACS: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Na2ZnGe2S6
    6月15日,《JACS》期刊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潘世烈研究員團隊撰寫的標題為Na2ZnGe2S6: a new infrared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 with good balance between
  • 中國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成果巨大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領域對世界的貢獻很大。」中科院院士陳創天在對本報記者說此話時,充滿了自豪。  的確如此,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是中國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之一。  在目前國際上僅有的5種能夠實用化的非線性光學晶體中,中國就佔了3種。
  • 同濟大學研究團隊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氧化物晶體方面取得系列重要...
    隨著紫外雷射應用需求(< 400 nm)的快速增長,研創適用於紫外波段的光學晶體是當前化學材料領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學術前沿和研究熱點。但是傳統的無機金屬氧化物雙折射晶體(如YVO4,方解石(CaCO3)等)由於紫外光透過率低等原因,嚴重製約了這些晶態材料在紫外雷射領域中的應用。因此,探索合成雙折射率大的紫外光學晶態材料仍然是一個極富挑戰的難題。
  • 多年努力 美國打破中國雷射晶體封鎖 然而中國新一代晶體已經成功
    報導提到,上世紀90年代初,在發現硼酸鹽系列非線性光學晶體後,中科院院士陳創天的研究團隊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在國際上首先生長出大尺寸KBBF晶體。 KBBF晶體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頻產生深紫外雷射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是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領域中,繼硼酸鋇、三硼酸鋰晶體後的第三個「中國產」非線性光學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