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理化所含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合成獲進展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隨著全固態雷射技術在光通訊、光加工和光存儲等領域的發展,深紫外及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成為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金屬碘酸鹽晶體因具有較強的倍頻效應、較寬的透過波段、較高的熱穩定性和光學損傷閾值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領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設計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難點是如何構築無心結構及如何增加材料的極化率。前期,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潘世烈領導團隊在含氟硼酸鹽、磷酸鹽等體系進行了系統研究,設計合成了系列氟硼酸鹽、氟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J. Am. Chem. Soc., 2017, 139, 10645;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4119; Nat. Commun., 2018, 9, 3089;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9828),開闢了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合成的新思路。

  近年來,該研究團隊基於碘酸鹽體系也獲得一系列性能優異的非線性光學功能晶體材料。由於氟的電負性比氧強,在碘酸鉍體系中引入F原子不僅可以調節晶體結構,而且可擴大帶隙,提升材料雷射損傷閾值。經過大量的實驗,團隊首次合成金屬碘酸鹽氟化物,Bi3OF3(IO3)4。結果表明,該晶體結構中含有孤立的IO3離子基團,具有大的粉末倍頻效應(~ 6× KDP,具有較高的雷射損傷閾值,約為10×AgGaS2,寬的透射率範圍約為(0.3-12μm),為設計新型非線性更新材料碘酸鹽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上述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材料》上(Chem. Mater. 2017, 29, 945)。

  隨後,團隊Cs-I-O-F體系中搜尋,設計合成了一系列性能優異的含氟碘酸鹽晶體。該工作中選擇了CsIO3作為母體結構,在水熱合成條件下引入不同的陰、陽離子單元(F-H5O2+IO2F2-),首次成功製備出CsIO2F2Cs3(IO2F2)3·H2O,和Cs(IO2F2)2·H5O2晶體,並對結構轉變及性能進行了詳細分析。其中,非中心對稱CsIO3CsIO2F2具有良好的非線性光學性質,包括大的倍頻效應(15×3×KDP)、寬的帶隙(4.24.5eV)、寬的透射範圍~0.27-5.5μm和高的雷射損傷閾值(15×20×AgGaS2)。研究結果提出了一種新的結構設計策略合成新的功能材料,並對大尺寸晶體生長進行了探索研究。相關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材料》上(Chem. Mater. 2018, 30, 1136)。

  近日,該團隊又在稀土碘酸鹽化合物中首次引入氟離子,成功合成了首例稀土碘酸鹽氟化物Ce(IO3)2F2·H2O稀土碘酸鹽具有非常複雜的結構化學性質,特別是在非線性光學發光材料方面吸引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含氟稀土碘酸鹽化合物的相關報導。實驗結果表明,Ce(IO3)2F2·H2O一種結構新穎的新型碘酸鹽氟化物,CeO5F4多面體跟孤立的IO3基團相互連接形成一維的無線鏈1[Ce(IO3)2F2],鏈和鏈之間是弱的氫鍵連結。另外,該化合物具有大的非線性光學效應,約為(~ 3× KDP。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WILEY-VCH《歐洲化學》上(Chem. Eur. J. 2019, 10.1002/chem.201804995)。

  上述研究結果豐富了碘酸鹽化學,增加了晶體結構的多樣性並擴展了含氟碘酸鹽在非線性光學領域的應用前景。

  論文連結:1 2 3

 

含氟碘酸鹽功能基元及封面文章圖片 

  隨著全固態雷射技術在光通訊、光加工和光存儲等領域的發展,深紫外及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成為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金屬碘酸鹽晶體因具有較強的倍頻效應、較寬的透過波段、較高的熱穩定性和光學損傷閾值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領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設計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難點是如何構築無心結構及如何增加材料的極化率。前期,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潘世烈領導團隊在含氟硼酸鹽、磷酸鹽等體系進行了系統研究,設計合成了系列氟硼酸鹽、氟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J. Am. Chem. Soc., 2017, 139, 10645;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4119; Nat. Commun., 2018, 9, 3089;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9828),開闢了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合成的新思路。
  近年來,該研究團隊基於碘酸鹽體系也獲得一系列性能優異的非線性光學功能晶體材料。由於氟的電負性比氧強,在碘酸鉍體系中引入F原子不僅可以調節晶體結構,而且可擴大帶隙,提升材料雷射損傷閾值。經過大量的實驗,團隊首次合成金屬碘酸鹽氟化物,Bi3OF3(IO3)4。結果表明,該晶體結構中含有孤立的IO3離子基團,具有大的粉末倍頻效應(~ 6× KDP),具有較高的雷射損傷閾值,約為10×AgGaS2,寬的透射率範圍約為(0.3-12μm),為設計新型非線性更新材料碘酸鹽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上述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材料》上(Chem. Mater. 2017, 29, 945)。
  隨後,團隊在Cs-I-O-F體系中搜尋,設計合成了一系列性能優異的含氟碘酸鹽晶體。該工作中選擇了CsIO3作為母體結構,在水熱合成條件下引入不同的陰、陽離子單元(F-、H5O2+和IO2F2-),首次成功製備出CsIO2F2,Cs3(IO2F2)3·H2O,和Cs(IO2F2)2·H5O2晶體,並對結構轉變及性能進行了詳細分析。其中,非中心對稱CsIO3和CsIO2F2具有良好的非線性光學性質,包括大的倍頻效應(15×和3×KDP)、寬的帶隙(4.2和4.5eV)、寬的透射範圍(~0.27-5.5μm)和高的雷射損傷閾值(15×和20×AgGaS2)。研究結果提出了一種新的結構設計策略合成新的功能材料,並對大尺寸晶體生長進行了探索研究。相關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材料》上(Chem. Mater. 2018, 30, 1136)。
  近日,該團隊又在稀土碘酸鹽化合物中首次引入氟離子,成功合成了首例稀土碘酸鹽氟化物Ce(IO3)2F2·H2O。稀土碘酸鹽具有非常複雜的結構化學性質,特別是在非線性光學和發光材料方面吸引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含氟稀土碘酸鹽化合物的相關報導。實驗結果表明,Ce(IO3)2F2·H2O是一種結構新穎的新型碘酸鹽氟化物,CeO5F4多面體跟孤立的IO3基團相互連接形成一維的無線鏈1∞[Ce(IO3)2F2],鏈和鏈之間是弱的氫鍵連結。另外,該化合物具有大的非線性光學效應,約為(~ 3× KDP)。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WILEY-VCH《歐洲化學》上(Chem. Eur. J. 2019, 10.1002/chem.201804995)。
  上述研究結果豐富了碘酸鹽化學,增加了晶體結構的多樣性並擴展了含氟碘酸鹽在非線性光學領域的應用前景。
  論文連結:1 2 3
 
含氟碘酸鹽功能基元及封面文章圖片 

相關焦點

  • 福建物構所碘酸鹽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這種三原子位置的不等價取代有望成為一條簡便有效的無機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設計方法。 福建物構所碘酸鹽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金屬碘酸鹽晶體因具有較強的倍頻效應、較寬的透過波段、較高的熱穩定性和光學損傷閾值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領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設計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的關鍵是如何誘導無心結構的形成及如何增加化合物的極化率同時保留大的帶隙。最近研究表明,簡單的雙原子位置的不等價取代的方法是一種設計新的高性能倍頻晶體的新思路。
  •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7-09-30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材料的非線性光學係數與帶隙存在反比關係,如何實現材料的性能平衡成為探索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難點。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致力於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發。
  • 短波長非線性光學晶體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隨著雷射精密機械加工業、雷射化學、紫外雷射光譜學和雷射醫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全固態深紫外相干光源需求也愈加迫切,而其中關鍵突破點在於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製和應用。長時間以來,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實現定向的設計、合成非線性光學材料則是其中難點之一。
  • 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研究團隊,將能夠有效增大帶隙、提高損傷閾值的F-離子和對能夠增大晶體結構極性的Bi3+離子引入碘酸根體系,設計合成具有大倍頻效應和高損傷閾值的(NH4)Bi2
  • 新疆理化所無鈹無層狀習性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通過材料結構性能關係研究,建立功能基元資料庫,探索平衡制約性能微觀機理,篩選並引入新的功能基團來平衡矛盾綜合品質因子是突破深紫外用晶體的有效手段。  根據以上思路,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開展了系統研究。
  • 福建物構所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研究團隊,將能夠有效增大帶隙、提高損傷閾值的F-離子和對能夠增大晶體結構極性的Bi3+離子引入碘酸根體系,設計合成具有大倍頻效應和高損傷閾值的(NH4)Bi2(IO3)2F5非線性光學晶體。
  •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7-01-18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副研究員楊雲和助理研究員張兵兵分別做了分報告,詳細匯報了該項目在結構性能關係研究與材料預測以及材料合成與晶體生長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會議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為項目的預期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新疆理化所含孤立硼氧基元硼酸鹽結構化學研究獲進展
    孤立B-O基元(零維)作為特殊的一類硼氧基元在光學性質方面有特殊的優越性,如平行排列的BO3(如KBe2BO3F2,KBBF)和B3O6(β-BaB2O4,BBO)有利於獲得大的倍頻效應和雙折射率。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晶體實驗室科研人員通過調節陽離子與硼之比,並引入共價性陽離子調控合成了新的含有兩種高硼氧聚合度B-O基元的硼酸鹽化合物,
  •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晶體材料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近日於  論文連結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目前商業化使用的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為硫鎵銀(AgGaS2)、硒鎵銀(AgGaSe2)和磷鍺鋅(ZnGeP2),但他們容易產生雙光子吸收(TPA)或雷射損傷閾值低,因此,繼續探索具有大倍頻、高損傷閾值、寬透過範圍、易生長的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仍是該領域的熱點,而獲得綜合性能平衡的材料的研究策略的總結和新材料設計思路的有效性對該領域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 我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由於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在雷射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目前,國內外廣泛採取的設計思路包括在晶體中引入具有共軛平面結構的BO3基團,具有二階姜.泰勒畸變的d0,d10以及含孤對電子的金屬陽離子等。
  • 「新型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究」項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烏魯木齊召開,2010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獎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和獲獎科技成果受到表彰。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自治區重點實驗潘世烈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新型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究」項目榮獲2010年度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2018-03-07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團隊,建立典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結構資料庫,分析硼酸鹽晶體「深紫外透過-大倍頻效應-較大雙折射
  • 我國科學家設計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
    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研究團隊,將能夠有效增大帶隙、提高損傷閾值的F-離子和對能夠增大晶體結構極性的Bi3+離子引入碘酸根體系,設計合成具有大倍頻效應和高損傷閾值的(NH4)Bi2(IO3)2F5非線性光學晶體。
  •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項目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項目中期總結會召開 2015-07-17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新疆理化所鹼金屬氟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新疆理化所鹼金屬氟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2017-11-15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KBBF晶體擁有優異的光學性能,然而受到本徵缺陷的制約(層狀習性,原料劇毒等),KBBF晶體無法產業化以滿足行業需求。因此,設計合成新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課題。
  • 氟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雷射光源的波長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頻率轉換器件材料——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變頻能力。
  • 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在雷射頻率變換、信息通訊、光信號處理等眾多領域都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
  • 新疆理化所在常壓下合成具有罕見BO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硼酸鹽基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該研究團隊在設計合成新型紫外光學晶體材料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探索研究,通過大量實驗,合成出具有新穎結構特點的硼酸鹽Li4Na2CsB7O14。
  • 理化所發表硝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研究和探索新型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對於雷射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具有平面三角構型的π-共軛基團,可以兼具較大的光學各向異性和倍頻係數,從而實現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雷射頻率轉換,被認為是優異的紫外和深紫外非線性光學結構基元。
  • 設計合成新型硼酸鹽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因此,硼酸鹽是設計合成新型光學晶體材料的優選體系。基於陰離子基團理論,BO3 平面基元具有不對稱電子云分布的π 共軛軌道,具有較大的微觀極化率,平行排列的BO3 平面基元利於使材料獲得好的倍頻效應和雙折射性質,這兩個參數直接決定了材料的雷射轉換效率和倍頻應用波段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