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不是非黑即白,還有一大片灰色地帶。
有多少人因為討厭一個人,從而厭惡了一座城市;
也有多少人因為恨一個人,從而鄙視了一代民族。
「其實我並不是特別討厭基督教,只是我特討厭你。」
每當看到這句話發生在別人的故事裡時,我難免會想到常常發生在基督教徒與非教徒之間的一番典型對話。
或許信仰之場,與職場本有關聯。
虔誠是好,可虔誠也需要建立在素養的前提下。
看到了這樣的一段話,頗有感觸:
基督教徒常常會出於好意奉勸非教徒信仰基督教,並用一種疑似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對非教徒坦言,「你知道一個人不信仰基督教的後果的(即是地獄)。」
當然,這是一種比較友好的表達方式,畢竟,只要了解基督教,都能知道那後果是什麼。
可是,有些基督教徒 卻很難表現得有素養,這些基督教徒會這樣表達,「你要當心哪!如果你不趕緊信仰基督教的話,你死了可是要下地獄的!那是你沒有辦法承受的!」 說實話,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裡都非常難受,我相信許多非教徒都會有與我相同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一種因被詛咒而來的憤怒。
可更令非教徒憤怒的是,——有時候,我甚至認為,反基督者(敵基督者)是基督教徒創造出來的。畢竟,沒有一個人會無緣無故對一個宗教反感和敵視,甚至仇視,而當一個人會如此仇恨基督教時,許多原因都出於基督教徒身上。
可諷刺的是,基督教徒卻不認為反基督者的存在與其自身有什麼關係,相反,他們認為反基督者是受了魔鬼撒旦的誘惑而敵對他們的。如此的認知,更是激怒了本仇恨基督教的反基督者。不禁感嘆到,如果一個人總是處於不自知的狀態,那麼他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危害,會是有多麼的大!——有些基督教徒從來不認為他們的這種表達是具有詛咒意味的,或是具有威脅、恐嚇意味的。
記得又一次,與一位朋友談心,她對我說:「幸好我遇到了你們幾個朋友,不然我這輩子一定恨死基督徒了。」
還有一次與表姐吃飯,表姐談起在日本求學打工的日子,每當講到這裡都讓我覺得身為一位中國人是如此的自豪。當表姐畢業回國,從日本飯店離職那天,飯店的日本老闆這樣說:「如果沒有遇到你,我想我對中國人的態度是鄙視的。在我看到的中國女孩當中,她們都很懶惰並且想要靠男人解決人生困境。而你不同,你自強,勤奮。我為你們中國這樣的女孩而驕傲。」
其實人與人最大的鴻溝不是信仰和國界,而是素養和涵養。
素養和信仰有時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素養的信仰其實是害人,而有素養的信仰才是真正的醫治人,能讓人感受到愛。
一對情侶喜結良緣,叫來了很多好友,好友們也紛紛獻上祝福。然後這對情侶對大夥溫柔的說:謝謝你們百忙之中前來祝福,今天我們並沒有為大家準備午飯,但我們準備了更好的禮物,我們把耶穌給你們。 全場只剩下目瞪口呆。
有些話合乎道理,但不造就人;還有些話能表明立場,但卻證明了自己的情商有多低。
上帝賜下獨生子耶穌做世人的救贖,其實上帝還賜下腦子這個好東西,但有些人拒絕接受。
為什麼很多人抵擋各種宗教,就像抵擋傳銷洗腦一樣。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怪罪給魔鬼在背後搗鬼,其實還有很大的因素是,「我並不是討厭基督教,只是特討厭你。但只因為特討厭你,足以讓我反感了整個宗教的所有人」。
其實這個道理你別說無法接受,想一想日本民眾和韓國民眾,也並沒有做什麼,只是某些執政者出了錯,但的確讓整個中華兒女恨了日韓整個民族幾十年。
反之就很容易理解,為何很多人抵擋基督,因為有些基督徒也抵擋非信徒啊。
如果一個人眼裡看什麼事物都是魔鬼,那首先這個人的眼睛就是魔鬼之眼。
想起朋友常說的一句話,很好:
「一些基督徒曾讓我跌落谷底、傷痕累累,而另一些基督徒給過我遲到的溫暖,在我視異教為猛獸時,佛教徒鼓勵過我,一些回教徒又善待過我,最後上帝他救了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