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M模型的搭建細節以及適用場景有哪些?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RFM分析,一種將用戶分層、進而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精細化運營的方法。在應用RFM分析模型中,實際操作中會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作者圍繞RFM模型的搭建細節以及適用場景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RFM分析,是用戶精細化運營中比較常見的分析方法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數據分析中比較常用的一個分析框架:RFM分析。該模型用的很多,說明有模型自身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什麼是RFM分析

RFM分析,其實是一種將用戶分層、進而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精細化運營的方法。

RFM的三個字母,分別代表了一個維度:

R(Recency):最近一次消費時間。反映了用戶最近消費的熱度,用以衡量用戶是否流失。理論上,最近一次消費時間越長,流失概率越高F(Frequency):用戶的消費頻率。反映了用戶對於產品、品牌的忠誠程度。理論上,一定時間內的購買頻率越高,用戶忠誠度越高M(Monetary):消費金額。反映了用戶的購買力。通常來講,是針對每個維度設定一個閾值,將用戶群體劃分為二(高於閾值、低於閾值),三個維度齊下,則可以將用戶整體劃分為2^3=8個用戶細分群。如下圖:

有了用戶的細分,可以針對細分用戶進行精細化的營銷。比如針對【重要價值客戶】應該做好用戶的權益維繫,針對【重要保持客戶】做好客戶的流失挽回。

關於模型的大體含義和應用價值,就簡述一二,詳細的請繼續。

二、如何進行RFM建模

RFM模型的建立,總結起來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1. 關於原始數據

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來,R、F、M其實都是和消費相關的。因此,關於RFM模型的搭建,使用的原始數據很明確:訂單表交易表。

而且,使用的維度其實並不需要很複雜,只要有以下的維度就足夠了:

即我們只要有用戶唯一標識、消費時間、消費金額,這三個欄位的明細,就可以來搭建RFM的分析模型了。

當然,對於原始數據有一些數據清洗的工作,這裡就不贅述了。比如選取的是成交的訂單,而不是下單未支付的;比如選取的是排除大機構的訂單……等等。

2. 三個維度的加工計算

基於上面的原始訂單數據,下一步就是RFM三個維度的加工。這裡面,有很多細節的問題。

首先,關於最近一次消費時間的計算。這個指標的定義比較明確,直接取最近一次消費的時間和當前時間做差就好。

關於消費頻率的計算,必須有時間範圍的設定。那具體是設置最近一年的消費頻率(即購買了幾次),還是最近1個月的消費頻率呢?這是有很大差別的。通常來講,這個範圍的設定和分析用戶的行業有很大關聯。比如快消品,統計用戶的幾個月的時間就夠了,但耐消品,顯然不是。統計一年的,可能用戶都沒有復購。

關於消費金額。這裡和消費頻率一樣,也是要有時間範圍設定的,道理也是一樣的。確定好了時間範圍,直接做sum就行,沒有太多的疑惑。

因此參數的設定,沒有固定的標準,要多結合自己所處的行業規律。加工完是這樣的表:

3. 閾值的劃分

加工好了基礎的三個維度的統計指標,接下來就是進行劃分閾值的確定。即確定基於多大的數值,將每個維度的用戶進行分段劃分。

通常來講,每個維度只需要確定一個閾值即可,這樣可以將總體用戶劃分為8個分段。但現在還有一種套路是每個維度劃分為5段,將總體劃分為5^3共計125個分層,美其名曰【細分】。但我個人是不認可的。我覺得RFM分析的重要意義就是用戶細分的可解釋及可落地性,劃分成125個用戶群體,你該如何精細化運營呢?最終還是要進行合併。

OK,我們還是按照正常8分層來講。我們看到上面的統計聚合表了,往往分布是下圖的樣子(以R為例):

如何劃分為兩群用戶呢?這時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了。

第一種方法,採取均值的方法。我個人是不太建議用均值作為閾值的。因為現實情況經常有一些異常值,會影響均值的計算。而數據清洗的時候很難都排掉異常。

第二種方法,是採取中位數(或者其他分位數,比如20%分位)的方法。這種方法直接將排序後的用戶按照數量進行劃分,中位數可以將人群一分為均等兩份,其他分位數也可以有合理的業務解釋:20%的用戶貢獻了80%的作用,等等。

這種方法個人覺得比較簡單易行,比較推薦。

關於偏態分布(以右偏為例)下,眾數、中位數、均值有以下關係:

除了用統計量直接作為閾值外,第三種方法,也是市面上看到比較多的方法,就是打分法。

所謂的打分法,就是先將原始的R、F、M數值劃分為1~5的分數,然後求分數均值,作為劃分閾值。例如下圖:

這種方法吧,挺忙活,又是打分又是求均值的。但我個人不太建議。一方面,原本只需要計算一個閾值就好了,現在需要先劃分成5段,那這5段該怎麼劃分才合理呢?其次,這種打分的意義在哪,還增加了計算複雜度。

如果是解決異常值或者分布不均的問題,用分位數的方法就好了,我並沒有太想明白市面上大行其道的打分法的意義在哪。我想到了一種可能,就是打分為了使三個維度可以在同一量綱上,進行衡量,以此可以計算一個用戶的綜合RFM得分,進行綜合得分的排名。如下圖:

如果是這樣,那我覺得,是不是用打分法就主要依賴於模型目標了。若為了劃分為8個離散的用戶層,就沒必要打分;若為了求用戶的綜合RFM得分,需要打分。除此之外,我確實想不到打分的意義了。希望大神指點。

4. 用戶分層計算

經歷了上面不同閾值劃分方法的紛爭,下面就比較順暢了,那就是用戶分層的計算。

這一步比較容易理解,直接根據定好的三個閾值,判斷每個用戶屬於哪個區間,然後打標即可。不贅述了。

5. 模型優化

所謂的模型優化,主要還是在於閾值的調整。

要隨著最終劃分的人群以及相關的運營效果、活動規律,調整閾值的設定,最終達到一個最合理的劃分。

三、RFM模型的優缺點

本文開頭也提到了,RFM模型的應用廣泛,是有很大優點的,但缺點也是不少,現在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1. 模型的優點

最大的優點,應該是數據的可獲得性。

目前在網際網路中,基本對於數據的收集做的還是比較完備了,採集了用戶的各種行為數據等,可以更好的進行用戶打標籤、分層的操作。但是在傳統行業中,沒有太多的行為數據,其實能用的數據比較有限。

但是,無論公司的數據做的有多不完備,也一定是有成交數據的(除非這個公司沒收入……)。只要有成交數據,就能進行RFM的分析,這是最大的優勢。而且,基於成交數據做的RFM模型,還是比較有效的。

其次,模型的分層可解釋性強。

其他很多算法模型、機器學習模型,往往通過聚類進行用戶的分層,對於業務來講,不是很好解釋。但RFM模型分成的8個用戶類別,是非常好理解的。

2. 模型的缺點

RFM模型其實是滯後性的分析模型,只有當用戶發生了購買行為後,才能進行RFM的分析。而且模型的前提假設就是用戶的前後行為是無差別的。

另外,使用該模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業的應用,是有差別的。

最典型的是就是快消品和耐消品的差別。對於耐消品而言,RFM分析並不是一個很行之有效的模型。例如冰箱的購買,用戶購買一臺冰箱後可能十幾年都沒有購買了,這是沒辦法用RFM分析的。如果強搬硬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以上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本文由 @冬至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搭建數據歸因模型?
    業務模式的不同,所搭建的歸因模型也不同,所以數據分析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業務情況來構建模型。本文作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結合案例等分享了數據歸因模型搭建的關鍵步驟和思考,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要深度分析問題原因,不能只統計數字,流於表面!每次寫原因分析類報告,都有領導這麼咆哮道。而聽到這個要求,很多新手同學又是眉頭一皺眼睛一閉:媽耶,咋整啊。今天我們系統講解下。
  • 3D立體畫適用場景有哪些?
    眾所周知,3D立體畫是一種很酷炫新潮,很有視覺衝擊力的牆體彩繪。但是,你真的了解3D立體畫嗎?我們遇到很多客戶,上來就要畫3D立體畫,然後我問了他們牆面的具體情況,了解清楚之後,就建議他不要做3D立體畫,以免出現做出的效果和他預想的不一樣。
  • 深度丨從零搭建推薦體系:概述及標籤體系搭建(上)
    目前市場上對於電子商務的推薦系統有亞馬遜、阿里巴巴、豆瓣網、當當網等,信息檢索的有谷歌、雅虎、百度等,以及在其它周邊領域廣泛運用如移動應用、電子旅遊、網際網路廣告等。本文只闡述網頁內容,特製新聞方面的項目體系搭建。研究者認為根據施拉姆信息選擇公式,人們對媒體的注意或選擇的可能性(然率)與它能夠提供的報償(價值)程度成正比,與人們獲得它的代價(費力)程度成反比。
  • 數據分析方法:RFM模型
    所以做RFM模型的時候,如果你真看到111類用戶,別高興太早,十有八九是有問題的;現在的企業往往在天貓、京東、自有微商城、有贊等幾個平臺同時運作,更加大了統一認證的難度;如果沒有規劃好,很容易陷入無窮無盡的補貼大坑。三、RFM的深層問題即使做好了用戶ID統一認證,RFM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
  • 手工巴克球作品,看看如何用磁球搭建城堡模型
    手工巴克球作品,看看如何用磁球搭建城堡模型! 祝您新年快樂 巴克球(磁球)具有強磁特性,能組合出數億種幾何圖案千變萬化,有極高的娛樂性
  • 中學生搭建DNA模型
    為了慶祝DNA雙螺旋結構發現50周年,近日,北京5所中學的150名中學生,合力搭建一座高2.5米的DNA模型。搭建好的5個模型部分將於4月24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 DNA50―紀念DNA雙螺旋結構發現50周年」展覽的開幕式上,被組裝成一個完整的雙螺旋分子結構。  英國基爾大學化學和物理學院博士格雷姆?
  • 場景模型所需製作軟體小知識!
    一般來說凡是沒有生命的物體都是由遊戲場景模型製作師為其製作模型,例如遊戲中的山河、城池建築、植物等全部都在遊戲場景的範疇之內。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遊戲場景建模師常用的軟體,主要還是為新手建模師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軟體推薦。
  • 主流的深度學習模型有哪些?
    籠統的說,神經網絡也可以分為有監督的神經網絡和無/半監督學習,但其實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必死摳字眼。有鑑於篇幅,只能粗略的科普一下這些非常相似的網絡以及應用場景,具體的細節無法展開詳談,有機會在專欄中深入解析。文章中介紹的網絡包括:1.
  • 深入解讀和應用RFM分析方法(模型)
    導致客戶流失率增多的是哪些客戶?誰有潛力成為有價值的客戶?你的哪些客戶可以保留?您哪些客戶最有可能對參與度活動做出響應?比如在金融行業,最近一次購買時間可能並不適用,此時可以考慮採用金融產品持有時間來代替R,這樣更能體現用戶與金融企業建立聯繫時間的長短。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每個RFM單元都被視為一個細分,那麼營銷人員將無法單獨分析所有這125個客戶細分市場。因此,通常採用的RFM模型是將這三個維度指標劃分到三維正方體中。
  • BIM模型精度怎麼劃分的?LOD等級有哪些?
    關於BIM模型精度文章筆者之前寫過很多了,但是鑑於很多小夥伴還是在詢問相關的問題,以及對於BIM模型精度劃分還不是很清楚,今天筆者就與各位聊聊BIM模型精度怎麼劃分的?LOD等級有哪些?BIM模型之建立精度(Level of Detail, LOD)現今已有英國AEC(UK)以及美國建築學會(AIA)組織提出相關定義與標準。AIA將模型精度分為五階段,各分別為LOD 100、LOD 200、LOD 300、LOD 400 及LOD 500,每一階段LOD模型內容必須符合所訂定的度要求。
  • 迷你世界:非常夢幻的4個場景,圖2置身雲中城堡,圖4視覺盛宴!
    既然這類建築已經有些老生常談,但要建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在上圖中的場景,這名小夥伴搭建的場景沒有什麼特別華麗的視覺效果,但寥寥幾筆就建造出了四季分明的鮮明特色,每個場景都仿佛置身在那個季節,建造得非常精美,而觀看的方式是搭車體驗式,屬於動態型景觀。2:雲中城堡。
  • 完全實景搭建,這細節太用心了
    不過近日,來自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顯示,馬導的全新《蝙蝠俠電影》似乎正在搭建一個全新的蝙蝠洞布景,並且報導中還顯示了非常多的全新的蝙蝠洞的相關細節。似乎是對於蝙蝠洞的搭建和製造工作了如指掌。不過,這些照片只是拍攝到了蝙蝠俠蝙蝠洞的外部,不過這個場景也足以讓我們對蝙蝠俠世界產生令人深刻的印象了。
  • 實戰案例:全定量增長模型如何搭建?
    在運營數據分析時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四種——AARRR模型、全鏈漏鬥型、因子分解型和全定量增長模型。因其特性不同,應用領域也各不相同,在本文中,作者簡單介紹了前三個模型,並將重點聚焦在了全定量增長模型,歡迎大家討論。了解完北極星指標體系構建方法,大家有沒有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思維上的認知呢?接下來我們進行一下北極星指標體系的實戰操作。
  • 如何設計算法模型驅動業務增長:7 大步驟+5 個關鍵
    我們的團隊會和需求方進行一個詳細的溝通,比如說在業務場景中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解決方案,開發模型需要那些數據。這些業務角度的洞察,對我們後面的項目部署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舉例來講,GrowingIO 最近在為來自不同行業的客戶做預測模型,儘管不同行業的業務場景各有差異,但抽象後總能發現一些共性問題。
  • 水利行業有哪些場景可以通過AI賦能?
    飛槳(PaddlePaddle)以百度多年的深度學習技術研究和業務應用為基礎,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基於其開發的模型PaddleDetection 開發套件已經成功在水利行業的細分場景中進行應用,助力企業在關鍵場景達成降本增效。在這次課程中,會為大家詳細講解百度深度學習飛槳在智能巡檢和智能遙感場景中的應用案例。
  • 人工智慧在網絡領域的應用與實踐有哪些
    打開APP 人工智慧在網絡領域的應用與實踐有哪些 發表於 2019-07-03 16:31:14 本課程是未來網絡學院聯合業界優秀人工智慧技術團隊——代碼醫生工作室共同研發,希望能夠幫助IT從業者、網絡從業者以及即將從事IT工作的人士快速掌握人工智慧基礎知識,並且應用於實踐。
  • 如何自行搭建一個威脅感知大腦 SIEM?| 雷鋒網公開課
    本文重點講解的也是基於 OPENSOC 的 SIEM 搭建,以及簡單介紹如何使用規則和算法來發現入侵行為。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註:由於本次公開課偏向實操,涉及到許多的實際操作和代碼示例,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展示,本文主要以展示搭建思路為主,細節代碼可以在兜哥的個人公眾號:「兜哥帶你學安全」, 可以和兜哥本人進行技術交流。
  • 用戶增長框架的搭建拆解
    編輯導語:用戶運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用戶增長,有足夠的用戶才能保證後續運營起來的順利,用戶增長有很多種方式,選用最符合的進行操作;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用戶增長框架的搭建拆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用戶增長框架,是用戶運營的第一步;依靠增長框架獲取用戶,才能有後續用戶運營的環節,形成健康的用戶運營體系,促使業務向前發展。那麼如何搭建用戶增長框架呢?
  • 知乎CTO李大海:謝邀,來分享下內容社區的AI架構搭建與應用
    知乎 CTO 來分享下內容社區的 AI 架構搭建與應用。「在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海洋中,有價值的信息仍然是稀缺的」。知乎的誕生源於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初心。而在挖掘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過程中,知乎很好地利用了 AI 技術。
  • 萬能論文框架,論文基本結構搭建!各專業均適用
    但其實寫過論文的人都應該知道,只要開題報告沒問題,搭建好框架,論文基本已經成功一大半。畢業論文的結構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一定有規律可循,其中基礎的論文框架就是這樣。基本形式包括緒論、本論、結論.或者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