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案例:全定量增長模型如何搭建?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運營數據分析時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四種——AARRR模型、全鏈漏鬥型、因子分解型和全定量增長模型。因其特性不同,應用領域也各不相同,在本文中,作者簡單介紹了前三個模型,並將重點聚焦在了全定量增長模型,歡迎大家討論。

了解完北極星指標體系構建方法,大家有沒有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思維上的認知呢?接下來我們進行一下北極星指標體系的實戰操作。

AARRR模型是最容易搭建的模型,他可以快速顯示出影響北極星指標的所有因素,但是問題在於他的指標比較粗,沒有定量的描述每個因素對北極星指標的影響,也沒有指出每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一模型往往是在指標模型1.0時使用。

全鏈漏鬥模型和因子分解模型不僅可以找到北極星指標的影響因子,也可以確定指標的數值,並用簡化的公式進行表達,可以幫助大家找尋機會點和進行簡單的計算;但是他搭建過程較為複雜,需要的數據較多,而且不能預測未來趨勢和進行假設分析,在指標模型中可以作為2.0版使用。

最精細的增長模型是:全定量增長模型,他分解出了影響增長的因素以及對應的細分指標,並把所有的指標組合在Excel中計算北極星指標。

我們不僅可以用全定量增長模型觀測歷史數據,預測未來北極星指標數值,而且可以進行假設分析,量化不同指標變化對北極星指標的影響,但是他的缺點是組裝和維持起來比較費力,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它適合有一定數據基礎,需要精細化運營的團隊。

在運營過程中,如果我們能一次性投入一定的精力,規劃出一個穩定的全定量增長模型圖表,對於運營的長期監控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價值。

我們通過一定的案例來了解全定量增長模型:

假設某APP的北極星指標為月活躍用戶數,計算北極星目標使用的數據為月新增用戶數、月留存率兩個指標。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計算過程:

01 模型的輸入數據

1. 用戶新增數量明細表

主要變量為:不同渠道獲客數、K因子、激活率三個指標;

時間維度為:基於歷史情況對未來進行估計;

K因子即為每個老用戶能帶來多少新客戶,是用戶推薦渠道的相關參數。

我們單獨對用戶推薦數、月初活躍用戶數進行一下講解:

用戶推薦數=月初活躍用戶數*K因子;

而下個月的月初活躍用戶數即為:上個月的月初活躍用戶數+用戶推薦數;

2. 留存率

基於歷史平均數,計算出每個月的留存情況,作為第二個數據輸入表。

02 月活的輸出工作表

基於上面的兩個表,我們計算出了如下的一個表,可以順利的計算出每個月的新增、活躍數據,並能夠進行未來月份新增、活躍的預測。

看到上面的模型,你對模型有沒有一些初步的概念,全定量模型主要是通過對多個因子的計算,整合形成我們的最終表,然後構建最終的北極星指標完整表。

從上面的流程可以知道,數據的整個過程是從細到粗構建北極星指標體系,效果非常明顯,但是耗時也是非常長的。

03 利用定量增長模型進行假設分析(what-if Analysis)

假設分析是定量增長模型的一個常規用法,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分析具體的用法:

問題:現在是9月份,到年底前,如果想最大程度提升月活,應該做哪些增長實驗?

實驗1:10月份,廣告獲客,預算提升50%,從10000元提升到15000元;實驗2:10月份,將新用戶激活率提升5%,即從90%提升到95%;我們把上面兩個方案分別放到全定量增長模型中,分析兩個方案的好壞,如下圖,我們把10月份的預算費用修改成15000元,對應模型中的數據就會發生變化:

同時我們發現12月份的活躍數量變化為:

圖中可以看出12月份的用戶活躍量變成了25227,較之前有所提升。

記錄結果之後我們進行實驗2的分析,同樣的步驟我們修改了新增表中的激活率,得到如下數據:

我們發現,修改激活率之後,我們的月新增活躍數量也發生了變化,而對應的12月份月活躍用戶數則變化為25558。

我們對兩個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發現兩者的MAU提升相差不大,但是實驗2的成本相對較高,所以我們採用實驗2進行方案優化。

通過上面的分析有沒有對全定量模型有一個深入的認知呢?

筆者認為,這樣的模型是一個經典的技術、業務融合的模型,這樣的分析可以在SQL、python的基礎上實現固化,同時也可以在Excel的基礎上進行開發,模型中所用的指標也不一定是新增、留存,各個業務線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其中的自變量,輸出需要的值。

04 迷你增長模型構建

整體的增長模型構建完成後,我們需要根據整體的增長模型梳理我們自己的迷你增長模型,梳理自身的資源、自身負責業務線的流程、尋找迷你增長影響因子,並基於這些迷你因子確定可行方案,排出優先級等~

我們還是用一個案例,簡單進行分析,假設我們已經制定好了北極星指標,我們該如何分配我們的資源呢?

某APP的北極星指標是:總銷售額。

在落實到各個部門,甚至各個團隊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這個北極星目標拆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然後基於小目標構建自己的迷你指標體系:

迷你指標體系構建完成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梳理現有的資源,進行策略構建。

如圖,我們針對每個指標梳理了可行方案,並確定了對應的資源和優先級。

基於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很清晰的了解自上而下指標體系的應用,但是如果我們接到的任務是一個已經完整細分之後的指標呢?我們該如何做出符合老闆預期的方案呢?

通常的策略是我們需要要從細分指標向上推導出北極星指標,然後向北極星指標的方向構建我們的方案策略:

如上圖,我們的任務是發一條召回推送,正常的思維應該是通過團隊目標,確定出公司的北極星目標是提升DAU,那麼,個人發送召回推送時選擇的目標值即為召回客戶並完成觀看的數量,而不僅僅是發送一個召回推送這麼簡單。

上面是北極星指標和細分指標劃分的清楚的公司,我們應該怎麼細分任務並進行資源分配,但是,如果我們所處的公司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或者你的老闆沒有明確出一些指標邏輯的時候,我們需要想辦法揣測老闆具體想要什麼?

那麼,我們要做的可能就是需要從公司目標/部門目標的角度來細分指標,比如: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每個公司都是要強調收入和成本的,如果沒有明確的方向,可以試著向這些一定準確的目標設計細分任務,初步設計出這樣的方案後,再去和你的老闆討論方案,就能夠試探出老闆的方向目標,進而優化你的工作方向,回到第三部分,設計細分目標,進行資源細分等。

本文由 @livandata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全過程項目管理精華與案例
    、實戰軟技能和組織級應用,內容層層遞進。案例2:X項目技術創新的疑惑專題:項目管理兩大誤區:「三邊行動」和「六拍運動」實戰演練:編制《項目章程》工具技術:NPV淨現值法測評:PDP行為風格實戰演練:編制《干係人管理表》參考案例:觀音閣裝修項目視頻:《巴頓將軍》第二步 規劃階段(運籌帷幄)PMBOK第
  • 用戶增長框架的搭建拆解
    編輯導語:用戶運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用戶增長,有足夠的用戶才能保證後續運營起來的順利,用戶增長有很多種方式,選用最符合的進行操作;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用戶增長框架的搭建拆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用戶增長框架,是用戶運營的第一步;依靠增長框架獲取用戶,才能有後續用戶運營的環節,形成健康的用戶運營體系,促使業務向前發展。那麼如何搭建用戶增長框架呢?
  • 【實戰方法論】:如何用科學思維,貫通商業實戰,一通百通
    你瞄準了一個細分市場,想推出產品,可競品已非常成熟,如何殺出重圍? 你在渠道投了廣告,發現銷量無增長,如何提升廣告投效比?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如何尋找突破口 ?
  • 2021智能用戶運營實戰手冊|易觀數科首發
    網紅式增長論開始失效,急壞了市場和運營人。過去的十年間,網際網路化、數位化群雄逐鹿,市場和運營人在巨大的公域流量中拼殺,借著人口紅利人人皆可分得一杯羹。但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高舉高打的傳統運營模式開始失效,一味「鼓吹」產品價值,用戶不再輕易買帳。「流量派」面對增長乏力、用戶流失的現實困境的同時,是一部分專注後流量用戶留存運營的「留量派」開始展露頭角。
  • 如何搭建數據歸因模型?
    業務模式的不同,所搭建的歸因模型也不同,所以數據分析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業務情況來構建模型。本文作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結合案例等分享了數據歸因模型搭建的關鍵步驟和思考,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要深度分析問題原因,不能只統計數字,流於表面!每次寫原因分析類報告,都有領導這麼咆哮道。而聽到這個要求,很多新手同學又是眉頭一皺眼睛一閉:媽耶,咋整啊。今天我們系統講解下。
  • 實操案例拆解:如何使用模型/理論進行數據分析和戰略定位
    編輯導讀:案例拆解是運營er們常常會用到的方法,當活動缺少新想法時,就會試著去關注一下相關的案例,進行拆解,進而復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運營人如何做案例拆解?需要用到哪些理論模型呢?本文作者從具體案例出發,對相關模型進行了講解,一起來看看~
  • 用戶留存的最強增長手段:行為模型
    1.3 如何養成用戶習慣?研究發現:習慣養成的時間與行為的複雜程度和對於該用戶而言的重要性有關,行為的使用頻率越高,演變為習慣的可能性越大。因而小編將通過上癮模型和用戶行為閉環的構建方法論來說說通過增長手段養成用戶習慣。
  • 只玩裂變還不夠,你應該還會搭建病毒式增長模型
    「裂變」玩法可謂是網際網路產品界的當紅炸子雞,很多產品都正在或者希望靠裂變來實現用戶增長,那該如何分析和預測這種病毒式增長對用戶數的影響?我們應該學會搭建病毒式增長模型。
  • 覆蓋全網的阿里微服務架構有多牛:K8S+實戰+筆記+項目教程
    再次,從具體的案例出發,依次講解了SpringCloud最常用的組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讀者在學習Spring Cloud的過程中還能了解一個產品從無到有的全過程。最後,結合目前最流行的容器技術,介紹了Kubernetes如何配合Docker進行系統的分布式部署。
  • AutoML技術解讀+實戰體驗,手把手教你搭個機器學習模型
    從自動預處理到自動架構搜索,AutoML 期待將算法工程師「嵌入」到模型中,從而讓小白也能快速建個模。然而 AutoML 目前還面臨著很多難點,不僅是研究上,同時還在於工程上。本次機器之心線下技術分享會,我們邀請到了來自矽谷、專注於 AutoML 領域的 MoBagel 行動貝果的兩位重磅嘉賓,一同為大家介紹全流程 AutoML 技術,詳細解讀自動機器學習如何實現機器學習的全民化。
  • 這份阿里大牛全網首發600頁Nginx應用運維實戰筆記,真香
    完全以實戰為導向,包含大量的配置案例和示例代碼,能幫助讀者快速掌握並在實際工作中熟練應用Nginx。第5章Nginx Web服務應用實戰:Nginx 的一個基本功能是作為Web伺服器提供HTTP服務,它支持對靜態頁面、動態腳本頁面、多媒體等文件的響應和處理。本章通過靜態文件伺服器、HTTPS安全伺服器、PHP網站搭建、Python網站搭建等實戰案例,介紹了Nginx作為Web服務的應用實戰。
  • 手工巴克球作品,看看如何用磁球搭建城堡模型
    手工巴克球作品,看看如何用磁球搭建城堡模型!喜歡動手是一種自信的表達方式,創意源於生活,細節決定品質,今天為大家分享如何用巴克球搭建小型城堡模型的方法,步驟詳細,難度5顆星,非常有創意,大家不妨來試試哦,精彩不容錯過!還有更多有創意的內容等待你去發掘!
  • 科研SPSS統計思維實戰研討會
    教科書上「精心」挑選的案例大多是理想化的,而實際情景卻常常錯綜複雜,充滿了幹擾信息,研究人員往往難以從中「抽絲剝繭」,提取出恰當的統計模型。簡而言之,只有少數人真正掌握了「統計思維」,相當多的研究人員沒有掌握統計的核心,對各種統計模型的適應條件了解不足,不斷錯誤的使用著統計!
  • 【重磅AI課程】京東NLP企業項目實戰訓練營
    每一期的訓練營都有嚴謹科學的安排,每周伴隨著理論、實戰、案例分享、項目講解等一系列課程內容。▲節選往期部分課程安排03 最佳工程實戰來自京東智聯雲的業界專家來講述工業界的最佳工程實戰,如AI模型的部署、代碼編寫、模型的調參以及debug等技術。
  • 原理+代碼|Python實戰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文章來源: 早起Python作者:蘿蔔前言「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非常常見,是大多數人入門機器學習的第一個案例,儘管如此,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學習和注意的地方。其中多元共線性這個問題將貫穿所有的機器學習模型,所以本文會「將原理知識穿插於代碼段中」,爭取以不一樣的視角來敘述和講解「如何更好的構建和優化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 超越定性與定量之爭
    寫論文的初期-中期-晚期, 模型-思想是如何權衡取捨的。在政治學方法論發展的進程中,(KKV,1994)是一部地位獨特的著作,由其出版所引發的方法論大辯論,特別是其中「定量與定性之爭」,帶動了整個政治學界對方法論的深入理解及方法創新。這篇文章圍繞上述「定量與定性之爭」問題,闡述了作者對方法論的理解。
  • 「重磅AI課程」京東NLP企業項目實戰訓練營
    基於先進的AI技術和強大項目實戰能力,為培養更多專業人工智慧人才,京東經過長時間打磨麵向大眾學員推出「真企業級項目實戰訓練營」,讓每一位學員切切實實接觸到企業級的AI項目資源,從實戰中提升自己。京東NLP企業項目實戰訓練營首期班正式定檔啦,6月1日不見不散!
  • 深圳億級賣家討論「增長秘籍」,十大議題被曝光!
    1億、3億、10億、10+億級賣家 增長「實戰秘籍」 【億級賣家如何跨越5千萬-10+億營收分水嶺】 1. 1億/3億/10億/10+億級賣家應如何建立核心能力促進企業增長
  • 模擬實戰演練引百萬網友圍觀
    魏欣攝  在本次高層論壇上,來自全國的公安院校代表紛紛就如何更好開展校局合作與實戰化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大家一致認為,開展校局合作與實戰化教學,對創新公安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破解警校生從畢業到入警的過渡難題具有重要意義,將對警校提高教育同公安工作的匹配度、為公安隊伍源源不斷輸送新生力量發揮重要作用。
  •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原標題: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你是否知道什麼是用戶增長實驗?你又了解用戶增長實驗究竟是在做什麼?它如何產生作用的呢?針對這些疑惑,筆者將以抖音為案例,聊聊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摘要:之前簡單介紹過用戶增長(UG)核心工作流:分析數據→形成假設→實驗驗證,大致描述了每一步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