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數的材料都可以歸為兩類:導體和絕緣體。它們有什麼區別呢?導體內部,電荷(比如電子)可以自由地移動,而絕緣體內部則不允許電荷移動,而電流中的電子就是讓你觸電的罪魁禍首了。
銅是電的良導體,所以家裡用的電線通常是銅線。當然,銅線外面包著塑料絕緣外皮,所以從外面看不出不同金屬製成的導線的區別。每個銅原子的核外電子云通常由29個電子組成,這些電子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在銅和其他大多數金屬中,電子不是只圍繞一個原子核旋轉的,它們可以從一個原子遊移到另一個原子,再到下一個原子…這也正是導體與絕緣體的區別,即是否含有可以移動的電子。一且銅導線與工作電流相連,銅線內部的自由電子就會匯集成流,並沿著同一個方向運動。這種電子的定向運動叫做電流,這就是電擊人的物質。形成電流的電子在導體裡的移動就像烏龜爬,常見的家用電線裡電子定向移動的速度約為1米/小時。這個數字簡直叫人難以置信,因為人們往往會認為電流運動速度極快,甚至轉瞬即逝。不過電子的定向運動確實很慢,這是因為導體裡的自由電子太多了,就像馬路上塞滿了汽車,當一個電子剛剛從導線的一頭出發,它就被堵在路中央,只能慢慢移動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銅和其他金屬,人的身體和許多其他的生物體也都是電的良導體,地球本身也是。還有一樣,那就是水.
內部不存在自由電子的物質叫做絕緣體。玻璃、塑料和橡膠都是電的體。這就是為什麼用手碰了有電流的包著塑料的電線也不會觸電的原因內部的電子都不能自由移動。
用乾燥的手去摸牆壁上上的電源插座很可能不會觸電,因為皮膚並沒有與插孔裡的電線接觸。但如果手上有水,水就有可能滲進插孔,與裡面的電線接觸,這樣你的身體和插孔裡的電線就導通了,電流會沿著水流進你的身體裡,讓你觸電。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不能用帶著水的手摸電源插座,否則就無異於把手指伸進電源插孔裡,會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