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連降雨水。讓我們不禁回想起那個遇水觸電事故案例,2017年8月9日下午。一場大雨之後,瀋陽市于洪區一處街道路面出現較深積水,在一家臨街飯店門前,行人王某經過該店門前空調外掛機附近時觸電倒地。此時大學生小艾經過此處,見狀急忙上前想扶起王某,誰知也觸電倒地致傷。
此後小艾和王某都被人救起,送往醫院搶救。王某不幸因電擊身亡。而小艾被診斷為電擊傷,竇性心動過速、心肌損害、某重要器官被三度燒傷、高尿酸血症、高磷血症。輾轉兩家醫院住院50天,小艾才康復出院。
後經查明:這家飯店所在房屋產權所有人為趙某,她將房子租給了高某,高某又開了這家飯店。事發四年前,高某到當地一家大型連鎖電器商場購買了一臺某品牌空調,由該商場送貨安裝。空調外機就安裝在飯店門前的人行道上。在事發3個月前,這家飯店已經停止經營,但空調並未拆走。
經過司法鑑定,涉案空調室外機的絕緣電阻、電氣強度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要求,涉案空調本體不漏電。但這臺空調未安裝漏電保護器,插座的接地電阻偏大,室外機安裝在人行道上,均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當水漫過空調室外機內壓縮機制上樁頭時,空調外殼帶電。現場調查還發現,事發時街道路面積水嚴重,涉案空調未啟動,但其插座帶電。同時鑑定王某確實因電擊而死亡。
為了索賠,小艾向法院起訴了房屋產權人趙某、飯店經營者(空調購買者)高某、銷售安裝空調的連鎖商場、空調生產廠家。由於各方責任需要釐清,同時鑑定空調事故原因需要多次現場實驗,程序複雜。這起案件一審就是近3年。2020年7月,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小艾獲賠4.7萬餘元。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2020年7月19日南方城市報報導一女子出粗屋內觸電身亡,當時該女子正在洗澡,其丈夫突然聽到女子尖叫聲,衝入浴室時垓女子手拿花灑已倒地,經現場救治無效死亡。後調查時因為衛生間燃氣熱水器的插頭地線插口與熱水器外殼連通,導致熱水器外殼帶電,死者在衛生間洗澡時電流經過人體導致觸電。
面對這些驚心慘痛的案例,應儘快啟用「123」安全用電智能裝置,其獨有的「電不起火、電不傷人、電不漏電」三大核心功能可在觸電發生時有效預防。
被業界譽為「火災疫苗」的「123」 安全用電智能集成系統,是2018年中國行業領軍品牌、2018中國經濟十大創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中科院研究員楊國偉的帶領下,聯合北京交通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多所科研院校;歷時3年,潛心研發出來的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 2015 1 0168259.1。產品獲得中國3C認證、歐盟CE認證。
它被湖南電視臺、瀟湘晨報、人民網等120餘家媒體喻為「人類用電史上的革命」,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火災疫苗」!
其中,「123安全電源裝置」專利產品,是中國目前唯一能徹底杜絕電氣火災的「疫苗」型產品,具有3大核心功能:
電不傷人:在人體誤觸碰火線時,系統能夠自動切斷人體和大地之間形成的迴路,從而保障人員的安全,避免觸電傷亡。電不起火:該系統在線路、設備絕緣損壞或接地故障時,不會產生電弧火花,並可在不斷電的情況下繼續運行,保證生產安全。電不漏電:使用該系統能夠有效避免線路漏電,從而達到節能減耗。相較於普通防火裝置只能在火災發生後採取的幹預和報警措施,安全電源系統可以真正達到對電氣火災的預防作用。是電氣火災的 「預防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