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基於CompactRIO的大型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研究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應用領域:遠程結構監測、分布式數據採集、數位化橋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0357.htm

  挑戰:大跨徑特大型橋梁是一個分布式、非線性、強耦合、多變量和時變性複雜的系統,對其結構參數的驗證與分析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國內首次將CompactRIO分布式採集系統成功應用到大跨徑特大型橋梁的結構監測中去,通過先進的自動化測試技術,對大橋的靜/動態響應、動態交通荷載、環境荷載等信號進行實時、精確同步的測量和分析,為實時監測結構損傷及內力狀態,有效的掌控運營期橋梁的結構使用狀態及其發展演化趨勢,並為制定相應的大橋管理對策提供技術支持建立橋梁全壽命期的數位化、信息化「檔案」提供了科學依據。

  應用方案:基於CompactRIO的可重配置平臺和豐富的信號採集模塊,利用NI LabVIEW FPGA開發一套適用於整個大橋結構監測的分布式信號採集系統。同時,結合NI LabVIEW提供的大量經典的信號處理函數和現代的高級信號分析工具,迅速、準確的完成結構參數的在線分析和二次處理,為大跨徑特大型橋梁綜合監測系統有關數據採集傳輸預處理與控制的建立提供了一套完備而系統的方案。

  使用的產品:

  LabVIEW 8.2 軟體開發平臺

  LabVIEW RT 8.2實時模塊

  LabVIEW FPGA 8.2工具包

  LabVIEW Internet Toolkit 6.0工具包

  LabVIEW.Database.Connectivity.Toolkit.v1.0.2 工具包

  Measurement Studio 6.0類庫和控制項庫

  CompactRIO-9104可重新配置嵌入式機箱

  CompactRIO-9014嵌入式控制器

  CompactRIO-9401高速同步計時卡

  CompactRIO-9215高速電壓信號採集模塊

  CompactRIO-9871標準串口轉換模塊

  CompactRIO-9203模擬電流採集模塊

  正文:

  一. 引言

  隨著橋梁設計水平和施工技術的日見成熟,橋梁的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一批大跨徑橋梁應運而生,橋梁建設正朝著規模的大型化、形式的輕柔化、功能的複雜化發展。同時,橋梁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有關大型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安全評估以及壽命預測等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橋梁工程界必須解決的問題。目前,隨著傳感測試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結構分析技術和橋梁工程技術等相關學科的進一步發展,針對特大型橋梁結構的安全監測與安全預警研究和實踐成為可能。原本應用於軍事領域的先進智能材料與結構技術,也在橋梁結構健康監測領域得到應用,使得對大型橋梁結構進行健康監測的技術總體上正朝著智能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二. 集美大橋的系統背景與設計原則

  廈門集美大橋及接線工程是廈門市城市道路交通網絡布局中本島與大陸腹地跨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廈門市出島交通路網規劃中重要的跨海通道之一。大橋建成後將承擔巨大的出入島交通流,因此,結構安全監測的重要性就顯得格外突出。

  系統整體監測項目如下:

  1)荷載源監測:主要為橋址區域環境荷載監測:① 風荷載監測;② 溫度、溼度監測;③ 控制截面溫度梯度監測;④ 交通荷載(與計重收費系統共用)

  2)結構動、靜態響應監測

  ①主橋的空間位置變化監測,主要為各跨跨中下撓監測;②主、引橋控制截面靜應力監測;③主、引橋體外預應力監測;④主、引橋體內預應力監測;④主、引橋結構動力及振動特性及其變化監測

  一. 橋梁結構監測安全預警系統的總體設計

  根據系統的功能要求本系統包括以下子系統:

  1) 自動化傳感測試子系統,其包括以下幾大模塊:

          ① 傳感器子模塊

  通過傳感器將各類監測轉換為電(光)信號。

          ② 數據採集與傳輸模塊

  將監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並完成遠程傳輸。

           ③ 數據處理與控制模塊

  將監測信號進行預處理以向其它子系統提供有效的監測數據,根據需要控制監測參數的採集。

  以上3部分構成自動化傳感測試子系統。

  2) 電子化人工巡檢養護管理子系統

  3) 綜合安全評估子系統

  4) 中心資料庫子系統

  5) 用戶界面子系統

  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結構示意圖

 


相關焦點

  • 我省普通公路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通過驗收
    我省普通公路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通過驗收 發布日期:2019-03-29 18:26 來源:省交通運輸廳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3月28日,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中心組織開發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
  • 橋梁健康監測——光纖光柵技術在橋梁檢測中的應用
    通過對橋梁結構狀態的監測與評估,為橋梁在特殊氣候、交通條件下或橋梁運營狀況嚴重異常時觸發預警信號,為橋梁維護、維修與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和指導。橋梁健康監測根據橋梁結構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評估的需要和橋梁管理、決策部門的信息需求,並結合目前國內的實際經濟條件及橋梁現場監測條件,確定橋梁結構監測系統中實施的監測項目,以實用性、可靠性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兼顧其先進性,並考慮到費用一效益(cost- benefit)的關係,確定各監測項目。
  • 無線傳感器在橋梁結構健康監測中的應用案例
    橋梁健康檢測及監測  橋梁結構健康監測(SHM)是一種基於傳感器的主動防禦型方法,可以彌補目前安全性能十分重要的結構中,把傳感器網絡安置到橋梁、建築和飛機中,利用傳感器進行SHM是一種可靠且不昂貴的做法,可以在第一時間檢測到缺陷的形成。這種網絡可以提早向維修人員報告在關鍵結構中出現的缺陷,從而避免災難性事故。
  • 用無線傳感網「把脈」大型橋梁——記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這支團隊主導開發的「基於無線傳感網的大型橋梁結構監測系統建設和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受到了交通、結構、電子等各領域專家的高度關注,並獲得了2016年度中國公路學會一等獎。這支團隊就是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楊華中團隊。究竟是什麼讓一支來自電子專業的團隊在中國公路行業的最高獎項中獲得一等獎?筆者走近清華大學楊華中和他的團隊,揭開團隊的神秘面紗。
  • 萬億級結構監測市場下,「觀雲智能」推出準確率達99%的智能監測系統
    2007年至2012年間,國內有37座橋梁垮塌,其中近六成橋梁還不到20年,而目前國內有超過10萬座橋梁成為危橋。事實上,可以通過實時監測環境因素、橋梁荷載及結構件的應力應變與位移來及時評估橋梁結構安全性。有一家創業公司「觀雲智能」,自研了傳感器、數據採集與無線傳輸模塊、雲端數據分析平臺組成的一體化系統,可實時監測橋梁、隧道、堤壩、油氣管道、風塔等的結構安全。
  • 傳感技術在國內部分橋梁健康監測系統中的應用實例
    編者按:本文介紹了重慶千廝門嘉陵江大橋,以及東莞4座重點橋梁上的橋梁健康監測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比如,千廝門大橋安裝的175個橋梁監測傳感器,便有效實現了橋梁健康的智能診斷。而東莞橋梁也藉助傳感裝置,實時獲取了可反映橋梁結構行為的各種記錄。
  • 2021-2027年中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依託多年來對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行業的監測研究,結合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行業歷年供需關係變化規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產品消費結構、應用領域、橋梁健康監測系統市場發展環境、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相關政策扶持等,對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行業內的重點企業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
  • 24小時貼身監測,武漢「橋梁醫生」雲上把脈問診
    「鸚鵡洲長江大橋安裝有健康監測系統,24小時貼身監測,當旋渦發生時系統及時報警,完整記錄了振動全過程中風況與橋梁結構響應數據。」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程伊彪告訴記者,時間發生的同時,智慧橋梁團隊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及時準確地判斷了橋梁振動的形成原因和橋梁結構安全狀況,並輔助政府與橋梁管養單位快速形成了交通管理決策。
  • 中國首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武漢
    圖為,中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現場 成莉玲 攝­  中新網武漢6月3日電 (付麗 張靜 徐金波)3日,中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此間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揭牌。至此,中國首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落戶武漢。
  • 四川金碼,踏浪前行——記第六屆全國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技術大會
    本屆會議的舉辦,旨在對接國家重大需求,交流和推廣橋梁工程領域先進的監測、檢測、試驗、安全性評價與加固技術等,全面提升我國橋梁行業的建養水平和整體安全水平,從而推動我國橋梁智能監測、檢測、試驗、安全評價及加固技術的進步,搭建一流的學術交流平臺。四川金碼有幸受邀參加了此次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技術的盛會,和同行進行了交流和分享。
  • 基於GPS技術實現分布式數據同步採集系統
    ,而監測數據的正確性對於橋梁的評估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正文:一.分布式實時採集系統概述 東海大橋由於身處外海海域,不僅需要經受海水腐蝕、地震颱風自然災害、還有各種通行工具對橋梁結構造成緩慢的損害。對橋梁進行實時監測,為了及時獲知橋梁的健康狀況,對各種突發時間做出響應,以及進行必要的養護工作,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
  • 基於光纖傳感技術的水流流向監測傳感器設計
    該傳感器的設計使用能夠為橋梁施工建設和安全運營以及水文環境監測提供技術支撐。關鍵詞:水流流向; 光纖傳感; 360°流向;作者簡介: 鍾志鑫(1996—),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橋梁結構健康監測與傳感器研發。
  • 橋梁數位化監測技術助力防禦颱風「海高斯」
    8月19日6時許,今年第七號颱風「海高斯」在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強風暴雨影響著當地交通安全。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管養數位化技術優勢,通過對颱風影響區域大橋各關鍵點位數據的多維感知、遠程監控、綜合處理、輔助評估,助力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澳門友誼大橋、江順大橋等多座大橋應對颱風考驗。
  • 基於邊緣計算的大規模傳感器高頻採集系統研究
    大規模傳感器高頻採集系統將傳感器技術、現代網絡及無線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大規模信息處理系統等多項先進技術集中應用,基於邊緣計算,通過研究大規模高頻率採集傳感器數據情況下傳感器數據傳輸、存儲、處理和展示技術,開發一套通用的大規模高頻採集數據分析處理軟體,長時間持續綜合分析多個高頻採集設備的數據,並提供二次開發接口,為傳感器數據進一步挖掘處理提供基礎,可為傳感器採集系統的發展和應用推廣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 基於物聯網架構的箱式變電站智能監測系統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青浦供電公司、上海尤比酷電氣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沈曉峰、徐愛蓉、曹基南、張衛紅、胡大良,在2020年第9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針對10kV箱式變電站運檢管理需求,基於物聯網架構設計並研發了一套箱式變電站智能監測系統。
  • NI 全天候為東海大橋健康監測把脈
    NI的數據監測系統遍布眾多領域,除了前文提到的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私人醫生」已上線,還在另外一個重要的橋梁健康監測項目中應用。其主導航橋孔長420米、高40米,導航能力為5000噸。顯然,東海大橋需要超大規模的監測系統,用於監測和傳輸各類工程數據。
  • 上海隼星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應邀參展2019結構安全監測技術交流會上海站
    由北京安信卓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橋梁病害陳列館及北京數泰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結構安全監測技術交流會上海站於4月19日在上海橋梁病害陳列館順利開幕
  • LUNA助力密西根州Cut River大橋結構健康監測_光纖在線 - 和我們一...
    Cut River大橋作為試點項目也將被應用於密西根州其他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從項目中汲取的成功經驗將助力密西根州交通部(MDOT)將結構健康監測系統(SHMS)更好的應用於其它橋梁。橋梁採用LUNA的技術研究結構健康監測系統(SHMS),使用傳感器監測結構性能、評估安全性和動力性能,助力橋梁規劃應用和資產管理。
  • 住建新規抓源頭,智慧工地升降機安全監測系統有多重要
    施工升降機因通常安裝在戶外,是最常被人看到和施工現場使用頻率最多的大型起重機械設備之一。同時,施工升降機由於常年在戶外經受日曬雨淋,加上大部分維保人員檢修時只是走個形式、安全員疏於監管、操作人員交底不明確等因素,極易導致升降機設備生鏽、被腐蝕、螺絲鬆動、結構開裂、零件脫落等安全隱患產生。
  • 微振動傳感器應用大型工程結構的振動監測
    原標題:微振動傳感器應用大型工程結構的振動監測   振動傳感器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檢測傳感器,它感測機械運動振動的參數(如振動速度、頻率、加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