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就是告訴我們要把個人奮鬥和時代發展的趨勢結合起來,順勢而為,才能讓個人價值最大化。選擇專業也一樣,首先需要對未來的發展有個大勢的判斷。
過去,很多同學為了邁進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學,不惜選擇非常冷門的專業,而往往到就業時就遇到了麻煩。
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考生擇校心態慢慢趨於理性,當前考生更關心的是專業技能和就業前景。
未來5年,人才缺口特大的專業,就業容易、薪資高!你選擇哪個?下面和千鋒廣州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人工智慧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還沒有開設這個專業,主要是因為該專業是屬於研究性極強的專業,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有很強的專業能力。
中國對於 AI 人才的需求數量已經突破百萬,但國內 AI 領域人才供應量卻很少,人才嚴重短缺。
而且這個專業的薪資十分誘人,據西安交通大學2018年碩士畢業生邱熙介紹,「薪資大概能夠達到30到40萬(年薪)的水平。」
根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11億美元。初步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已經在過去有了比較顯著的規模效應,因而人工智慧重塑各行各業的大潮即將來襲,並引發新一輪IT設備投資。
未來3-5年智能化大潮將帶來萬億級市場。
2、雲計算
企業向雲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可以看到:
1)公有雲和私有雲市場增長依然齊頭並進,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層面:擁有多元化的商業應用生態圈越來越重要;
3)SaaS層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OA、CRM、市場營銷、B2B 大宗商品採購等領域;
4)PaaS層面:沒有出現獨立巨頭,未來更可能由IaaS巨頭向上或SaaS巨頭向下延伸。
國內雲計算市場還處在萌芽期,市場蛋糕正變得越來越誘人。
3、大數據
大數據行業的融資總額2013-2015年分別為8億美金、15.4億美金及20億美金;2013-2015年融資事件分別為10起、42起及超過50起。「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如「大數據+零售」、「大數據+醫療」、「大數據+房地產」等等。
4、虛擬實境
目前全球虛擬實境行業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仍處於早期起步階段,供應鏈及各類配套設施還在摸索。然而虛擬實境的發展前景引人想像,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如遊戲、影視、教育、體育、星際探索、醫療等等。當前各大諮詢機構均看好虛擬實境在未來5年將實現超高速增長,爆發近在咫尺。
5、3D技術
經過過去幾年3D列印的投資熱,3D列印技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專家預測2016年,中國3D印表機市場規模預測將擴大到100億元。
6、無人技術
無人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美國蒂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態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至今仍未揭面紗,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會有2000億美元到1.9萬億美元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空間至少也在萬億規模,潛力無限。
7、機器人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劇上升以及整體經濟結構面臨轉型,機器人未來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已經被各大機構認可。
未來無論短期或是長期,機器人行業的投資機遇巨大,從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到服務機器人均有十分可觀的市場規模。
8、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醫療服務行業的驅動因素來自於藥品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以及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的變化。分級診療和醫生多點執業的推動下,公立醫院藉助民營資本盤活存量資產創造增量價。醫療服務業務為新技術提供了商業化的出口,而新技術給醫療服務業務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項目。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引發各個行業的巨大變革,也為醫療行業帶來巨大機遇。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多領域技術與網際網路的跨界融合,新技術與新商業模式快速滲透到醫療各個細分領域,從預防、診斷、治療、購藥都將全面開啟一個智能化時代。
9、健康養老
健康養老產業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勵雙向驅動,將迎來十分確定的發展機會。未來我國政府和個人將面對很大的養老壓力,截止2014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4億,佔總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增至2.6億。
同時,養老作為"健康中國"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性高度。我們將沿著國家提出的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挖掘投資機會。
10、教育
國內的民辦教育市場規模超過6000億元,而在線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吸引了無數資本和創業者競折腰。經過過去一兩年的洗禮,教育O2O舉步維艱,不僅沒有革了傳統教育的命,還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
而傳統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除了擁有穩定的線下資源和師資以外,也在網際網路+ 的攻勢下順應時代發展做出了很多改革。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