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困難時期,才能真正認清一些人,正所謂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1949年初,淮海戰役結束時,杜聿明被俘。杜聿明妻子曹秀清聞訊即從上海趕到南京,要求見蔣介石,希望能救出丈夫。
曹秀清來到南京後,隻身闖入總統府,結果被蔣介石拒絕召見。曹秀清可能沒想到,讓他更為悲傷的還在後面,蔣介石太薄情了。聿明與曹秀清生了兒女六人,三男三女。大女兒杜致禮,二女兒杜致義,三女兒杜致廉;大兒子杜致仁,二兒子杜致勇,三兒子杜致嚴。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就娶了杜致禮,之後入了美國國籍。按理,這樣的家庭孩子們都該接受很好的教育,可長子杜致仁的結局實在令人唏噓不已。杜致仁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這讓曹秀清寄予厚望。
1953年,杜致仁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通知書。曹秀清非常高興,可是去哈佛大學學習思念,至少需要學費一萬美金。當時的曹秀清根本拿不出如此之多的錢,杜致仁在母親的提議下向臺灣銀行申請貸款。
杜致仁想得很清楚,自己進入哈佛大學讀書後,一定要努力爭取獎學金。杜致仁讀到大三時,他已經負債7000多元,突然臺灣銀行中斷貸款。暑假時,杜致仁給母親寫信,說是還差3000元就畢業了,只要順利畢業了就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這樣就可以逐年還清貸款。
曹秀清當即給蔣介石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希望銀行能再次借錢給杜致禮。曹秀清等了半個月才有回信消息,只允許借1000元,而且分兩年支付。曹秀清只得先把500元寄給杜致仁,後者發現只有500元時大失所望。
杜致仁越想越委屈,年少時經歷了家境中落,於是他求助姐夫和姐姐。遺憾的是,楊振寧當時正好買了房子,手中也不寬裕,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現金,但是他還是答應儘快給他籌到學費。
很遺憾,杜致仁沒能等到那一天。杜致仁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再也未能走出房間。次日中午,姐姐杜致禮發現弟弟一上午沒有出臥室,破門而入,發現剛滿22歲的弟弟早已沒了呼吸,地上有個空藥瓶子,裡面的安眠藥一粒不剩。
一個擁有沒有前程的青年,因為2500塊錢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杜致仁作為名將杜聿明的兒子,他身上原本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奈何還是倒在了金錢面前。有人可不這樣看,「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你杜致仁暫時休學一年打工掙錢接著讀啊,這就自殺? 這性格就是哈佛畢業了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