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菜百公司珊瑚文化館正式亮相,以紅珊瑚飾品「數量稀少,得之不易」等噱頭開賣。
對此,環保志願者劉女士向記者投訴稱,「紅珊瑚是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未經批准不能進行買賣,菜百大肆誘導性宣傳紅珊瑚首飾,容易引起消費誤導,加劇對紅珊瑚的盜採,導致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加速物種滅絕。」
北京古玩城科技顧問關海森稱,「紅珊瑚首飾不能貼身佩戴,容易滋生細菌,產生有害物質。」
記者致電菜百公司總部,工作人員稱,「菜百擁有銷售紅珊瑚飾品的合法證件,也不涉及環保問題。」
菜百依靠紅珊瑚突破銷售瓶頸危及瀕危物種
菜百公司2014年對外宣稱繼續深化「全品類經營」策略,同時,菜百總經理王春利也通過媒體發聲稱在新的一年裡,面對新的挑戰,會不斷創新,求得更大的發展。
在這一背景下,菜百珊瑚文化館於今年4月份在菜百總店正式營業。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菜百公司2013年銷售額約為130億元,但相比老鳳祥等較大的黃金企業還有很大差距,擴張業務範圍是菜百打破銷售瓶頸的重要手段。」
菜百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菜百珊瑚文化館中紅珊瑚飾品佔的比例最大。」
記者在菜百的廣告語中看到,「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來看,紅珊瑚都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國古代,紅珊瑚代表高貴權勢,所以又稱為瑞寶,是幸福與永恆的象徵。」
對此,環保志願者劉女士對記者表示,「紅珊瑚是一種海洋珍稀瀕危物種,我國於1988年將紅珊瑚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也於2008年將紅珊瑚列入附錄3,限制其國際貿易。」
劉女士痛心疾首的說,「近年來菜百這類珠寶企業為了商業利益鼓吹稀缺、升值等概念,引起消費誤導,市場對紅珊瑚需求無休止的增加,紅珊瑚目前已經瀕臨滅絕。」
劉女士向記者強調,「珊瑚是保護海岸的一條重要防線,它可以有效地減輕潮汐對海岸的衝擊,如果珊瑚帶被破壞,會導致海岸崩潰,對沿海城市構成威脅。」
「珊瑚的生長極為緩慢,一旦被破壞將不可能恢復。」劉女士強調。
菜百在紅珊瑚首飾的產品介紹中也承認:珊瑚一般生長在水溫2至6℃、鹽度千分之33至36、深度200至2000米並且清潔、零汙染的深海海域裡。而且珊瑚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每10年才長高1釐米。
劉女士告訴記者,「簡單的說就是紅珊瑚生長極為緩慢,20年長一寸,300年才長一公斤。」
劉女士指出,「菜百公司只強調紅珊瑚飾品因稀缺而昂貴,絲毫沒有從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考慮紅珊瑚的價值。」
記者調查發現,紅珊瑚的商業需求讓盜採行為日益猖獗,福建等沿海城市是盜採犯罪行為的多發地區。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紅珊瑚盜採船隻都是深夜悄悄出海,採用大功率的起網機、捆縛著石頭的漁網等專業盜採工具。」
據東南快報今年2月份報導,福建寧德邊防支隊偵查隊成功破獲一起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紅珊瑚案,查獲紅珊瑚38公斤。經檢測,這批珍貴紅珊瑚總價值超過2240萬元。
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王某認識多名珠寶商,在海上花費大約40多個小時後捕撈到這批價值2240萬元的紅珊瑚,並以50萬元的低價出手。
業內人士說,「消費者應勸告身邊的朋友不去消費野生動物製品,發現買賣野生動物製品的要向有關部門舉報,並通過可能的途徑和手段,宣傳珊瑚礁的生態作用,以期教育公眾認識採挖珊瑚的危害,拒絕使用珊瑚飾品。」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經營者只有在取得了我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核發的《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和工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後才能經營紅珊瑚。未經批准也不得在珠寶展覽會或巡展中展示、出售、收購紅珊瑚。」
紅珊瑚首飾易滋生細菌不適合佩戴
記者調查發現,北京電視臺曾以《紅珊瑚為何不能貼身帶》為題對紅珊瑚首飾有害問題進行過報導。
報導稱,「紅珊瑚是潛伏在身上的危險品,很多人喜歡紅珊瑚做成的首飾,因為它很珍貴」
北京古玩城科技顧問關海森用鹽酸和有機寶石(紅珊瑚)做實驗發現,紅珊瑚是最不適合佩戴的。
關海森說,「紅珊瑚會與身體汗液互相反應,經常戴基本用不上一兩天,尤其夏天,紅珊瑚表面經常起一層白皮。」
「這說明紅珊瑚會與汗液發生化學反應,日積月累紅珊瑚首飾就會生出白皮,影響佩戴。」關海森說。
關海森強調,「消費者佩戴過程中珊瑚的光澤會越來越暗,顏色越來越淡,也會發烏的,所以紅珊瑚最不宜貼身戴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觀還不是最重要的,紅珊瑚對人體有害才是更應該關注的。
關海森表示,紅珊瑚屬於有機物,有機物戴時間長會變得潮溼,同時滋生出一些細菌。
「總體來說,動物的骨骼、動物的牙齒、角類、珊瑚都屬於有機類的,消費者應該儘量少戴。」關海森稱。
對此,珠寶研究學者郭穎對記者表示,「人的汗液中有酸性成分,而珊瑚的主要成分為CaCO3,會與酸發生反應,長期佩戴後,如果不清洗,就會在表面形成白色斑點。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晚上用清水衝洗紅珊瑚,如果已經出現了白色,可以用清水衝洗後,軟布擦乾,抹上嬰兒油,但這只是補救的方法。容易出汗的夏天最好不要佩戴珊瑚首飾。」
「珊瑚礁支撐著海底25%至33%的海洋生物棲居環境,全球上十億人都直接或者間接仰賴珊瑚礁謀生。珊瑚礁不僅僅為他們提供食物,而且還為他們抵禦減輕了颶風、風暴潮帶來的惡劣後果,消費者應當注重環保理念,儘量不要購買紅珊瑚首飾。」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編輯:唐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