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北京八中少年班的10名同學分別考入北大、清華,平均年齡只有14歲,而這樣的年紀,本應該坐在初中二年級的教室裡。先天的智力因素和後天的勤奮學習讓這些孩子提前別人四年走進了大學校園。一時間,「超常大學生」、「天才兒童」的頭銜被人們一廂情願地冠在了這群未諳世事、尚且稚嫩的孩子身上,關於這些低齡少年進入大學之後能否適應大學生活的質疑聲也不絕於耳。
如今北大、清華已經開學一月有餘,這些孩子進入大學之後的情況如何?他們究竟能不能適應大學裡與高中時代完全不同的生活?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清華大學,採訪到了今年考入建築學院的八中少年班學生王正一。
中學生的年紀大學生的相貌
王正一今年15歲,是八中少年班當中年齡最大的學生,但是走進清華,他卻成了大家的小弟弟。
站在記者面前的王正一是個高高瘦瘦的男孩,一米八多的大個子,面目清秀,皮膚黝黑,就像這個年紀的少年一樣,腦門上也布滿細密的小痘痘。他身穿紅黑兩色搭配的長袖T恤,銀灰色的休閒褲,藍色運動鞋,戴著一副很精緻的黑框眼鏡,是那種典型的朝氣蓬勃、陽光時尚的青年大學生的打扮。因為個子高,所以單從外表上似乎看不出他還是一個年僅15歲的孩子。「其實我本來挺白的,只是前些天的軍訓把我曬黑了,不信你瞧!」說著,王正一摘下眼鏡,黝黑的臉上頓時出現了兩道雪白的鏡腿痕跡,與他身上和臉上的膚色形成巨大反差。
意外考入「少年班」
王正一是個性格內向、謙虛謹慎的孩子,在整個採訪過程中他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只是時不時擺弄一下手中的礦泉水,他的話不多,即使面對記者的提問也總是以「其實也沒什麼」這樣的話來回答,沒有一絲因為考入清華而產生的驕傲和炫耀的情緒。「我並不是什麼天才,我只不過比別人早上幾年大學罷了。」這是他在整個採訪過程當中反覆重複的一句話。
王正一告訴記者,其實當初考入八中少年班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他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八中到他所在的小學選拔新生,鄰居在報紙上看到了相關消息,於是告訴了他的父母。雖然學習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因為少年班要選拔的是「智商超常」的孩子,而他的父母並不曉得兒子的智力水平是否算得上超常兒童,所以他們並沒有志在必得的把握,完全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走進了考場。「考試一考就考了一上午,題量很大,老師不停地髮捲子,多數人都只能做完1/6,能做完1/3的就已經是尖子生了。」也許就是因為抱著試一試的輕鬆心態,經過了初試、複試和試讀幾個環節的嚴格篩選之後,王正一從幾百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30名少年班學生中的一員。
不喜歡別人特殊照顧
雖然家就在離清華不遠的地方,但是在學校生活了一個多月,王正一還沒有回過一次家。平時,他和同學們一起到學校的食堂吃飯,衣服自己洗,床鋪自己收拾。軍訓期間,父母也曾經來學校看望過他幾次,但也只是給他送來一些日用品,並沒有久留,他們對兒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很有信心。
王正一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是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但是大家並沒有因為這個原因就對他另眼相看,也沒有人會特意為他提供特別的關照,他的學習和生活與其他同學沒有任何區別。由於剛開學大家還不是很了解,目前他還沒有找到「鐵哥們」,但是他相信在不久之後就會交到很多好朋友的。
「其實我不過是比別人小了幾歲而已,其他方面都跟大家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如果因為我年紀小別人就對我特殊照顧的話那我反而覺得不舒服,不自在。」獨立的王正一很不喜歡別人把他當成小弟弟,所以不論做任何事情,他都以一名大學生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現都相當出色。
高智商也耍「小聰明」
雖然已經是大學生了,但孩子終歸還是孩子,王正一難免還是會有一些孩子般的天真和頑皮。作為大學生,他會很巧妙地把他的聰明才智運用到生活中來;作為孩子,他也常常會耍個小聰明,使個「么娥子」。
開學之後,學校照例組織了為期20多天的新生軍訓,採訪王正一的時候他才剛剛結束訓練。軍訓的項目有隊列、匍匐、軍體拳等等,當記者問他哪個項目他最拿手的時候,這個羞澀的男孩不好意思地說:「疊被子!我疊被子的技術全宿舍第一!」天真的王正一雖然因為個子高看起來比較成熟,但是說到興奮處還是掩飾不住孩子身上那種簡單的快樂和滿足感。不過興奮過後他還是「老老實實」地承認:「不過每天都疊疊到後來我也有點煩了,疊的質量也越來越差。我就想了一個辦法,不用這床被子,蓋我自己從家裡帶來的毛巾被,單把這床被子疊好,晚上睡覺時把它小心地搬到桌子上,白天檢查之前再把它原樣擺到床上去。」王正一用他那顆高智商的頭腦想出這樣「投機取巧」的偷懶辦法,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在談這個故事的時候一直靦腆地低著頭。
要和「戰友」共患難
軍訓期間,正趕上自己的母校八中舉辦開學典禮,作為成績突出、為校爭光的學長,王正一被邀請回校參加活動,而這一天清華安排的軍訓項目是軍體拳。因為之前曾經學習過軍體拳,所以王正一覺得就是耽誤一天也沒有太大關係。偏偏不巧的是,學校臨時更改了那天的訓練項目,軍體拳被改為匍匐訓練。這項本來是所有訓練項目當中最為艱辛,也最讓學生避之不及的運動竟然讓王正一陰差陽錯地給躲過去了。但是談到這個小插曲的時候,王正一非但沒有一絲僥倖逃脫的興奮,反而表現出一副很沮喪的神情。「挺遺憾的,匍匐是一項很艱苦卻最受鍛鍊的訓練項目,聽說當時很多同學都累得趴在地上起不來了,可是我卻沒能和我的『戰友』們並肩作戰,當他們在『戰場』上受苦的時候我卻在原來的高中聽著校領導的表揚,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對於自己沒有和「戰友」們共患難的這個遺憾,王正一一直耿耿於懷。
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
這陣子,清華大學各個學生社團和學生會等組織的招新工作正在火熱進行,很多同學為了參加社團和競選學生幹部而奔走忙碌。但是王正一的日子卻過得平靜悠閒,他沒有參加學生幹部的競選,社團也僅僅參加了一個和自己專業有關的美術社,似乎他對於大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上課之外,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泡在了圖書館和自習室裡。王正一告訴記者,大學的課程設置和學習方法與高中時代有很大不同,剛剛入學他還不是非常適應,所以他想先靜下心來認真地思考一下,調整學習的節奏和方法,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大一這一年他不打算過多地參加實踐活動,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學習上。
入學才剛剛一個月,很多同學還沉浸在考入清華的喜悅和剛剛入學的興奮當中,對未來一臉茫然,全無計劃,可是年紀最小的王正一卻已經在為自己做畢業後的職業生涯規劃了。他告訴記者,他打算利用大一這一年適應生活,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大二時把英語考級完成,之後就要著手準備申請保送研究生。至於讀研以後的發展道路目前他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最理想的出路是出國深造,但是如果不能遂願的話他將選擇做一名建築設計師。(代麗麗 李億萍)
責編:李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