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衝刺班,父母陪孩子補課。
「寒假裡,教室就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為何要帶飯菜,因為不少娃娃都要趕場,一天跑幾個課堂。」「我們比上班族還辛苦,別人都大年初七上班,我們從大年初五就開始補課!」
張慶 華西都市報記者 肖笛 攝影報導
@華西都市報:
節後上班,不少白領抱怨還沒耍夠。這邊,學生也開始嚷道,補課太辛苦,一天跑幾堂,補完這門補那門。記者走訪發現,今年的補課大軍中,出現了不少陪讀的家長,他們還帶著飯盒,方便孩子在「連軸轉」的補課中吃上熱菜熱飯。
還有不到10天,我省各中小學即將開始春季學期。昨日,記者前往幾家培訓學校,觀摩「寒假補課族」。
城西某小學六年級學生王津在課間嚷道:「我們比上班族還辛苦,別人都大年初七上班,我們從大年初五就開始補課!」
不僅如此,今年的補課大軍中不僅學生多,還出現了陪讀的父母身影,不少家長甚至帶著飯菜,方便孩子吃飯。
娃娃初五開始補課 爸媽帶上飯菜陪讀
在成都市方池街上的一家培訓機構,記者坐在「奧數寒假班」聽了半節課。比上班族恢復上班還早,這裡大年初五就開始行課了。教室裡,不僅有近30名六年級的小孩在補習,還坐了十幾位父母。
下午1點半,老師先開始評講頭一天的作業,稍後又發下試卷讓學生做,再現場點評。孩子們神情專注看著老師、做著題,家長們有的在玩手機、有的講小話、有的自由出入接水喝,還有的在做筆記。
下午的輔導一直要持續到4點。坐在教室後方的楊女士和記者聊道:「反正沒上班,我這樣陪讀,既省了來回接送的麻煩,還更方便回家再輔導。」陪讀的不僅有父母,不少家長還帶著保溫飯盒,「沒辦法,孩子要在這裡呆一天,不可能讓他天天在外面小店吃啊。」
教室成「臨時食堂」 補課趕場上滿一天
下午5點半,記者再度來到培訓學校。教室變成「臨時食堂」,十多位父母和孩子們邊吃盒飯邊擺談。「寒假裡,教室就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為何要帶飯菜,因為不少娃娃都要趕場,一天跑幾個課堂。」一名小男孩的媽媽拿出兒子的假日課程表,上午9:00—11:30,二樓補語文;下午1:30——4:00,五樓補習奧數、晚上6:30—9:00,還要到別處補習數學。
在方池街上,兩百米之內就有五六家培訓機構,分布在幾幢大樓的不同樓層。它們並不是平日常駐這裡的培訓機構,大都是專門開設的寒假衝刺班。衝刺班打著「奧賽、華賽衝刺」的廣告。一位家長認為,還有不到3個月孩子就要升學了,寒假是集中衝刺的好時機,「與孩子一同辛苦,是必須的!」
大多數寒假補習從大年初五到2月21日結束,有的學生在一棟大樓裡補幾門課就要呆一天。一般一堂3小時的課程是70多元錢。
北京教師來蓉 白天晚上連教數撥學生
中午12點,下午6點,以及晚上9點過,都能在這條街上看到很多前來補習或者「趕場」的學生。有兩家機構特別火,因為老師是從北京來的。前幾年只有一位北京的老師來補課,發現成都生源非常好,今年另一機構又增加了從北京前來的老師。
一名家長介紹,這位老師主要針對小學六年級的畢業生,帶一些超前的奧數題目來,不少學生慕名。一名從彭州趕來的家長說:「我每天開車幾十公裡送娃娃來,希望名師出高徒。」
相應的,這裡10天(每天3小時)1250元的費用也較其他補習班貴一些。但高價格並未阻擋前來補課的學生,這裡的學生分成下午、晚上數撥來上課,待晚間下課已是9點過。
記者手記
別讓假期失去意義
面對想要進入更優質學校的願望,孩子緊張的同時,家長其實更應該理性。小學六年級即搞得草木皆兵,讓孩子在初中、高中,更長的路途上如何保有快樂之心?一名家長曾經說,我沒有送他補課,只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不是不知道「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而是認為他這一生並非只面對升學這場比賽。
原本,「寒假」應該與「大自然」,「親朋好友」有關,可沒有想到,在孩子們開學之前還有如此一場從早到晚的「馬拉松」。更讓人無奈的是,父母還在身邊,他們不是在陪孩子玩耍,而是在「照顧」學習和生活。
本是讓孩子學習課堂外知識的寒假,好像漸漸失去了它的本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