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出門晚上九點到家 陪讀爺爺抱怨:最恨放暑假

2021-01-09 央視網
早上七點出門晚上九點到家 陪讀爺爺抱怨:最恨放暑假

原標題:

  陪讀爺爺們玩遊戲、刷手機打發時間。

  杭城進入暑期模式一周,孩子們不是在培訓班,就是在去培訓班的路上。每個有孩子參加暑期培訓的家庭,都有一個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錢報記者在杭城幾個熱門培訓班門口進行調查發現,幾乎每一個給孩子報班的家長回答最多的是這樣一句話,「其他孩子都在學,我們不學不行」。這樣的搶跑現象,直接導致的就是孩子學習越來越超前,父母們花在培訓班上的支出越來越高,安享晚年的老人們不得不再次投身社會,學會新技能,以便為孩子搶跑服務。

  暑假才開始一周,孩子們已經疲於奔命各種培訓班

  錢報記者在少年宮調查發現,爺爺奶奶們成了接送主力軍

  早上七點出門晚上九點到家

  陪讀爺爺抱怨:最恨放暑假

  記得今年高考第一天,一位頭髮全白的爺爺說了這樣一句話:「送了12年,從小學到高中,再過兩天我就要完成任務啦!」這句話,說出了很多「銀髮一族」的心聲。

  於是在暑假,為孩子幫助搶跑,老人們忙於接送、陪吃,還不得不學會了對於他們來說很新的生存技能——安裝打車軟體、學會手機支付、點外賣、下載iPad遊戲……

  地點:西湖邊青少年活動中心

  對象:50位等候的家長

  大廳裡都是「銀髮低頭族」

  工作日早上十點鐘,記者在西湖邊的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逛了一圈,放眼望去,等在大廳裡的幾乎都是祖輩的「銀髮一族」,年輕甚至中年面孔都比較少見。

  記者向現場50位等候的家長發了一份調查問卷,有幾個數據,可以反映出暑假培訓班的一些現象。

  50位家長中,45位都是前來陪讀的老人,爺爺(外公)、奶奶(外婆)的人數幾乎對半開,只有5位是父母——其中兩名是媽媽,一人是全職媽媽,一人是學校老師,假期有空閒;三位爸爸,一人是上班順路且中午能騰出時間來接,一人是當天正好有空,之前和之後都需要爺爺、奶奶接送,還有一位是年休假,也沒打算出去旅遊,就負責接送上培訓班的兩個孩子。

  在選擇出行工具上,僅有一位爸爸當天是開車接送,其餘49人都選擇了公交車、地鐵、電動車,單趟花費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最近的,是住在武林路的姜奶奶,她騎自行車送幼兒園的孫子上畫畫班,只需要15分鐘;最遠的是來自下沙的陳大爺,帶著外孫女,每天早上七點多出門,先坐地鐵,再換公交車,約一個半小時才能趕到少年宮。

  每天需要送兩個及兩個以上培訓班的家長,有28位,超過一半以上。一位家住杭州大學路的孫大爺告訴記者,兒媳給孫女報了七八個培訓班,除去七月底將出去旅遊十天外,其他幾乎每天都有兩三個培訓班,最多的一天有四個,早上七點出門,七點半開始第一個遊泳班,九點下課,趕去10點開始的閱讀班,12點半急急忙忙吃完中飯,再換上裝備去芭蕾舞班,晚飯時間寬裕一點,可以抽空做會暑假作業,然後去上晚上六點開始的數學班。「晚上回到家已經九點多了,孩子很累,我身上背著各種學習資料、衣服、水、飯盒……更累。」孫大爺說。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45位前來陪讀的老人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既為了方便和孩子爸媽匯報情況,也是為了打發時間,他們大多已經能熟練用微信聊天、閱讀公眾號、刷短視頻。不管在大廳和走廊,他們也成為了「低頭族」。還有一些時髦的老人帶上了平板電腦,在上面玩小遊戲消遣,或看劇。

  有20多位老人準備很充分,孩子要在這裡上一天課,中午的飯都是家裡做好帶來的。也有老人怕麻煩,會帶著孩子去附近飯館吃,或者拿出手機點外賣。

  記者採訪發現,很多老人已經是少年宮的常客了,有的已經在這裡度過了5個以上的暑假。一位蔣爺爺忍不住向記者抱怨,他特別不喜歡孩子放暑假,平時上什麼培訓班、興趣班,都是孩子的父母接送,可一到暑假,孩子父母沒時間接送,這個任務只能交給老人來完成,「一個暑假下來,一個個培訓班到處趕場,感覺比退休前還忙」。

  家住城西的鄭伯伯 下載十幾款小遊戲打發時間

  鄭大伯家住城西,退休後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6點出門去公園散步。一個半小時後,他回家時順路買早點,然後送外孫浩浩去參加遊泳培訓,下午則趕到少年宮,此時手機上的微信運動已經顯示有2萬多步。

  鄭大伯對少年宮已經是熟門熟路了。知道教室外面不讓家長等,他就直接讓浩浩一個人上樓,自己在樓下找了個空位,把雙肩包一卸,從裡面掏出一副老花鏡戴上,再拿出一臺平板電腦,玩起了「找茬」。

  一到暑假,鄭大伯就從退休老人轉為「全職陪讀」模式,一整天在外面接送等候孩子,也把各種用來消遣的小遊戲玩了一遍,包括消消樂類、紙牌、找茬、跑酷等。

  鄭大伯通完一關後,把平板電腦鎖屏,跟記者聊起來:「等的時候很無聊,只能玩遊戲,我很希望有人跟我聊聊天,打發下時間。我玩的遊戲都不用花錢,我對網上付錢比較謹慎,我還沒用過支付寶,一直是用微信支付,主要用來點外賣。之前讓孩子爸媽幫忙點了送過來,但不方便,就讓外孫教我學會手機點餐。」

  浩浩剛升小學,但從幼兒園開始,假期課程就被排得滿滿當當,等於是「駐紮」在少年宮。「我的包裡還帶著少年宮的飯卡,但孩子在這個食堂吃了太多頓,吃膩了,現在通常會點外賣,或者在外面吃。」周末,浩浩由爸爸開車接送,所以爸爸還在少年宮辦了停車包月。

  這個暑假,父母給孩子報了5個班——英語、遊泳、書法、鋼琴、學能課程,「小孩子的花銷真大,一個暑假他媽媽起碼花了四萬塊,光是英語暑假班就要一萬多。」

  暑假剛開始,為了接送方便,鄭大伯特地花5000塊買了輛新的電動車,裝上了兒童安全座椅。「我們住的離少年宮有點距離,以前我是帶孩子坐公交,但時間有點久,索性買了電瓶車,開過來半小時不到。」

  二孩爺爺盧大伯 晚上七點以後才是自己時間

  記者見到盧大伯是在早上八點半,他正坐在少年宮文學樓附近的樹蔭下玩「鬥地主」。盧大伯戴一副棕色墨鏡,身背一個灰色斜挎包,鼓鼓的,裡面裝著孩子上課需要的文具以及麵包、蛋糕、香蕉、葡萄等零食。

  「今天兩個孫女都是早上八點的課,我和老伴六點半就起床準備早飯了。」盧大伯笑著說,他的大孫女今年7歲,小孫女4歲,「我們必須要學會分身術,才能管好這兩個小孫女。因為這個暑假,孩子的父母報了許多培訓班,大孫女有英語、書法、古箏、圍棋、美術、拉丁舞、中國舞;小孫女有體美勞課程、畫畫等,而且這些培訓班在不同的地方上。

  因為有兩個孩子要帶,所以他和老伴分工好了,他看管小孫女,老伴看管大孫女。

  「每天晚上,兒子都會和我們說第二天的課程時間和地點,我和老伴便按照他們的安排將孩子送到培訓班。」記者採訪的當天,兩個孫女的培訓地正巧都在少年宮,大孫女早上8點開始跳拉丁舞,10:15是美術班,小孫女兩節體美勞課程,從8點到11:45。

  課間休息時,小孫女跑出教室,在老人身邊蹦蹦跳跳,老人給孩子了一塊小蛋糕,勸孩子喝了點水,課程就又開始了。「每次等孩子上課的時候,我就會刷刷朋友圈,看看微信公眾號或者玩會遊戲消磨時間。」盧大伯說,「大孫女下午四點半在少年宮還有一節課,由老伴帶她來,我要在家哄小孫女午睡以及負責做晚飯。」

  這樣忙碌的一天通常要到晚上7點,孩子父母下班回到家才能結束。每天七點之後,他和老伴才有自己的時間,去公園散散步或跳跳廣場舞,「這些培訓班真是累了小的苦了老的,身體上的勞累還能夠承受,主要是心理壓力太大,孩子喜歡跑來跑去,我們根本跟不上也叫不住,萬一孩子摔壞了,我們怎麼擔得起啊。」

相關焦點

  • 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多五點左右就醒了,這算有病嗎?看專家理解
    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多五點左右就醒了,這算有病嗎?今天相關專家帶各位一起了解一下: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許多人的睡眠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睡眠是否正常這個問題,應該從睡眠質量與睡眠時間上來分析。晚上九點鐘睡覺,早晨四五點鐘醒來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好的睡眠狀態。
  • 堅持晚上九點睡,早上六點醒的女性,後來會是什麼樣?不妨看看
    然而,如果你知道早睡早起的好處後,你可能就不會繼續熬夜了,尤其是追求年輕漂亮的女性,如果你可以堅持晚上九點睡,早上六點醒,那麼時間一長,你可以會收穫以下這些好處。所以女性最好在晚上九點睡,第二天早上六點起來。增強身體免疫力其實大家的身體都是有生物鐘的,規律的生活作息會讓身體維持在極佳的狀態當中,免疫力也會得到增強。
  • 從晚上十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九個小時要醒七次,夜奶應該怎麼斷
    從晚上十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九個小時要醒七次,夜奶怎麼斷前兩天有一位奶爸給我發來這樣的私信:「我現在的每一天都過的很煎熬,晚上不想回家,每次我老婆起床餵夜奶的時候都要把我叫醒,不知道是什麼心態。」從這個私信中,我們能讀到成年人的疲憊,也能讀到一位母親的不容易,生娃從來都不是享受的過程,有多少媽媽要承受著撕裂之痛,還要承受著抑鬱的折磨。
  • 小學生作文《爺爺做的菜》讓數萬網友點讚:有種愛,叫「隔代親」
    一位媽媽曾在朋友圈曬出了一篇女兒的作文,感動了很多朋友不少網友紛紛點讚和評論:「淚目,難以想像出自小學生」「感人至深」……寫作文的孩子叫菡浠,11歲的她記錄的是一件生活小事:患了腦梗的姥爺疼愛菡浠想給菡浠炒個菜,卻忘了放鹽為了安慰失落的爺爺菡浠便說自己最近正好不能吃鹽然後默默吃完了無味的飯菜.
  • 女性每天晚上九點睡,早上六點起,一個月後,身體會變成什麼樣?
    那麼,倘若一個女人,若從現在開始不熬夜,每天晚上九點睡,早上六點起,堅持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呢?一個女人,堅持九點睡六點起,一個月後,身體會得到什麼?早睡早起給女性帶來的好處,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臉部了。
  • 愛因斯坦孫子晚年披露逸事,而孫女後半生卻在抱怨爺爺?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生前不要虛榮,死後更不要哀榮。他留下遺囑,要求不發訃告,不舉行葬禮。
  • 生物鐘:不允許,六點了,該起床了
    考生們最質樸的願望是什麼?考完試睡他個三天三夜,整個高三一年,除了放寒假的時候,所有的考生基本都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不管是走讀的還是住校的,基本都是六點鐘起床,晚上九點多下晚自習,回到宿舍裡還要再寫一會卷子,想睡個好覺那是不可能的,抓緊一切時間複習才是王道。
  • 那些在晚上九點睡覺,早上五點起床的人,身體和別人有何不一樣?
    在中國,我們正常每個人的睡眠時間是晚上9點到晚上10點之間,而我們要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所以這麼算來到第二天早上6點到7點時起床才是規律的。那麼為什麼非要早起身體才會很好呢?因為植物都是在夜裡排放二氧化碳的,白天見到太陽之後會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氧,所以空氣會變得非常新鮮。
  • 調查:成都娃娃初五開始補課 爸媽帶上飯菜陪讀
    張慶 華西都市報記者 肖笛 攝影報導  @華西都市報:  節後上班,不少白領抱怨還沒耍夠。這邊,學生也開始嚷道,補課太辛苦,一天跑幾堂,補完這門補那門。記者走訪發現,今年的補課大軍中,出現了不少陪讀的家長,他們還帶著飯盒,方便孩子在「連軸轉」的補課中吃上熱菜熱飯。  還有不到10天,我省各中小學即將開始春季學期。
  • 做一個「陪讀」媽媽,在書香閱讀中,讓心靈成長
    ——美國閱讀研究專家 吉姆·崔利斯正如崔利斯所說,書籍是世界上最貴重的財富,而父母的「陪讀」就是幫孩子們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這無疑是為願意花時間陪孩子讀書,幫孩子挑選最合適的書籍的父母的最高讚賞。「陪讀」是親子閱讀的一種。
  • 6點半到家,7點就吃上飯,就對可以實現,只要學會這幾道快手菜!
    冬天一般到了五點半的時候就已經天黑了,而很多人是在六點鐘才下班,在加上路上的時間,一般到家都已經6點半了,如果還做飯,那起碼要到七點半,一個人很好,很快就可以吃上飯,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群居,所以做飯時間就會長很多,因為人多,所以起碼要到八九點才能吃上飯。
  • 屬這7個生肖的人,這幾個時間點出生最有福氣
    我們中國人講究的運勢是要看生辰八字的,那麼在幾點出生的人是最有福的人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屬蛇的人出生於辰時是最幸運的,也就是早上七點到九點。蛇在習俗中也稱「小蛇」,在這個時間段內出生的生肖蛇就會有化青龍的命格,就能擁有比較幸運的人生了。
  • 有種冷叫「爺爺覺得你冷」,怕孫子受凍,爺爺將娃裹成「小企鵝」
    大概是家裡人都有事,孩子這天就交給了爺爺照看,不想爺爺臨時也有事情需要外出辦。事情是要辦的,而孫子自然也是要有人帶的,於是爺爺就決定帶著孩子出門辦事。可外邊天寒地凍的,孩子身子嬌弱,萬一凍著了可怎麼辦?爺爺這麼一思索,麻利地就決定給孫子多穿點衣服,可至於穿多少,爺爺自己也想不好。不過,這麼冷的天,穿得越多自然是越好的。
  • 湖南理科709分,家徒四壁爺爺臥病,寒門泣血飛出的一隻金鳳凰!
    而高考幾乎已經是這個社會上唯一的、最公平、最公開的一次晉升途徑,尤其是對於那些出生貧困的寒門學子來說,把握住這場大考才能有改變自己的窮苦命運的一絲希望!黃丹出生在湖南婁底清潭的一個小農村。黃丹的爺爺在她小的時候就患上了多種疾病,臥病在床,醫院幾次都下了病危通知書。黃丹的母親則負責料理全家和照顧她的爺爺,爺爺住院每天都要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還欠下了不少外債,這使得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 宇宙最強舅舅帶8個外甥過暑假,出門吃飯得排隊,這場面簡直了
    家住重慶南岸區的龔玲軍有16個外甥,今年夏天他將外甥們接到家裡來玩,來了8個外甥,舅舅將和外甥們一起過暑假,因此也被網友們稱為"宇宙最強舅舅"。宇宙最強舅舅!暑假帶8外甥,吃飯要排隊,出門數數防走丟_騰訊視頻龔玲軍原是江西人,今年33歲,共有16個外甥,最大的已經23歲了,最小的還只有1歲多。她想著讓兄弟姊妹們能加深一下感情,便將姐姐們的孩子接過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過暑假,目前過來的有8個了。
  • 媽媽每天背著20多斤家當出門,就是為了阻止兒子……
    (截圖自梨視頻)葉女士說:「每天背著二十多斤家當出門,都是為了防止熊孩子在家玩樂。」這兩天放假了,12歲的兒子經常待在家裡,為了防止他在家沉迷電子遊戲,葉女士沒收了遊戲機、平板電腦、手機、電子手錶等全部電子產品。這些東西放在家裡孩子肯定能找到,所以她就找了個背包,裝好,隨身攜帶!就差把電腦也背出來了。
  • 肖戰:《光點》破億固然值得被稱讚,但最該被稱讚的是明媚的你啊
    01肖戰的個人單曲《光點》破億了!2020年4月28日晚上九點多得到消息,肖戰的個人單曲《光點》破億了!我其實沒有那麼驚訝!我看到很多分析說,從第一天的銷量情況上看,早就有很多人預測銷售額會上億,只是時間的問題,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拿到了!
  • 香菇燉雞是先放香菇還是先燉雞?忽略這「2」點,難怪不香嫩
    香菇燉雞是一道比較傳統的菜餚,現在氣溫驟降,最適合在家裡吃香菇燉雞。白天一整天出門在外,不誇張的說工作時間總是多過在家呆的時間,所以更要珍惜下班回家和家人共聚一起的時光。香菇燉雞做法簡單,很容易上手,味道鮮美,吃起來也是特別下飯。
  • 10歲男孩野外冒險捉蠍子 只為治好爺爺腿疼(圖)
    編者按  眼下,成千上萬的孩子正享受著放大假,10歲的李雙和9歲的宋浩然卻在用他們的方式書寫著一個不一樣的假期——為給爺爺治病,小李雙孤身冒險捉蠍子;為給姥爺治病,小浩然街頭吆喝賣報紙。小小年紀,閃亮的孝心種子就根植於心靈深處,「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孝行著實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