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軟水樹脂,其實一點也不神秘
這是譁仔本系列的最後一篇
這個系列寫了三年了
總算寫完了
大家還不趕快打賞一下嗎
譁仔期待大家的祝福
愛你們
一提到軟水樹脂,不知為何,總覺得它會透出一種神秘的邪性。
可能是因為它的名字太過學術化了吧!
其實,它一點也不神秘,特別是對於那些上過高中化學課的往屆畢業生們。
譁仔提四個化學概念:水解,電離,強酸弱鹼鹽,強鹼弱酸鹽。
如果你對它們包含的意思非常清楚,就可以非常輕鬆地理解軟水樹脂的運作原理。
再不濟,你也應該記得「置換反應」吧?
軟水樹脂的本質就是可以進行置換反應的高分子官能團。
給某些官能團戴上「陽性氫離子」的帽子,那麼這個官能團就成了「氫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有的是強酸性的,有的是弱酸性的。
給某些官能團戴上「陽性鈉離子」的帽子,那麼這個官能團就成了「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
有些官能團不喜歡帶帽子,而是喜歡穿鞋子,而且特別中意一種叫做「陰性氫氧根離子」的鞋子,它們穿上這種鞋子以後,搖身一變,就成了著名的「陰離子交換樹脂」。
注意!我說的是「交換樹脂」,而不是軟水樹脂。
因為,軟水樹脂只是交換樹脂的其中一類而已。
讓我們把思路跳回到水族箱裡面吧!
依據地域的不同,我國觀賞魚玩家家裡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有的是硬水,有的是軟水,而大部分常見觀賞魚是喜歡弱酸性軟水的,這是由對應觀賞魚的原生環境的水質決定的,改不了。
所以我們就產生了將硬水改成軟水的需求,對應的操作流程變就是養魚大神口中的「做水」了。
備註:把弱鹼性硬水變成弱酸性軟水叫做水,反過來,把弱酸性軟水變成弱鹼性硬水,也叫做水。總之,就是要把不適合養目標魚類的水變成適合它的水。
這裡就必須再明確一個概念:硬水。
什麼是硬水?
簡單說,指的是富含鈣鎂離子的水,並且這種「富含」有點超標的意味。
還是拿數據說話吧!
以碳酸鈣和碳酸鎂的總濃度計量——濃度低於60PPM的水是軟水;濃度介於60~120PPM之間的水是中度硬水;濃度介於120~180PPM之間的水是硬水;濃度高於181PPM的水是極硬水。
總結成一句話:只要把水裡的鈣鎂離子全部或部分取出來,我們的硬水就變「軟」了。
在水族圈裡,把硬水變成軟水的方法有五種,使用軟水樹脂就是其中最為簡單粗暴的辦法。
水族市場裡最常見的軟水樹脂便是「氫型軟水樹脂」和「鈉型軟水樹脂」。
氫型軟水樹脂:可以用自己的氫離子置換水裡的金屬離子,從而達到軟水的目的,這非常容易理解。
鈉型軟水樹脂:可以用自己的鈉離子去置換水裡的鈣鎂離子,從而達到軟水的目的,因為鈉離子並不會改變水體的硬度,這似乎沒那麼容易理解,但是如果你仔細琢磨一下,還是能想明白的。
如果你認為你掌握了上面的知識就可以輕鬆駕馭軟水樹脂了,那麼就太天真了。
因為你會發現,當你去購買水族專用軟水樹脂的時候,你會看到三組數字「732」、「724」和「717」。
這是什麼鬼?
別急,譁仔慢慢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