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國家天文臺確認「中國天眼」發現兩顆脈衝星,來聽1.6萬光年外的聲音

2021-02-23 動靜貴州

◆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10日發布「中國天眼」FAST的首批成果:

◆ FAST望遠鏡調試進展超過預期,已開始系統的科學產出

◆ 「中國天眼」發現2顆新脈衝星,距離地球分別約1.6萬光年4100光年

◆ 「中國天眼」有望開啟中國射電天文學10年至20年「黃金期」

  10月10日,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在國家天文臺舉行新聞發布會,就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進行發布。  

  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向與會媒體及來賓介紹了FAST工程竣工一年來的各項工作進展。國家天文臺李菂研究員對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進行了發布:  

  一是FAST望遠鏡調試進展超過預期。FAST作為國之重器的大科學裝置,是我國「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備之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建設,於2016年9月25日竣工進入試運行、試調試階段。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牽頭國內多家單位,在FAST科學和工程團隊密切協作下,經過一年的緊張調試,現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調試進展超過預期及大型同類設備的國際慣例;並且已經開始系統的科學產出。  

  接下來的兩年,FAST將繼續調試,以期達到設計指標,通過國家驗收,實現面向國內外學者開放。同時進一步驗證、優化科學觀測模式,繼續催生天文發現,力爭早日將FAST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設備。

  二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其中兩顆通過國際認證。

  

  FAST團組利用位於貴州師範大學的FAST早期科學中心進行數據處理,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經國際合作(如利用澳大利亞64米Parkes望遠鏡),進行後隨觀測認證,目前已通過系統認證兩顆脈衝星,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新發現脈衝星:

▲ FP1-FAST pulsar #1單脈衝強度

▲ FP2單脈衝強度

  

  搜尋和發現射電脈衝星是FAST核心科學目標。銀河系中有大量脈衝星,但由於其信號暗弱,易被人造電磁幹擾淹沒,目前只觀測到一小部分。具有極高靈敏度的FAST望遠鏡是發現脈衝星的理想設備,FAST在調試初期發現脈衝星,得益於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學規劃和人才、技術儲備,初步展示了FAST自主創新的科學能力,開啟了中國射電波段大科學裝置系統產生原創發現的激越時代。未來,FAST將有希望發現更多守時精準的毫秒脈衝星,對脈衝星計時陣探測引力波做出原創貢獻。

 

【關於脈衝星】

  

  脈衝星由恆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產生,因發射周期性脈衝信號而得名。脈衝星的本質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實驗室無法實現的極端物理性質,是理想的天體物理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有希望得到許多重大物理學問題的答案。譬如:脈衝星的自轉周期極其穩定,準確的時鐘信號為引力波探測、太空飛行器導航等重大科學及技術應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2016年2月11日,LIGO合作組宣布首次直接探測到廣義相對論預言已久的引力波之後,對引力波的探測已經成為天文學界的熱門話題。通過對快速旋轉的射電脈衝星進行長期監測,選取一定數目的脈衝星組成計時陣列,可以探測來自超大質量雙黑洞等天體發出的低頻引力波。FAST將有希望發現更多守時精準的毫秒脈衝星,對脈衝星計時陣探測引力波做出原創貢獻。  

【關於此次新發現脈衝星】  

▲ 圖註:新脈衝星的歸一化平均脈衝輪廓和單脈衝。

A(上)為FP1平均脈衝輪廓,FAST通過約52.4秒漂移掃描(紅色)產生信噪比為Parkes望遠鏡L波段積分2100秒結果(灰色)信噪比的3倍,表現出FAST高靈敏度優勢。

A(下)為FP1單脈衝輪廓。

B為FAST採用跟蹤觀測5分鐘,獲得的另一顆新脈衝星FP2的單脈衝輪廓。

來源:中科院天文臺

相關焦點

  • 快來聽,來自1.6萬光年外的聲音!
    國家天文臺日前宣布,「中國天眼」FAST發現新脈衝星,其中兩顆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
  • 暖到窒息的畫面~ 聽!來自1.6萬光年外的聲音~
    昨天,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FAST已於今年8月22日、25日發現兩顆新脈衝星。▲FAST新發現脈衝星的藝術效果圖。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新脈衝星,也是中國人首次用自己的望遠鏡發現新脈衝星。
  • 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正在上演炫酷舞蹈
    宇宙中有一種星體,規律性地向外發射著電磁脈衝,因此被稱為脈衝星。近日我國多家媒體報導:中國天眼再次發現脈衝雙星。中國天眼是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目前這架巨型天文觀測儀器已經投入正式使用,但是在其試用階段,已經發現了數十顆脈衝星。此次中國天眼發現脈衝雙星其實並非第1次,它曾經觀察過「黑寡婦」脈衝雙星,這次是在球狀星團M92第一次探測到「紅背蜘蛛」脈衝雙星。
  • 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正在上演炫酷舞蹈
    宇宙中有一種星體,規律性地向外發射著電磁脈衝,因此被稱為脈衝星。近日我國多家媒體報導:中國天眼再次發現脈衝雙星。此次中國天眼發現脈衝雙星其實並非第1次,它曾經觀察過「黑寡婦」脈衝雙星,這次是在球狀星團M92第一次探測到「紅背蜘蛛」脈衝雙星。
  • 最新消息:中國「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
    最新消息:中國「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該臺科研人員利用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觀測數據,在球狀星團M92中最新發現一個典型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M92A,其距離地球約2.6萬光年,也是在M92中首次探測到的脈衝星。
  • 中國天眼發現地外生命?在2.6萬光年外,發現一「大蜘蛛」!
    在我國科技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國的科技都是非常依賴西方國家的,依賴別的國家對我國提供的技術支持,但是如今的中國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研究科技了,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天眼就是一個令世界矚目的科技成果。中國天眼是500米射電望遠鏡,它是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我國的中國天眼自投入運營以來就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就,目前已經發現了上百顆脈衝星,這些發現也讓很多西方國家稱讚不已,還有一些國家也想借用我國的中國天眼,來進行科技上的探索。
  • 中國天眼捕捉宇宙「脈衝星」
    它就是根據脈衝星信號振幅轉換為聲音後製作的一段音樂,蘊含著等待破解的宇宙之謎,深邃而神秘。這段神秘「天籟之音」只有短短30秒,卻是貴州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的「鎮館之寶」,而捕捉到脈衝星信號、探測其振幅的是「中國天眼」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它就坐落在平塘一個被稱作「大窩凼」的喀斯特地貌巨型窪坑中。
  • 2.6萬光年外!中國天眼發現一「大蜘蛛」,地外生命快找到了?
    作者:文/虞子期 中國天眼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在2016年9月21日建成之後,2020年1月11日已經經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而作為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在綜合性能上也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10倍。所以說在探測的能力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 「中國天眼」最新發現:2.6萬光年外有這樣一隻「紅背蜘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科研人員利用「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觀測數據,在球狀星團M92中最新發現一個典型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M92A,其距離地球約2.6萬光年,這也是在M92中首次探測到的脈衝星
  • 「天眼」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 引力波探測又添新可能
    PSR J0318+0253位置和積分脈衝輪廓 中科院供圖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天眼」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並於近日得到國際認證,這是FAST繼發現脈衝星之後的另一重要成果。
  •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關於「中國天眼」和神秘的脈衝星,問...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
  • 中國再獲探索成果,2.6萬光年外發現一「大蜘蛛」,看起來有意思
    作者:文/虞子期中國天眼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在2016年9月21日建成之後,2020年1月11日已經經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而作為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在綜合性能上也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10倍。所以說在探測的能力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 中國天眼捕捉到宇宙脈衝,並將信號的振幅轉換成美妙的聲音
    與中國眼一樣,中國眼是一種球形望遠鏡,用來捕捉外星生物或神秘現象的存在。據說有中國人的眼球。宇宙脈衝這樣的新聞曝光引起很大轟動。現在跟著小編去看看。一、中國的太空眼睛捕捉宇宙脈衝作為監測地外信號的重要設備,中國天眼一直備受關注,以前也曾被曝光過。中國天眼截獲可疑宇宙信號這消息引起了轟動。據說,就在最近,中國天眼捕捉到宇宙脈衝的消息再次被曝光,人們一直在談論這個問題。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網友熱議...
    虎撲11月5日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貴州# 不負眾望!
  • 「中國天眼」已發現43顆脈衝星,難怪霍金會反對!
    前不久,官方就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的射電望遠鏡已經發現了43顆脈衝星。自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落成以來,「中國天眼」已經取得重要成果,今年還首次發現距地球約4000光年的毫秒脈衝星。
  • 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的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脈衝星的磁場非常強,可有1萬億~20萬億高斯,而地球只有0.5~0.6高斯。這麼強大的磁場就會向外輻射強電磁波,而脈衝星是從兩磁極釋放短而穩定周期性的電磁波。就像人跳動的脈搏一樣,有頻率的出現。這種脈動的電磁波還有個專業的名稱——「燈塔效應」,因為它就像海岸上轉動的燈塔一樣發出一閃一閃的亮光,似乎在指引太空人前行的方向。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這臺於2016年落成、反射面面積相當於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大大拓展了人類的視野,也使中國的天文學家終於有機會走到射電天文研究的最前沿。
  • 中國天眼 的新發現——6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全名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所以,圈裡人都叫它「中國天眼」。說完FAST超牛本事,再說說此次發現的「脈衝星」。中子星上一顆方糖大小的物質,質量足足有10億噸!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把整個珠穆朗瑪峰壓縮成一塊方糖那麼小!>3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最終將會變成黑洞。可以說,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宇宙密度最大的天體,跟黑洞一起被天文學家譽為——人類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之一!
  • 「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天眼」問天 潛力無限今年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具備開放運行條件。而今,「中國天眼」已正式運行超過300天。
  • 中國「天眼」發現最新脈衝星,美國頂級望遠鏡三次探測未果
    據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天眼」FAST於27日首次發現了一顆毫秒脈衝星並得到了國際認證。所謂脈衝星其實就是每秒自轉上百次的特殊中子星,對其研究有助於了解中子星的演化、奇異物質狀態,以及進一步探測到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