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2 在中國上映了,多莉在哪裡?大小朋友們都很喜歡這個可愛健忘的藍藻魚多莉。看完電影以後,小朋友們可能會問爸爸媽媽哪裡可以買到多莉,爸爸媽媽們也很樂意為自己的寶貝買一隻漂亮的藍藻魚。但是你們的決定很有可能會永遠改變藍藻魚的命運,甚至導致整個族群的滅亡。
一部改變了一個物種命運的動畫片
2003年,由迪士尼製作的《海底總動員1》(英語:Finding Nemo)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來源:IMDB)上映。電影的主角小丑魚尼莫(Nemo) 在短短的幾個月裡被介紹給了世界各地千千萬萬的小朋友。電影的在世界範圍內的巨大成功更是激發了人們的購買慾望。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統計顯示時間範圍內小丑魚的銷量在電影發布後增長了大約30%。(來源: Brisbane Times)但是這突如其來的需求遠遠大過了小丑魚的市場儲備,於是商家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硬是從大海裡捕捉了大量的小丑魚。
根據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數據統計顯示,在全球銷售的小丑魚當中有 90% 是從大海裡直接捕捉的。某些地區由於大量捕捉,甚至造成了局部地區的小丑魚滅絕。「Fiding Nemo」 (尋找尼莫)在現實世界中成為了 「Catching Nemo」 (捕捉尼莫)。眼看著小丑魚在海洋中就快成為歷史,為了拯救小丑魚,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開始嘗試大量的人工培育小丑魚。讓人驚喜的是,小丑魚很容易人工培育,一對小丑魚在三周內可以生產幾千個魚卵,大家逐漸停止了在海裡的小丑魚捕捉。就這樣,尼莫的兄弟姐妹們算是逃過一劫,得以繼續在這個險惡的海洋世界裡生存下去。
歷史是否會重演?
但是多莉呢?按照《海底總動員1》的走勢,《海底總動員2》中的藍藻魚會成為大家的新寵。但是跟小丑魚不同的是,藍藻魚很難飼養,而且無法人工培育。在家裡養殖藍藻魚需要專門的魚缸和設備。美國的熱帶魚愛好者對一個可以滿足最基本藍藻魚養殖需求的設備做了估價,大概是1000美金,合人民幣6000元左右。藍藻魚同時也是白點病的高發群體,即便在設備到位的前提下,普通家中養殖的藍藻魚依然很容易死亡。
目前市場上的100% 的藍藻魚都是從海裡直接捕捉的。部分商家甚至已經在囤積藍藻魚,以等待動畫片放映以後滿足大量購買的需求。如果藍藻魚變的像2003年的小丑魚那樣供不應求,商家勢必會繼續向海洋伸手,擴大捕捉的範圍。位於美國卡姆頓的探險水族館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監管中心給出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概念:當人們從海裡捕捉魚類的速度大於此種魚類自我繁殖的速度時,他們會走向滅絕。這也許就是藍藻魚即將面臨的命運。
我們可以做什麼?
我們在這裡呼籲,且希望大家能夠把這個知識傳播出去:請不要在任何地點購買藍藻魚!你們的購買會將無數的多莉帶離家鄉,孤獨的面對死亡。
迪斯尼的《海底總動員》讓大家更了解海洋,使得孩子們開始關心海洋裡的生物和環境,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所以請家長們也承擔起自己的義務,當孩子們張口要多莉的時候,請你們一定告訴你們的寶貝:如果你愛多莉魚,就讓他們在海裡自由的生活,愛並不等同佔有。
/The End/
作者:倒哥 倒姐 原文出自公眾號:酷潛海島遊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異能電臺,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