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登陸後「賴著不走」胡錦濤溫家寶關注
導報訊 (記者 鄭瑞卿 楊文 林芹 蔡力) 一年之內居然有三個颱風登陸漳浦縣。繼9月份「獅子山」和「凡亞比」兩個颱風登陸漳浦古雷後,昨日(23日,以下同)12時55分,今年第13號颱風「鯰魚」又登陸漳浦。登陸地點在距離古雷幾十公裡外的漳浦六鰲。
「鯰魚」登陸後,移動速度緩慢,攜帶的降雨雲團滯留在漳浦、雲霄、龍海、同安、南安一帶。下午4時左右到達廈門附近,減弱為強熱帶風暴。
昨日下午,省委書記孫春蘭、省長黃小晶專程到省防指了解颱風登陸後的雨情、水情、風情,進一步檢查部署防禦工作。孫春蘭指出,當前颱風已經登陸,但颱風對我省的影響還將持續。各級各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痺鬆懈思想,寧可把問題想得複雜一點,把情況估計得更困難一點,密切關注隨時可能發生的強降雨和地質災害,及時轉移危險地帶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來到漳浦一線檢查指導防臺抗臺工作。漳州市委書記劉可清說,昨天早上劉寧和他通話時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第13號颱風,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做好各項防範工作,確保人員安全。
漳州普降暴雨
昨日12時55分,今年第13號颱風 「鯰魚」在漳浦六鰲登陸,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達到了13級(風速38米/秒)。至14時,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依然達到12級 (風速35米/秒),中心氣壓977百帕,7級風圈半徑180公裡,10級風圈半徑50公裡。
受「鯰魚」影響,23日漳州市沿海出現了14級強風,全市普降暴雨,龍海、漳浦、雲霄、平和4縣市雨量最為集中,過程雨量(昨日凌晨至昨晚6時)都超過200毫米,雲霄縣雨量最大,一觀測點過程雨量達到332毫米。
「鯰魚」「賴著不走」
據悉,9月2日,今年第6號熱帶風暴 「獅子山」在漳浦古雷鎮登陸,9月20日,第11號強颱風「凡亞比」在古雷鎮再次登陸。而這次「鯰魚」登陸地點則是在距古雷幾十公裡的六鰲鎮。
漳州市氣象臺臺長楊德南告訴導報記者,自2006年「珍珠」颱風、「碧利斯」颱風嚴重影響漳州以來至「獅子山」為止,這幾年還沒有颱風正面襲擊過漳州,「不來則已,一來一口氣來了三個。不過今年第6號颱風對漳州沒有多少影響,反倒是緩解了旱情。第11號強颱風雖然對水利等有所毀壞,但增加了水庫庫容,對飲水、農業作用積極。」
這次的 「鯰魚」呈現出一系列特殊性,首先就是「賴著不走」,在漳浦縣上空盤旋了很長時間。楊德南臺長告訴導報記者,颱風北面的強大冷副高壓形成阻力,而颱風受外力影響小,因此行動緩慢,「冷副高壓將對 『鯰魚』颱風形成滲透,不見減弱」。
現場
古雷鮑魚養殖戶損失上億
「颱風登陸時適逢天文大潮,我們很擔心潮水漫過海堤,衝毀海堤。目前,鎮裡三個重點村已各組織50人的搶險應急隊在沿岸巡查,以備應急處理加固。」23日13時,漳浦縣古雷鎮鎮長許德文如是告訴記者,他正頂著狂風強雨在該鎮岱仔村海邊組織防抗颱風工作,不時還拿起手機了解其他地點的防抗情況。
據許德文介紹,今年第13號颱風「鯰魚」給當地帶來了持續的強風強雨,海上波濤洶湧。目前,全鎮暫未出現重大險情。
一同在第一線組織抗颱風工作的古雷鎮岱仔村黨支部書記黃志峰說:「目前村裡已有近600艘海上漁排作業船,因風浪衝擊被撞破、受損,颱風預計還給村裡的鮑魚養殖戶造成上億元損失。」
記者23日上午10時從漳州市區驅車前往古雷半島,一路上風狂雨驟,能見度僅有10米,路上行駛車輛稀少。沿途部分路段還出現大面積積水,路旁一些樹木、廣告牌倒塌,大片農田受淹。
黃志峰說,以他個人感覺,此次颱風強度和危害為20年來最大,「雖然沒有從古雷直接登陸,但影響將超過今年前兩次颱風」。據中新社電
分析
「鯰魚」二破一平福建紀錄
導報訊 (駐福州記者 林芹 黃智敏)昨日,導報記者從省大氣探測中心了解到,颱風「鯰魚」「二破一平」了我省颱風歷史紀錄。該颱風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省最晚的颱風,也是登陸我省強度最強的秋季颱風,同時追平1990年登陸福建颱風個數(5個)的紀錄。
登陸時間最晚:此前,我省登陸時間最晚的颱風是1973年的第15號颱風,於當年10月10日登陸龍海,「鯰魚」將此紀錄推遲了13天。
秋季颱風強度最強:10月17日夜裡-18日白天,颱風「鯰魚」中心最大風力達72米/秒,是本世紀以來的最強颱風,堪比登陸美國的「卡特裡娜」颱風;登陸時的風速達38米/秒,是登陸我省強度最強的秋季颱風。
登陸颱風最多:「鯰魚」是今年繼「南川」、「獅子山」、「莫蘭蒂」、「凡亞比」之後在福建登陸的第5個颱風,追平1990年登陸福建颱風個數(5個)的紀錄。同時,「獅子山」、「凡亞比」、「鯰魚」均在福建的漳浦登陸,這在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此外,颱風「鯰魚」路徑複雜多變,在西太平洋形成初期先是西行為主,進入南海後緩慢移動,甚至出現停滯打轉,然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登陸前又轉北偏西方向移動,這種詭異的路徑在秋季颱風中也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