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地理】影響東北地區三個颱風的評估分析,附考點

2020-11-24 騰訊網

譚師出精品

以下為中央氣象臺2020年9月10日09時發布的評估

颱風「海神」概況和特點

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英文名稱:Haishen;名字來源:中國;名字意義:神話中的大海之神)9月1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4日加強為超強颱風級,7日早晨在韓國南部沿海登陸(颱風級,13級,40米/秒),8日凌晨移入我國吉林省和龍市境內(熱帶風暴級,8級,20米/秒),8時在吉林省敦化市境內停止編號。

颱風「海神」具有以下特點:

強度強,路徑穩定。「海神」最強時為超強颱風級,其最大強度達到60米/秒(17級),強度超過9號颱風「美莎克」(最強時為52米/秒,16級),是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最強颱風;「海神」生成後其北上路徑與9號颱風「美莎克」相似,在韓國的登陸點、進入我國吉林省的位置均與「美莎克」極為相近。

生命史長,但在我國境內僅5個小時。「海神」從9月1日20時生成到8日8時在我國吉林省境內停止編號,生命史達156小時,但在我國境內的生命史僅5個小時,是在強度減弱到熱帶風暴級時移入我國,移入後強度迅速減弱並變性為溫帶氣旋。

風雨較強,影響區域與「美莎克」疊加。受「海神」影響,黑龍江中東部、吉林、遼寧東部等地過程累計降雨量50~150毫米,吉林琿春市圈河口岸降雨有168毫米,黑龍江牡丹江市綏芬河152毫米;有14個國家氣象觀測站降雨量突破9月極值,黑龍江綏芬河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上述地區伴有8~9級陣風,黑龍江牡丹江市東寧最大風速27.8米/秒(10級),吉林琿春市防川村24.6米/秒(10級)。風雨影響區域與「美莎克」影響區域高度疊加。

過去半個月接連三個颱風

影響東北地區為歷史罕見

過去半個月內(8月26日至9月8日),東北地區連續遭受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和第10號颱風「海神」影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比常年全年影響東北地區颱風個數(1.2個)偏多1.8個。三個颱風共性特點如下:

生命史較長,出現集中。「巴威」、「美莎克」、「海神」均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生成時間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初,生命史均在5天以上,其中,「美莎克」的生命史最長,達168小時(見附表)。

強度強,均是北上登陸颱風。三個颱風強度均是先增強,登陸前減弱,「巴威」鼎盛時期的強度為強颱風級,「美莎克」和「海神」達超強颱風級;三個颱風路徑穩定,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均是北上登陸颱風,「巴威」和「海神」登陸強度為颱風級,「美莎克」為強颱風級。

三個颱風先後移入我國東北地區後,減弱停編。颱風「巴威」移入遼寧丹東後,繼續向北移入吉林後減弱停編;「美莎克」和「海神」移入吉林和龍市後,向西移入黑龍江,並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其中 「美莎克」在東北地區滯留的時間最長,達27小時。

三個颱風給東北地區帶來較強風雨影響。颱風「巴威」、「美莎克」和「海神」影響期間,東北地區平均降雨量分別為35毫米、54毫米和45毫米,移入東北地區後,「巴威」以6~7級陣風為主,局地8~10級;「美莎克」以8~10級陣風為主,局地11~12級;「海神」以8~9級陣風為主,局地10級。其中 「美莎克」風雨影響最強,有49個國家站日雨量突破9月歷史極值。總體而言,三個颱風對東北地區的風雨影響,「美莎克」最強,「海神」次之,「巴威」相對最弱。

過去半個月(8月26日至9月8日),東北地區平均降水量170.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倍,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一多。其中,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降水量分別為179.6毫米和228.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4倍,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多,遼寧省降水量106.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截止目前,今年以來東北地區降水量(641.0毫米)較常年同期(503)偏多27.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

附表 颱風「巴威」、「美莎克」、「海神」統計對比分析表

未來颱風趨勢和關注建議

預計9月10日至15日,東北地區大部將迎來晴好天氣,對農業生產有利。另外,預計9月中下旬,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3~4個颱風生成,其中,1~2個可能給南海海域帶來較大風雨天氣。

秋季颱風路徑和強度多變且較容易出現超強颱風,公眾需保持關注以及時做好颱風各項防禦工作。颱風帶來的風雨影響較大,因此,還需防範颱風風雨對農業生產、漁業和沿海養殖業的不利影響及可能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知識點整理

颱風——強熱帶氣旋

1. 氣旋的定義:是氣流從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氣漩渦

2. 氣旋的分類:溫帶氣旋、熱帶氣旋

3. 颱風的發源地及移動路徑

(北緯5°——20°的熱帶洋面)

4. 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颱風,主要集中在夏季(7月-9月)

劣:狂風、暴雨、巨浪和海潮

利:防暑降溫、緩解旱情

5. 防禦措施

加強颱風的監測、預報

建立相應的颱風防禦機制

制定防災減災的應急措施

試題練習,測試一下吧!

材料一、今年第13號超強颱風「鯰魚」於10月18日上午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一帶登陸,於23日12時55分登陸福建漳浦六鰲鎮。「鯰魚」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13級,未來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福建省氣象臺預測,從登陸後到23日午夜前,福建沿海陣風10—12級,颱風經過的陸地區域風力8—9級;漳州、廈門、泉州未來12小時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局部可能出現強降雨。

材料二 、超強颱風"鯰魚"路徑圖

1. 超強颱風「鯰魚」 登陸地福建漳浦位於廣東揭陽的( )方向。

2.超強颱風「鯰魚」 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一帶登陸,直至登陸福建漳浦六鰲鎮,其移動的路徑基本是 ( ) 。

3.下圖中正確表示「鯰魚」的氣壓和氣流狀況的是( )。

4.颱風「鯰魚」活動期間,太陽直射點( )。

A .在北半球,向北移動

B.在北半 球,向南移動

C.在南半球,向北移動      

D.在南半球,向南移動

5.結合"鯰魚"路徑圖和所學地理知識可知,22日17時,廣東揭陽市的風向是 ( ),23日17時,廣東揭陽市的風向是( ) 。

6.超強颱風「鯰魚」帶來的海洋災害主要有 ( ) 、( )等;「鯰魚」帶來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主要有( ) 、( )等。

參考答案

1. 東北

2. 北偏西方向

3. C

4. D

5. 西北 西南

6. 風暴潮、海浪、滑坡、泥石流 來源中央氣象臺等

相關焦點

  • 中央氣象臺:「海神」特點及影響東北地區三個颱風的評估分析
    二、過去半個月接連三個颱風影響東北地區為歷史罕見過去半個月內(8月26日至9月8日),東北地區連續遭受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和第10號颱風「海神」影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比常年全年影響東北地區颱風個數(1.2個)偏多1.8個。三個颱風共性特點如下:生命史較長,出現集中。
  • 東北地區半個月內連遭三次颱風影響 專家解析原因
    央視網消息:颱風「海神」不斷北上,對我國的風雨影響逐漸展開,而它也是半個月內影響我國東北地區的第三個颱風,氣象專家表示,這種情況為歷史首次。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介紹,從數據統計來看,平均每年影響東北地區的颱風有1.2個。
  • 東北地區半個月內將遭颱風「三連擊」
    中國氣象局專家表示,颱風「海神」再次影響東北地區,將是半個月內接連有三個颱風影響東北地區,為歷史首次。過去十餘天,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先後影響東北地區,尤其是「美莎克」影響範圍廣、風雨強度大。吉林、黑龍江以及內蒙古東北部普遍出現7~8級陣風,局部達9~10級;吉林、黑龍江有49個國家級觀測站的日降雨量突破9月歷史極值。
  • 颱風海神登陸吉林最新動向!2020颱風為何頻頻影響東北地區?
    颱風海神登陸吉林!根據最新資料分析,今天台風「海神」路徑有所調整,此次調整對哈市強降水和大風天氣的強度和落區影響不大,但颱風中心進入哈市的時間有所提前,預計提前至8日上午進入哈市,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日凌晨3時,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登陸吉林省和龍市境內。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東北半個月內遭颱風三連擊(附股)
    過去十餘天,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先後影響東北地區。中央氣象臺預計,8日凌晨第10號颱風「海神」也將移入吉林省(18~20米/秒,8級,熱帶風暴級)。這意味著半個月內接連有三個颱風「進攻」東北地區,為歷史首次。
  • 颱風「美莎克」將影響東部海域及東北地區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受颱風「美莎克」影響,9月1日08時至9月2日08時,臺灣以東洋面、東海大部、黃海南部,以及浙江沿海、長江口區、上海沿海、江蘇東南沿海將有7~9級大風,其中東海中東部海域風力有10~13級,「美莎克」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4~17級,陣風17級及以上。
  • 颱風「海神」預計9月8日移入吉林 半個月內三到東北地區 今年颱風...
    央廣網北京9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颱風「海神」預計將再次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這將是半個月內接連影響我國東北地區的第三個颱風,中國氣象局表示,這將是歷史首次。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先後影響東北地區,尤其是「美莎克」影響範圍廣、風雨強度大。今年颱風為何總去東北?來源:中國氣象局網站颱風怎麼移動?我們常能看到對颱風路徑的預報,像是未來颱風將向什麼方向移動,會在什麼地方登陸。到底什麼影響著颱風的移動走位?為什麼能對它進行預報?
  • 變性為溫帶氣旋 颱風「海神」即將影響東北地區
    颱風「海神」即將影響東北地區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已於今天(7日)早晨5點鐘由強颱風級減弱為颱風級,其中心位於朝鮮海峽,距離韓國慶尚南道偏南方大約11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5百帕。
  • 颱風「摩羯」影響華東 華北和東北地區降水持續
    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於今日17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預計將於12日晚上在浙江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摩羯」在影響華東地區的同時,也為華南帶來強降雨。8月12日夜間至15日,受高空槽、低層切變影響,西北地區中部、華北、東北等地仍有較強降水。
  • 2017高考地理七大模塊考點及要點分析
    通視條件,地形部位的判讀;  13年27題考查:描述地形、地勢特徵,河流流向判斷,估算長度,描繪剖面圖,山區發生的地質災害;  重要性  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來描述某地區地形起伏的地圖,作為一種基礎的、重要的地圖類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線圖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判讀內容,主要包括高度計算、地形部位判讀、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 東北三省半月內遭颱風「三連擊」,為何又是東北,聊聊颱風那些事
    自8月27日起,在短短半個月內,東北三省接連遭遇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第10號颱風「海神」的「三連擊」,時間之短、數量之多,歷史罕見。三大颱風接連襲擊東北東北上次遭遇颱風三連擊是1985年8月,8506、8508、8509三個颱風跑到東北,「那一年東北的損失很大」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1日在微博上分析,今年東北頻繁受颱風影響的原因是「今年副高不正常
  • 9號颱風實時最新消息今天 颱風「美莎克」持續影響東北地區
    天氣網訊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目前位於黑龍江省訥河市境內,受颱風「美莎克」 的持續影響,吉林西北部、黑龍江西部地區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並伴有8-10級陣風。提醒公眾外出時,需做好防雨防風措施。
  • 高考地理考綱解讀:時事熱點可能成為考題
    解讀教師: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地理高級教師紀繩香  【考綱解讀】  今年的地理考試內容與2006年相比,變化不大,考點保持了絕對的穩定。例如:2006年考綱中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2007年考綱改為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2007年考綱還刪去了世界糧食問題以及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和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問題。
  • 颱風往年在南方登陸的多,為何今年到達東北地區的颱風這麼多?
    一年之中東北地區三次颱風「光顧」,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如果要追溯的話,在35年前的1985年,也有三個颱風在8月份以後陸續登陸我國東北地區,這三個颱風分別為Jeff、Lee、Mimie。所以,在1985的時候出現的颱風,還沒有現在這麼多「五花八門」的叫法,當時更多的是採用人名來代表。今年兩個已經對東北地區造成影響的颱風「巴威」和「美莎克」,包括即將到來的「海神」,它們的強度與1985年那三個颱風相比,無論是風力、影響範圍和所帶來的降雨,都要大得多(第10號颱風海神預計登陸朝鮮的風力將達到12級)。
  • 颱風巴威正發威,來看東北三省的颱風簡史
    東北,古稱營州、遼東、關外、是中國東北方向國土的統稱。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裡,總人口1.2億。「東北」一詞,起源較早。《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是從地理方位上將中國分為四方四隅,東北為其一隅。其後《淮南子·墜形訓》:「東北薄州曰隱土」亦本此意。
  • 史上最全高中地理考點總結!
    生物圈是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結果,同時它對其他三個圈層發展演變起著重要作用。 ★考點33:結合實例,簡述旱澇、颱風、寒潮和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降水集中或颱風的影響②水文水系水系支流多,匯水集中;河道彎曲,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③地形地勢低洼。
  • 颱風「美莎克」:過境日本衝繩縣 中國東北地區受影響
    颱風「美莎克」:過境日本衝繩縣 中國東北地區受影響 2020-09-02 11:17: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 颱風「巴威」影響我國東部 東北地區等地將有較強降水
    未來三天,受「巴威」及其外圍雲系影響,江蘇、山東、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東部等地自南向北將有較強降雨過程,其中山東半島、東北地區大部、內蒙古東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颱風「巴威」影響我國東部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的中心今天(25日)早晨5點鐘位於東海北部海面上,距中朝邊界偏南方約122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
  • 80個高中地理高頻考點
    第四、快速出「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來判斷大氣一流的中影響因素。這樣,就能快速、準確地得出答案。)  13、「風向」類的題目——四大思維,即可拯救  (1)讀數字,就近「作垂線,伸手」即可得出  (2)看到緯線,快速畫出「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  (3)準確定位 東亞、東南亞、南亞三個地區,判斷季節,明確四大風向及原因  (4)題目中有鋒面,看符號凸向,快帶畫出箭頭,即可得出答案。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東北地區、等值線、地理信息技術)
    下圖示意中國東北地區玉米氣候生產潛力的空間分布。讀圖完成5~7題。5、影響甲處等值線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B. 大氣環流C. 地形因素D. 海陸分布6、在中國東北地區,與玉米氣候生產潛力空間變化規律基本一致的指標是( )A. ≥10℃積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