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教師: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地理高級教師紀繩香
【考綱解讀】
今年的地理考試內容與2006年相比,變化不大,考點保持了絕對的穩定。這主要是因為國內一些省份也將啟用新課程高考(高考新聞,高考說吧)大綱,現在處於舊考綱向新考綱過渡的階段,考綱沒有必要再做較大的調整。
細微的變化有:語言敘述變得簡潔。例如:2006年考綱中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2007年考綱改為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2007年考綱還刪去了世界糧食問題以及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和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問題。
【名師支招】
手不離「圖」不放過小字
高考的地理考題中,很少以全是文字的形式出現。大部分都是以圖為載體,其中涉及到初中、高中各八冊書的內容,像是初中課本中的區域地圖,還有高中課本中的圖表都特別重要。
要強調的一個觀點就是要「圖」不離手,考生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圖文結合。地理跟歷史、政治不一樣,不是單純靠背文字就行的,很多知識點都要通過圖來記憶。最好考生在合上課本的時候,腦海中能夠浮現出圖形的大框。
在特別留意圖形的基礎上,也不能忽略圖表下解釋的小字。往年高考中曾經多次考過課本上的小字部分,不少學生都以為是課外的內容,其實就是看書不仔細。複習中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要做到面面俱到,對於類似的小細節一定不能放過。
聯繫知識點形成知識網
在全面掌握書本知識之後,要加強對主幹知識的掌握,這也是目前第二輪複習時的重點。要學會系統地梳理知識,對整體知識有一個較好的把握。
要想出一個合適的方法把主要的主幹知識串在一起,要以自然、人文地理為主。比如以氣候為主線,高中課本裡講的是有關氣候的理論,像是地中海氣候及其形成原因什麼的。而初中課本中主要是具體各區域氣候的表現,例如地中海氣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還有這種氣候
下的植物、農作物特點等等。
把這些都聯繫在一起記憶抓點帶面,能系統記憶。
時事熱點是命題關注重點
時事熱點一直是地理高考命題關注的重點。複習時僅僅滿足於對課本的理解是不夠的,在落實的基礎上更應該對其進行加深和拓展。在掌握基礎後對與之相關聯的知識進行延伸,特別是生活中一些與地理息息相關的常識,例如潮汐、能源等。
最近比較熱點的全球氣候變暖就是很好的地理考題,分析變暖的原因以及應該採取的對策。再有還要注意時事,比如胡錦濤主席訪問的非洲八國就可出題,讓考生回答非洲八國的地理特徵、農作物特點等等。
現在地理考試的命題特點就是對生活有用,解決實際問題。像去年的沙塵暴就成了考題。
(責任編輯:黃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