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百萬民眾爭睹21世紀第四次日全蝕(組圖)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日全蝕景觀

日全蝕時太陽周邊的「光暈」(NASA圖片)

月球投在地球上的陰影(NASA圖片)

NASA從太空拍下的日全蝕圖片(NASA圖片)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21世紀全球第4次日全蝕北京時間29日下午4時49分在巴西上空出現,橫跨半個地球,最後在蒙古落幕,全球逾百萬天文愛好者紛紛舉目而視,親睹這次天文奇景。

  日全蝕路徑宰北京時間29日下午4時49分從巴西東北部開始,途經非洲北部、地中海、土耳其至俄羅斯,在晚上7時48分消失。

  29日出現的日全蝕大概維持5至10分鐘,比過往出現的大部分日全蝕長。觀賞今次日全蝕的熱門地點包括加納首都阿克拉、土耳其和印度。

  利比亞的黎波裡以南2,000公裡上空出現的日全蝕時間最長,歷時4分7秒。歐洲唯一能觀看日全蝕的希臘卡斯泰洛裡島吸引了約3000名遊客觀看日全蝕。

  下次日蝕將會在2008年8月1日出現,軌道橫跨北美、歐洲及亞洲,中國部分地區亦可看到此天文奇景。

相關焦點

  • 組圖:史蒂夫-範北展施魔力 崔健老五爭睹偶像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組圖:史蒂夫-範北展施魔力 崔健老五爭睹偶像 組圖:史蒂夫-範北展施魔力 崔健老五爭睹偶像 MUSIC.SOHU.COM  2004年08月06日08:25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 阿嬌婚後狀態惹人羨慕,卻因21世紀最長月全蝕受傷,粉絲齊安慰!
    近日,21世紀最長月全蝕「血月」27日凌晨登場,女星阿嬌也成為天文迷,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奇觀,豈但卻在欣賞血月的過程不慎摔倒,膝蓋血肉模糊的模樣讓粉絲都好心疼。看到了這樣的她,粉絲們紛紛安慰。阿嬌在IG貼出膝蓋流血的照片,雖然已經打碼仍可看出傷的不出,傷口摔得比想像中的還大,她透露因為前天跟風搶拍月全蝕,一個不小心結果摔了一大跤,雖然血肉模糊相當嚇人,但不post似乎又對不起自己,不過仍歸咎自己對宇宙太感興趣,導致用生命在追月全蝕,才會搞得自己一身傷回家。
  • 日全食期間《心之全蝕》歌曲播放量增加了3521%
    日全食期間《心之全蝕》歌曲播放量增加了3521%2017-08-26 13:3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朵朵責任編輯:dinghongxia 美國民眾對於觀測8月21日日全食天文奇觀的熱情高漲。
  • 2019唯一月全蝕 全美各地20日等看「超級血狼月」
    (美聯社)2019年唯一一次月全蝕,將在20日晚上發生;由於諸多因素結合,當晚的月亮將是一輪「超級血狼月」(Super Blood Wolf Moon);全美各地、南美洲、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都可看到這場月全蝕,時間全長約62分鐘。一旦錯過了這次的天文奇景,下次月全蝕要等到2021年5月。
  • 爭睹1600萬元極品蕙蘭
    萬餘市民昨慕名前往解放公園爭睹1600萬元極品蕙蘭 圖為市民爭賞極品蕙蘭。 記者 明眺生 攝本報訊 (記者 明眺生) 昨日,1萬餘名市民湧往解放公園,一睹6盆極品蕙蘭風採。昨日上午9時許,市民潮水般湧向解放公園蘭園賞蘭。
  • 第二波崛起國家面臨的21世紀挑戰
    還有人認為,21世紀由於中國、印度加上日本和韓國以及亞洲許多其它新興國家逐漸崛起,他們的總人口已經超過30億,亞洲將在21世紀扮演全球發展的主要角色將難以避免,因此說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並不為過。當然還有不少人認為,21世紀主角的桂冠仍然屬於西方發達國家的總代表美國。
  • 兩岸首次聯合直播日全食 臺灣民眾爭睹奇觀
    中新網7月22日電 長江流域今天上午將出現罕見日全食,寶島臺灣也能看到日偏食,民眾相當期待現場民眾表示,雖然沒辦法飛到大陸觀看日全食,但在臺灣也看得到精採的日偏食,特別一大早起床,並有萬全準備,生怕錯過天文奇觀。  臺灣各天文館或自然科學博物館也在早上8點提早讓民眾免費入場,備有大型望遠鏡和太陽觀測器,並提供太陽觀測護目鏡,在專人解說下,讓民眾看個過癮。
  • 土星將「衝日」 民眾可一睹「指環王」風採
    【解說】繼7月14日太陽系的「大個子」木星「衝日」後,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也將在7月21日上演「衝日」好戲,民眾憑藉肉眼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一睹土星的靚麗風採。  【解說】土星是夜空中最美麗的星球之一,它是肉眼易見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遠的。用肉眼看來,它呈現為一個明亮的淡黃色天體;在望遠鏡中,其外形像一頂草帽。
  • 「夏至」迎「日環食」 四川敘永市民爭睹「天狗食日」奇觀
    6月21日下午,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城,市民張大爺出門前提醒著老伴。「這是天空出現了日食,太陽光線被檔住了而已!」聽了父親的話,兒子急忙解釋道。當日,日環食奇趣天象在中國多地天空上演,敘永市民在多雲的天氣裡爭睹雲洞裡的「天狗食日」奇觀,紛紛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觀「食」感受。「當日環食遇上父親節,就像他總是為你遮擋太陽,祝全下天父親節日快樂!」
  • 只能看不能嘗 成都數千市民爭睹太空食品
    只能看不能嘗 成都數千市民爭睹太空食品 由於太空食品只在成都展出1天半的時間,數千市民紛紛湧向四川省展覽館,爭睹神秘的太空食品。  記者在展覽館內看到,8款太空食品放置在特製的玻璃櫃裡。全部採用銀色的不透明真空包裝,從外觀上看很像壓縮餅乾。
  • 專家稱世紀末全球海平面或漲逾8英尺
    專家稱本世紀末,也就是到2100年,海平面或漲逾8英尺。德州沿岸多個城市將成為「水下城」,就此消失。先來看一組模擬預測圖:如果極端化融冰成為「新常態」,或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海平面上升而言。丹麥研究人員早前指出,由於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格陵蘭島上的永久冰蓋近幾年來在快速融化。科學家莫特說,冰川融化數量這般飆升「很不尋常,但並非史無前例」,「這與我們在2012年6月看到的一些峰值相當」。
  • 美國攝影家帶山西民眾走近美洲原住民(組圖)
    美國攝影家帶山西民眾走近美洲原住民(組圖)     「美洲原住民此次傑夫·佛可思帶著200餘幅攝影作品親臨現場,帶領山西民眾近距離感受神秘的美洲文化。  當日上午,傑夫·佛可思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進會場,與現場民眾交流著30年紮根美洲的心路歷程。來自美國的印第安人道格拉斯·阿爾文也為觀眾表演了印第安歌舞,演出尾聲還與現場觀眾手拉手載歌載舞,讓深居中國內陸的民眾感受到來自大洋彼岸的美洲文化。
  • 阿嬌為搶拍月全蝕不慎狠摔 膝蓋血肉模糊粉絲心疼
    網易娛樂7月29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21世紀最長月全蝕「血月」27日凌晨登場,女星阿嬌也成為天文迷,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奇觀,豈但卻在欣賞血月的過程不慎摔倒,膝蓋血肉模糊的模樣讓粉絲都好心疼。阿嬌在IG貼出膝蓋流血的照片,雖然已經打碼仍可看出傷的不出,傷口摔得比想像中的還大,她透露因為前天跟風搶拍月全蝕,一個不小心結果摔了一大跤,雖然血肉模糊相當嚇人,但不post似乎又對不起自己,不過仍歸咎自己對宇宙太感興趣,導致用生命在追月全蝕,才會搞得自己一身傷回家。
  • 老天象儀退役 市民爭睹「最後一面」(圖)
    11月5日,在已服役30年的國產首座大型天象儀退休前,許多市民爭睹它的「最後一面」。從今天起,北京天文館老館正式閉館改造,新館將於2008年年初重新開放。  下午4點,仍有群眾不停地湧入北京天文館老館,其中大部分是中年人,有的還領著孩子。老館內正播放著謝幕演出———《孫悟空遨遊太陽系》,天象儀和往常一樣在牆壁上映射出各種星座,觀眾們靜靜地觀看著最後的天象表演。「看!
  • 2019年最後一次日偏食沒看到?點進來看全程!
    2019年最後一次日偏食沒看到?點進來看全程!
  • 全球確診破百萬!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網友:經濟大蕭條場景...
    來源:陸家嘴金融據人民日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全球新冠肺炎實時查詢系統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下午4時,全球新冠肺炎發病數超過百萬,達到了1002159例。死亡病例超過5萬,達到51485例。治癒數超20萬例,為208949例。
  •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第四談:逾百萬新聞從業者是媒體轉型發展重要根基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聞從業人員逾百萬。媒體,有人說是最難幹的職業,全國逾百萬新聞從業者每天都記錄著全社會的點滴進步和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激發奮鬥精神,用新聞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在新聞實踐中實現著自己的新聞理想和追求。
  • 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每個都價值百萬!
    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每個都價值百萬,有人解出卻放棄獎勵!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對讀書的認識,萬事皆貧賤,唯有讀書貴!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那麼機會來了,這可能是史上最簡單的途徑,也有可能是史上最困難的途徑。
  • 全球氣候異常 北半球暴雪肆虐南半球暴雨成災
    臺灣媒體報導稱,英國陸空交通嚴重受阻,各大機場多趟航班延遲或取消,由於冰雪覆蓋飛機跑道,英國蓋特威克機場有逾400趟航班被迫取消;而道路結冰、積雪十分嚴重,就連高級跑車也在路上打滑、動彈不得,當局出動了所有鏟雪車,也無法及時清除道路積雪;鐵軌遭到大雪覆蓋,蘇格蘭更是發生火車出軌的意外,多節車廂七零八落地躺在雪地裡。
  • 市民爭睹日食奇觀 下次要等到2030年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公眾到天文館觀測並了解日食知識記者昨天下午來到北京天文館,在館外的空曠場地,慕名而來的市民通過專業眼鏡一睹日食風採。「之前看預報說今天有日食,我們特意來天文館觀看,順便了解一下日食的相關知識。」市民王小姐將巴德膜放在手機攝像頭前面,拍出了不少日偏食「大片兒」。記者注意到,還有市民拿著X光膠片觀賞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