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還有88年才能走完,關於21世紀誰將唱主角,現在是眾說紛紜。許多人看到近30幾年來,中國的和平崛起勢頭正猛,成績斐然,儘管人均GDP還處在世界100名左右,但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作用,因此人們看好中國,於是有人提出21世紀將會是「中國的世紀」。還有人認為,21世紀由於中國、印度加上日本和韓國以及亞洲許多其它新興國家逐漸崛起,他們的總人口已經超過30億,亞洲將在21世紀扮演全球發展的主要角色將難以避免,因此說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並不為過。當然還有不少人認為,21世紀主角的桂冠仍然屬於西方發達國家的總代表美國。雖然最近以來,美國從內到外出現了一系列難以簡單克服的資本主義先天性缺陷和後天性戰略失誤,但它基礎雄厚,綜合國力仍然天下無雙,通過強大的自愈能力和自我調整,完全能夠渡過難關,繼續成為21世紀全世界的領頭羊,因此21世紀仍然是「美國的世紀」。
可是縱觀全球,在高技術催化的實體經濟與金融虛擬經濟的綜合作用下,世界各國社會發展多領域變化的節奏在增速,相互的影響和利益相關性也在增強。雖然各國之間的矛盾甚至衝突仍然不斷,但大家都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尋求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在政治、經濟、安全和社會方面改善自己在全球的國家地位。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崛起中的國家,以及廣大的欠發達國家,雖然目前各自所處的發展水平不同,但追求變革和進步的要求是一致的。從當前世界的風雲變幻、八仙過海、此起彼伏、各顯神通的複雜表象可以判斷,21世紀顯然不會是某個單一國家唯我獨尊,一覽眾山小的世紀,恰恰相反,這將是一個多國分波次崛起的壯麗世紀。
中國的和平崛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他帶著強勁的慣性衝進21世紀,對全球的經濟、政治、安全和社會狀態繼續產生著相當大的影響力。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在21世紀餘下的88年裡,中國的崛起絕非唯一,而且也難以長久一枝獨秀。由於各國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大量的難以預測的內外因素的影響,很難保證一個國家永遠會處在領先或領跑位置。從宏觀角度看,只要我們國家在多國崛起的浪潮中自身在不斷進步和壯大,綜合國力能夠進入第一集團國家,並對世界的和諧發展有所貢獻,那就是中國的莫大驕傲。
從中國的崛起,看到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也在崛起,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我們有寬遠的視野、包容的度量和自我的激勵,避免自己跌入短視、狹隘和自傲的陷阱。另一方面也能讓我們在多國崛起的和平競爭中心態更加平和,更加具有平等的全球感。在世界舞臺上我們既不用搶戲也無須怯場,因為國家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靠主觀願望來自封的,它是靠實際的發展自然形成的,並且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的。
總體來看,近百年來各國的發展態勢可以分成三個波次。中國和印度、俄羅斯、巴西以及南非構成的所謂金磚五國,實際上就是當下全球現代化發展中第二波崛起國家群中的重要代表。他們氣勢逼人地緊緊追趕著第一波崛起的國家,在21世紀餘下的80多年裡,如無意外,他們將在全球發展中顯現出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今天的發達國家,包括歐美和脫亞入歐的日本,就是近一百年來全球第一波崛起者。他們乘著工業和科技革命的快車,利用殖民政策和殘酷的原始積累帶來的財富,搶先登上了現代化的富強之路,把其他國家遠遠地拋在後面。為了爭奪資源與勢力範圍以及世界秩序的制定權與控制權,他們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隨後大規模的冷戰和無數次以強凌弱的直接或代理人戰爭連綿不斷。20年前的柏林圍牆倒塌和前蘇聯的解體,曾使西方發達國家為自己的優越和勝利歡呼雀躍,直到近幾年出現的先天性的、難以逃避的周期性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連帶而來的政治和社會危機,讓他們從巔峰狀態開始回落。從美國到歐洲以至所有西方發達國家都先後陷入不穩定的低速、甚至負增長的經濟發展狀態。以歐美為主的第一波崛起的強國雖然目前仍舊處於強勢地位,但是已經失去當年目空一切、左右一切的氣勢。難以控制的「無形之手」的肆無忌憚,龐大的國債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長期的過度福利政策造成的國家負債運行和公眾超前消費,加上1%的富人與99%的普通人之間貧富差距的增大,開始引起發達國家內部一系列憂慮、質疑和尋求變革的爭議。這些發達國家被迫作出內部和外部的許多調整、財政收縮甚至尋求外部援助來應對這些困局。由於在病因診斷上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各國症狀又不完全相同,處方自然也就難以統一。這種掙扎自救的混亂狀態可能還會持續多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就意味著第一波崛起的發達國家,還要艱難地在不穩定的高處顛簸甚至下滑前行,同時還要經受第二波崛起國家帶來的挑戰,以及來自第三波甚至第四波崛起國家的多方壓力。今年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西方精英們開始研討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變革問題就是一個顯著的例證。
2011年出現的所謂「阿拉伯之春」,涉及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葉門和敘利亞等國家,而且還會繼續在阿拉伯國家甚至整個伊斯蘭世界引發連鎖反應。表面上看,這是公眾對長期的家族式獨裁統治的不滿引發的草根式自下而上的革命行動。從更深層面看,這是阿拉伯世界不甘落後的崛起前兆。阿拉伯世界將是全球第三波崛起浪潮的主體,這一波崛起浪潮將在不久的將來緊跟正在運行之中的,以金磚五國為主的第二波崛起浪潮,在21世紀的世界發展洪流中嶄露頭角。有幾千年文明史的阿拉伯世界,從本質上講並不安於目前的現狀,例如很多阿拉伯國家世俗政黨的名稱中都包含有「阿拉伯復興」的字樣,這說明他們不甘心被強國支配而長期處於弱勢狀態,恢復往年的輝煌歷史地位,大力提高經濟發展的水平,自然成為伊斯蘭國家精英和大眾們的理想和願望。雖然相同的伊斯蘭宗教文化是連接民族和國家內部團結,抵禦外部文化侵蝕的的基礎紐帶,但由於殖民統治長期以來的分而治之,加上內部紛繁的派系之爭,使伊斯蘭世界的崛起困難叢叢,舉步維艱。
第一波崛起的發達國家人口約為10個億,第二波崛起的國家人口接近30億,而第三波崛起的阿拉伯世界人口大約15億,樂觀地看,假如第四波崛起的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眾多欠發達國家,那麼全世界70多億人口形成的兩百多個國家,都將在21世紀分波次崛起進入全球現代化的行列,共同分享平等、公正、而又發達的和諧、智慧、綠色的地球村生活。
從近期來看,第一波的崛起是已經發生的事情,第二波的崛起是正在發生的事情,而第三波崛起只是開了個頭,不確定因素還很多,何況阿拉伯世界本身派系又多,政體各異,各自的精英又各立門戶,幾十年的內外博弈和相互爭戰,特別是西方強國的強力幹預,始終未能產生出可以引導阿拉伯國家真正強盛並能聯合起來的領袖集團,帶領大家共同擺脫單一能源供應國,而又四分五裂軟弱無力的狀態。當前「阿拉伯之春」帶來的變化,雖然給人們展示了某種變革的希望,但是由於各種勢力都在明裡暗裡爭奪主導權,局勢的發展仍然難以預測。不過在經過一段混亂和艱難摸索之後,前景應當是樂觀的。
非洲和拉丁美洲眾多欠發達國家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也已經在萌動之中,它們可能是第四波崛起的國家。一個非洲已經出現了55個大大小小的國家,而且似乎還有繼續出現新國家的可能。這種不穩定的國家狀態,是延緩非洲國家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前世界情勢複雜多變,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第一波崛起的國家,遇到了系統性危機而進入「高位震蕩」階段,它們被迫反思和應變,但又不甘示弱,不願放棄全球領導和幹預的強勢地位。例如轉嫁經濟危機後果;軍事介入阿拉伯世界的動亂;戰略轉移太平洋,加強對新崛起國家的遏制等。第二波崛起國家雖然受到危機的牽連,但正積極自我調整並參與危機的解救行動,卻引發第一波崛起國的憂慮和遏制。第三波崛起浪潮的萌動和流血紛爭帶來的能源價格波動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三者疊加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使局面難以平穩。因此處理好這三波崛起國家間的關係,將是各國21世紀面臨的重要課題。
首先對第一波崛起而又遇到麻煩的老強國來講,改變大國唯我獨尊的領袖和導師心態十分重要。應以平等的眼光尊重後起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波崛起的國家才是上策。例如大可不必把強制推行「普世價值觀」作為替天行道甚至區分敵友的國家外交基本政策,在這反面實行多元和柔性的「自助餐」方式,讓大家有充分的自由選擇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模式效果肯定會好。此外,加強自我反省和變革,謙虛地向後起的國家學習也十分需要。後起國家的諸多毛病和缺點肯定很多,但如果眼睛只盯著這方面甚至加以誇大,就會跌入誤判的泥坑而難以自拔。
作為第二波崛起的新興國家也應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係。金磚五國相互間已經開展的一系列協調會議和行動,在全球經濟的發展和調整中發揮了良好的正面作用,同時在各自的所在地區起到了重要的穩定和帶動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作用將會日益顯著。另一方面,處理好與第一波崛起的西方強國的關係也十分必要。遏制與反遏制的摩擦在所難免,但終究它們還是老大,在不損及自身核心利益的情況下,顧及雙方的重大關切,甚至出手相助還是必要的,例如歐債危機的解救,推進全球性的反擴散和反恐機制等。其中的一些重大雙邊關係,例如中美關係,已經成為現時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從某種角度來講,它具有世界穩定程度高低的指標性意義。此外與第一波崛起國的關係處理得好壞,也會對第二波國家崛起的速度與效率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必須謹慎對待。第二波崛起的新興國家,還應關注後起的第三和第四波欠發達國家,首先要給與他們充分的尊重,不能把對方只當作能源和材料的供應國及低端商品的市場,應以推動它們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建立互利共贏的雙邊關係,警惕和擯棄西方殖民主義的劣行。況且他們在聯合國討論和表決相關事項時佔有舉足輕重的數量優勢,而且這種優勢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權重會越發顯著。
第三和第四波崛起的欠發達國家,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解決好本身內部去除混亂,梳理並追求穩定與發展問題。減少外部的幹預和介入固然十分重要,但內因仍是基礎。隨著第一和第二波崛起國家的發展,全球「水漲船高」的效應在日益信息化的助推下,可能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會為第三和第四波崛起國家提供正向的環境條件。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由於欠發達國家數量眾多,加上全球面臨的共同性難題日益突出,它們崛起的難度將會更大,所需時間也會更長,但是21世紀餘下的88年,應該會夠用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和平崛起肯定不會是一枝獨秀,況且我們與某些鄰國之間還存在一些領土與海權的爭議,還有某些國家的蓄意遏制和幹擾,加上自己內部存在的不少難題,可以肯定崛起之路困難很多,但希望很大。而多國崛起對我們來講雖然會帶來競爭性壓力,但又是一件好事,它至少可以大大減緩木秀於林的風險,同時也能為我們提供參照學習的機會。
在未來的80多年裡,地球上至少會先後發生四波國家崛起的浪潮,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群體將會在各自的基礎上探索前進。可以判斷, 21世紀將是多國崛起的世紀,其結果必然會帶來一個多極的世界。但願那將是一個各國貧富和強弱差距逐漸縮小的世界;一個多元而接近和諧的世界。
(作者為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