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國家」巴西崛起有何難?

2020-11-23 網易新聞

  5月6日,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公布,巴西今年第一季度的工業生產比去年同期增長6.3%。作為塊頭巨大的「鯨魚國家」,巴西工業的這種發展速度是很驚人的。事實上,巴西經濟在很多方面都表現不錯,巴西人「大國崛起」的夢想也由來已久。那麼,在邁向大國的路上,巴西有哪些王牌與軟肋呢?

  鯨魚國家的強國夢

  說起巴西,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足球和森巴舞。不過,在全球鬧「糧荒」的今天,巴西農業的表現也很搶眼,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預計,本年度巴西的糧食產量有望達到1.405億噸,比去年增加5.6%。當然,這只是巴西吸引全球目光的看點之一。如果我們將其置於「巴西崛起」的歷史背景下,我們就可以明白人們為何關注巴西了。

  巴西發展融資機構協會會刊《方向》曾在2003年6月提出四大「鯨魚國家」的概念。所謂四大「鯨魚國家」,就是指20世紀亞洲有「四小龍」騰飛,21世紀也有四大「鯨魚國家」崛起,鯨魚體型巨大,這四個「鯨魚國家」自然面積也都不小——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隨後,又有人將這四個國家稱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金磚四國」(BRICs)。

  作為「金磚四國」之一,巴西2007年的GDP增長率達到4.5%。與此同時,巴西人對「強國地位」的追求也從未中止過。二戰期間,巴西當時的外長阿蘭納就曾在《巴美備忘錄》中寫道:「巴西必然會成為世界上政治、經濟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曾在20世紀90年代擔任巴西外長的蘭普雷亞也說:「巴西認為自己理應獲得國際的公認,並擔當領導者的角色。巴西必將受到世人的更加關注。」

  優勢得天獨厚

  作為「鯨魚國家」,巴西的領土面積在全球排名第5,而且絕大部分領土處於南美洲的心臟地帶。

  巴西廣闊的國土還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它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約8%,居世界第15位。

  由於糧食產量豐富,巴西被譽為「21世紀的世界糧倉」。難得的是,巴西的糧食產量還年年增加。在全球糧價飛漲的今天,這自然為巴西的崛起增加了一個重重的籌碼。與此同時,巴西在可替代能源(主要是來自甘蔗、玉米)的發展方面也首屈一指。

  在人力資源方面,巴西也有著獨特的優勢,它有1.92億人口,其人口的年齡結構接近年輕化,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

  科技水平也很高

  除了這些自然優勢外,巴西的工業結構比較完整,其主要工業部門包括冶金、石油化工、鋼鐵、機械設備、汽車和飛機製造等。

  近幾年,巴西的電子、衛星通訊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都領先於其他拉美國家。巴西國內的媒體宣稱,巴西將來會同俄羅斯、美國、中國等航天大國「爭奪太空」。這些,使巴西經濟的發展既有基礎,又有後勁,也為巴西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資,從而使經濟發展更有動力。

  工業健全,農業發達,難怪美國高盛投資公司預測:「巴西經濟規模將在2018年超過義大利,在2036年超過德國和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太依賴外國投資

  不過,大有大的難處。體積龐大的「鯨魚」要想騰飛談何容易,巴西的軟肋其實不少。

  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1%,被譽為「巴西奇蹟」,巴西因此躋身新興工業國行列。與此同時,巴西也背上了巨額的債務。20世紀80年代,巴西的債務危機全面爆發,巴西進入了債務危機和金融動蕩的「風雨飄搖」的十年。如今,巴西的內外債務仍不少,這仍是巴西經濟的隱憂。

  作為拉美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巴西國內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大,巴西經濟對外部的依賴性較大。一旦外部的動力減退,巴西經濟就沒有了「發動機」。

  貧富分化嚴重

  與此同時,巴西還面臨很多社會問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貧富差距太大。巴西前總統費爾南多·卡多佐曾說,「巴西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主要因為土地和教育資源的不平等」。2005年,有31%的巴西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07年,巴西的失業率達到9.8%。這些問題也給巴西帶來了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另外,由於城市化的進程太快,巴西的城市人口壓力也十分巨大。巴西第一大城市聖保羅的人口,在1950年時還是250萬,如今已增加到2000萬。

  受周邊國家牽制

  除了內部的制約外,巴西大國崛起的「野心」也引起著周邊國家的警惕。從地緣政治的思維方式來看,這些國家認為「一山不容二虎」也屬正常。當然,也要看到,拉美其他國家大多屬於「西班牙語文化圈」,對於講葡萄牙語的巴西,自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些排斥。

  近幾年,巴西積極地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實現其「大國崛起」的夢想,阿根廷和墨西哥等拉美國家對此頗有意見。所以,未來如何處理好與這些國家的關係,防止它們在巴西「入常」的問題上暗中作梗,也是巴西要小心處理的問題。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亞馬遜雨林發現鯨魚,體重達到10噸左右,它是從何而來?
    說起海洋,大家能夠同時想起鯨魚和鯊魚,鯨魚身為最大的哺乳動物, 鯨魚的死亡都能給海洋帶來很大的好處,讓海洋中的生態環境更加完善,眾所周知,鯨魚是海洋中的生物,可是科學家在研究亞馬遜雨林的時候,卻有了意外的發現,在亞馬遜雨林中竟然看到了鯨魚的身影,為何鯨魚會出現在這裡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何意義?影響長達上百年!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何意義?影響長達上百年!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視頻,鯨魚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生物,它們擁有龐大的身軀,每天都要吃下上噸重的食物,任何海洋生物對鯨魚來說,都像小巫見大巫,正因如此鯨魚也維持了海洋生態環境最重要的一環,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這句話究竟有何意義呢?鯨魚的死亡又代表了什麼?
  • 澳大利亞鯨魚擱淺難拯救 部分鯨魚將被實施安樂死
    澳大利亞鯨魚擱淺難拯救 部分鯨魚將被實施安樂死 中國新聞網 | 2020-09-25 09:57:30 據「中央社」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周邊海域發生鯨魚大規模擱淺事件,截至當地時間24日,已有大約380頭鯨魚不幸死亡。
  • 德意志第二帝國崛起的得與失,對中國破解大國崛起的困境有何啟示
    從概念角度講,「威廉困境」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海陸複合型地緣政治崛起國因同時追求在兩大地緣空間上的優勢而激活體系內潛在的權力均衡機制,從而成為被其他成員聯合制衡的主要對象。更重要的是,實行這種戰略的崛起國意識不到自身的戰略選擇對霸權國及周邊國家所造成的威脅感,也意識不到來自周邊的結盟制衡很大程度上是對其目標過多而四面樹敵的反應。
  • 亞馬遜雨林出現重達10噸的鯨魚,為何近年鯨魚頻頻擱淺?
    在我們的印象中,鯨魚作為一種特殊的哺乳類動物,它大多數時間會生存在海洋之中,然而科研人員卻在巴西北部的亞馬遜雨林,發現了它們的痕跡,這倒是怎麼回事呢?鯨魚在亞馬遜雨林出現意味著什麼?難不成又要有什麼災難來襲了嗎?
  • 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國家巴西,你對巴西了解多少?
    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國家巴西,你對巴西了解多少?提起巴西我們就想到了世界聞名的足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巴西這個南美洲的大國家。巴西近年也有許多的城市特別的美麗。氣候也十分的溫暖,所以說我們這些旅客一個旅遊的好地方。那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巴西。
  • 南美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其綜合國力怎麼樣?
    從資源稟賦角度來看,主要取決於一個國家的自然基礎,巴西作為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五大的國家,國土面積達到了851萬平方千米,在資源稟賦方面,國土面積大的國家天然就具有優勢,首先就是土地資源豐富,巴西地形以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為主,地勢較為平坦,巴西耕地資源十分豐富。礦產資源方面,巴西在鐵、錳、鉛、鈾等29中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石油探明儲量位居世界第15位。
  • 鯨魚下潛2000米,為何人類不行?同是哺乳動物,鯨魚有何特別?
    鯨魚雖然叫魚,卻是海洋中為數不多的哺乳動物。胎生哺乳、以肺呼吸、體溫恆定,也算得上和人類有不少的相同點。世界上的鯨魚大約有100種,一般生活在500米以上的淺水區,但是也有能在2000米生活的抹香鯨。
  • 死去的鯨魚隕落海底,新的生物王國原地崛起
    目前在這個蔚藍星球上大概發現有50餘座鯨落,珍貴而稀少,今年初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3米左右長的鯨落,一時引起振奮。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一隻鯨魚逝去,一座延續百年的樂園崛起>鯨魚死亡後軀體下沉過程會持續長達幾個月之久,沉底後開始形成一套神奇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顧客光臨。
  • 擱淺鯨魚、海豚頻現巴西海灘 專家:異常情況正在發生
    【南美僑報網編譯張裕10月29日報導】近日,巴西聖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海灘頻頻有鯨魚和海豚擱淺和死亡,引起海灘監測專家的擔憂。巴西G1網站報導,最新的一次擱淺事件於25日下午發生,一條小鬚鯨的屍體出現在弗洛裡亞諾波利斯市(Florianópolis)海灘上。在獸醫收集過用於分析死因的樣本後,這條小鬚鯨於26日被埋葬。
  • 鯨魚在海裡怎麼哺乳?雌鯨魚有乳房嗎?
    鯨魚表面光禿禿,看不出有乳房,難不成把奶擠到海裡,那也太浪費了吧,今天,我們以座頭鯨為例,來談談鯨魚哺乳這件事。 海裡怎麼餵奶?座頭鯨:我有獨特的吃奶姿勢 首先,鯨魚是有乳房的,只是它的乳房不像其它動物一樣飽滿突出,它的一對乳房隱藏在生殖裂兩邊的細縫裡,這兩條裂縫被稱為乳溝,在哺乳時,鯨魚媽媽浮到水面附近,緩慢遊動,細長的乳首從溝口伸出,鯨魚寶寶從後方靠近,因為沒有靈活的四肢,也沒有突出的乳房,鯨魚寶寶的喝奶就顯得尤為困難。
  • 金磚巴西深陷危機!總統直言國家已破產,個別國家該小心了
    2021剛開始,第一個在疫情中破產的國家就出現了。據埃菲社裡約熱內盧報導,當地時間1月5日,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表示巴西已陷入破產,他對此無能為力。昔日"金磚五國"之一的巴西為何最先倒下?博索納羅表示,原因有二:第一,新冠肺炎引發的危機對經濟造成影響;第二媒體大肆宣揚影響導致危機加劇。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 巴西,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眼瞅著奧運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大伙兒的目光也都投向了遠在另一個半球的巴西。可是……巴西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有啥好吃、好喝、好玩的?你真的了解巴西嗎?趕緊隨小新一同來領略一番吧!  巴西是個怎樣的地方?
  • 第二波崛起國家面臨的21世紀挑戰
    從中國的崛起,看到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也在崛起,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我們有寬遠的視野、包容的度量和自我的激勵,避免自己跌入短視、狹隘和自傲的陷阱。另一方面也能讓我們在多國崛起的和平競爭中心態更加平和,更加具有平等的全球感。在世界舞臺上我們既不用搶戲也無須怯場,因為國家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靠主觀願望來自封的,它是靠實際的發展自然形成的,並且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的。
  • 江蘇公務員面試真題(考生回憶版):鯨魚擱淺的啟示。挺難的!
    在2019年5月11日的江蘇公務員面試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漁民發現鯨魚老是擱淺,漁民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海洋學家說:「是因為沙丁魚,鯨魚會追逐著沙丁魚,所以才會擱淺。」說實話,當我看到這道題目,我感覺這道題目挺難的。因為這道題問的是「怎麼做」,我們很多考生大部分在「怎麼做」的問題上都會感覺很難回答,因為對公務員工作畢竟沒有真正幹過,所認為的怎麼做其實也都是從網上或者身邊感知的,或者通過輔導班培訓得知的。
  • 近4000種巴西植物瀕臨滅絕 農業是「罪魁禍首」
    【南美僑報網編譯王晗報導】英國皇家植物園9月29日公布的報告指出,地球上有39.4%的植物瀕臨滅絕,幾乎是2016年水平(21%)的兩倍。在被編目至巴西的3.6萬餘種植物中,有3934種受到了威脅。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這項研究共有42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參與,其中包括來自巴西裡約熱內盧植物園的研究員。「人們知道鯨魚、海豚和金獅面狨受到威脅,但社會卻對受到威脅的植物沒有什麼同情。植物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
  • 巴西驚現座頭鯨屍體 專家稱是幼鯨與媽媽走散了但上岸原因...
    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發現一頭座頭鯨屍體後,巴西野生動物專家感到困惑不已。這頭重達10噸的哺乳動物是在亞馬遜河口的馬拉霍島的叢林灌木叢中被發現的。儘管科學家們推測這個大塊頭是在風暴中被拋向陸地的,但還是搞不明白它是怎麼飛到這麼遠的內陸的,也不知道它最初為什麼要離開海岸。
  • 鯨魚肉又酸又難吃,但是這三個國家,寧願被罵慘也執意要捕殺鯨魚
    鯨魚在世界上,我們都很少聽到有人說吃鯨魚肉,因為鯨魚是一種很珍貴的動物,也是一種大型的哺乳動物,回看歷史,捕殺鯨魚在以前很流行,因為鯨魚的魚翅能賣很多錢,後來很多國家都知道,殺鯨魚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所以都不殺鯨魚了,但是這三個國家除外。
  • 看鯨魚不知道名字?這裡有一份鯨魚大全送給你!
    這是潛水遊世界第7196次分享 出處/潛水之家 我們一直叫鯨為鯨魚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應該叫鯨,它是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全世界大約有98種鯨,中國有30多種。
  • 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歷史簡介
    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在太空競賽中的起源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誕生於 同年8月,熱那亞(JânioQuadros)對該地區的計劃充滿熱情,籤署了一項法令,該法令將建立國家空間活動委員會(GOCNAE)的組織組,該組織將成為INPE的萌芽,並發起太空活動在巴西。GOCNAE的職責是:與外交部合作提出巴西太空政策;開展科技交流與國際合作;促進專家培訓;開展研究項目;並與巴西工業協調和執行太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