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下潛2000米,為何人類不行?同是哺乳動物,鯨魚有何特別?

2020-11-24 騰訊網

鯨魚雖然叫魚,卻是海洋中為數不多的哺乳動物。胎生哺乳、以肺呼吸、體溫恆定,也算得上和人類有不少的相同點。世界上的鯨魚大約有100種,一般生活在500米以上的淺水區,但是也有能在2000米生活的抹香鯨。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水壓和水深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按每增加10米,壓強增加一個大氣壓計算,水下1000米的位置,水壓可以達到97個大氣壓。也就是說,在那裡你每平方米需要承受970噸的重量。這對於人類來說,完全是達不到的。

其實幾千米的位置,常規的潛艇外殼也已經達到深潛極限,更別提人類弱小的身軀。可是為什麼同樣哺乳動物的鯨魚,卻能生活在深海而不被水壓壓扁呢?鯨魚的深潛極限又是多少?這還得從鯨魚的肺說起。

鯨魚擁有一套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呼吸系統,它們的肺部能夠根據水壓靈活變化,以平衡身體內外的壓強。當進入深水區時,肺部就會縮小,身體內不會留存很大的空間,壓強自然增大,從而也就能承受高水壓。

據2014年的報導,柯氏喙鯨這種鮮為人知的鯨魚潛水深度高達2992米,憋氣時間超過2小時17分鐘,是已知鯨魚物種兩項紀錄的保持者。連人們熟知的抹香鯨,最深也能達到2250米,並且連續憋氣一個多小時。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用肺呼吸,在下潛的一個多小時裡,氧氣是如何供應的呢?這還要再回到鯨魚的呼吸方式。鯨魚是在水面上吸入潛水時所需的空氣,然後帶著這些空氣潛入水底供呼吸之用,而不是呼吸水下的壓力化的空氣,因此我們才會經常看到鯨魚躍出水面換氣。

而且,首先鯨魚也不會帶著大量的空氣潛水,因為它們也用不了這麼多。長期進化的特殊呼吸機制已經讓它們適應了深水生活。在深潛時,大部分的空氣會被從肺部排出,以血液中血紅蛋白以及肌肉中的肌血球素和氧氣結合作為替代品,為長時間的潛水過程作準備。

與此同時,鯨的動脈網絡像一個分流器一樣,維持腦部正常的血液供應,同時減少對肌肉血液供應。此外,為進一步減少氧氣的消耗量,心率也會隨之降低。所有被鯨魚帶入水下的游離氣體都在壓力下被吸收進堅硬且有厚壁的呼吸系統中。

鯨魚還能在不斷增加的壓力下呼吸氮氣,這種深水適應性使鯨魚能夠避免氮醉(也可深海暈眩)。這是人類根本不具備的深海適應能力。大量的氮氣溶於血液中會對腦細胞產生侵害,導致精神極度陶醉或是極度興奮,許多的潛水員就是因此命喪水底。

正是由於鯨魚這種強大的屏氣能力,讓它們在深海長期潛行也不會發生意外。不過,有得必有失,這種機制讓它們都喪失了非自主呼吸能力,所以鯨魚必須清醒地控制呼吸過程。

不僅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反射,還要靠自身的意志控制身體浮到水面換氣。加上鯨魚的噴氣孔會自動關閉,因此它們還要有意識地自己張開噴氣孔。如果它睡著了或被打昏,可能真的就被淹死了。

這或許就是大自然的美麗,它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卻給你開了另一扇窗。人類沒有潛入深海的能力,卻憑藉著智慧的大腦到達了鯨魚也未曾到達的海洋!

相關焦點

  • 鯨魚最大下潛深度達2000米,為何硬度更高的核潛艇卻做不到?
    導語:鯨魚肉身沒鋼板硬,為何它能潛入海底2000米,核潛艇卻做不到? 地球又稱之為「水球」,畢竟百分之80以上都是海洋,陸地相對比較少,迄今為止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不足百分之5,一些謎題至今沒有能夠解開。
  • 鯨魚下潛2000米,鋼鐵打造的核潛艇卻只有幾百米,太深會被擠爆?
    文/原點鯨魚的下潛深度為什麼能夠達到2000米呢?這和鯨魚的特殊身體結構有關。隨著不斷下潛,壓強會越來越大,為了能夠平衡體內與體外的壓強,鯨魚的肺會隨著下潛深度不斷縮小,這樣就能夠使體內的壓強增加,從而與體外的壓強保持一種平衡。
  • 鯨魚可以下潛數千米,為何鋼鐵打造的潛艇反而容易被海水壓扁?
    深海巨大的壓強海洋佔據地球表面總面積的71%左右,海洋中最深的區域為海平面以下11521米的馬裡亞納海溝,由於深海壓強大、溫度低、氧氣含量、自然環境異常惡劣,人類對海洋的探測,目前來看總體上還是非常低級的水平,有科學家表示,人類對海洋的認知,還沒有對太陽系內的諸多星體熟悉。
  • 中美俄三國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不足千米,為何鯨魚能到2000米?
    用上好的鋼鐵製成的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不過千米,為何血肉之軀的鯨魚卻能下潛到2000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足跡遍布了以前很多到不了的地方,從雨林到沙漠,從南極到北極,甚至於從海洋到月球,都可以看到人類的身影。儘管如此,地球上仍然有人類到不了的地方,那就是神秘莫測而又危險重重的深海。
  • 同為海洋哺乳動物,為何海獅可以曬太陽,而鯨魚擱淺就變鯨爆?
    我們經常會在網際網路看到一些擱淺的鯨魚,它們龐大的身軀在沙灘上一動不動,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它們就會漸漸死亡,然後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一次「鯨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鯨魚雖然名字裡也有「魚」,但是它們卻更像我們人類。它們和我們一樣是哺乳動物,呼吸的是空氣,依靠的是肺,它們無法長時間呆在水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到水面呼吸。
  • 鯨魚血肉之軀,能在2000米深海生存,鋼鐵打造的潛艇卻會被壓扁?
    鯨魚可以用血肉之軀下潛至海底2000米,而人類用鋼鐵打造的潛艇卻會被瞬間擠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了探索海洋奧秘,人類做出了哪些努力?大自然的神奇體現在各個方面,以我們熟知的海洋生物鯨魚為例,作為世界上最龐大的哺乳動物,鯨魚有龐大的身軀和驚人的食量,不僅如此,鯨魚之所以能在深海中自由的遨遊,是因為它們擁有一套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呼吸系統,在下潛時可以按照情況,合理的控制空氣排出量和速度,通過自動縮小肺部來平衡體內外壓強我們都知道水深和水壓有極大的關係
  • 鯨魚能下潛到2000米,而核潛艇卻會被瞬間擠爆?專家:區別就在這
    而作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國家的我國,也正是因為擁有了這樣武器,才使海軍的戰鬥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正是因為掌握了核潛艇的技術,我國的國際地位也才更加的穩固。不過,正是因為核潛艇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也讓很多人都愛屋及烏。大家似乎都覺得核潛艇這一戰略武器的功能,已經達到了強大無比的地步。然而,事實上它雖然有很強大的威力,但就其各方面的性能而言,其實還不能算是難逢敵手。
  • 為什麼鯨魚能下潛到水下2000米,而鋼鐵打造的潛艇會被壓扁?
    大自然的神奇常常會使我們驚嘆,我們都知道,在深海之中,水壓會變得非常大,在水下大概一千米左右的地方,水壓大概有97個大氣壓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每平方米需要承擔重量達到了可怕的970噸。因此,我們在設計製造潛艇的時候,經常要考慮水壓對潛艇造成的巨大影響。
  • 鯨魚是哺乳動物嗎? 鯨魚的祖先是什麼?
    鯨魚是哺乳動物嗎? 鯨魚的祖先是什麼?時間:2016-08-04 15:12   來源:黔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鯨魚是哺乳動物嗎? 鯨魚的祖先是什麼?鯨魚一般指鯨目,主要分為鬚鯨亞目和齒鯨亞目兩個子目,鬚鯨的種類較少,但體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種類體長也超過6米,齒鯨類的體形差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3分米左右,最大的也在20米以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   原標題:鯨魚是哺乳動物嗎? 鯨魚的祖先是什麼?
  • 鯨魚下潛至海底會完好無損,而潛艇卻會被壓扁?這是為何?
    在我們國家有一句老話叫做「人定勝天」。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戰勝任何的環境,甚至還可以到達我們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潛艇的潛水深度大約在650米以上,那麼美國的海狼號下潛深度也是650米,那麼我們國家的093下潛深度400米左右,下潛深度的增加那麼潛艇承受的負荷也是越大,那麼鯨魚下潛至海底會完好無損,而潛艇卻會被壓扁?這是為何?
  • 鯨魚能潛至三千米的深海中,為何潛艇超過一千米就會被壓扁
    我們知道,鯨魚生活在海中,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哺乳動物。鯨魚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它不僅體型巨大,更是能夠下潛至深海中去。學過物理的我們都知道到,越往海的下面去,所要承受的壓力變越大。所以,下潛到深海中是要承受巨大的壓力的。
  • 肉身鯨魚能到海底千米,為何潛艇卻怕被壓扁?奮鬥者如何突破萬米
    1000米深,艇身每平方米要抗住1000噸的壓力,稍有偏差,潛艇隨時面臨著被壓成紙片的危險。 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臨近的海域,人們在海底2200米處,發現了一頭被海底電纜纏繞窒息而死的抹香鯨,而根據隨後調查試驗,人們發現抹香鯨的潛水極限可以突破2000米。而至今為止,人類發現潛水最深的哺乳動物為柯氏喙鯨,下潛深度史無前例的達到了2992米。那麼為什麼長著肉身的鯨魚能達到潛艇都難以企及的深度呢?
  • 鯨魚是哺乳動物嗎?鯨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
    鯨魚有兩個大類,一個是鬚鯨,一個是齒鯨,在我國海域中,有30餘種鯨魚。那麼,鯨魚是哺乳動物嗎?鯨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鯨魚能潛到3000米深海,為何潛艇超1000米就扁了?專家:構造不同
    潛艇自問世以來,至今最深下潛記錄為1300米,該記錄是由前蘇聯時期685型攻擊核潛艇"共青團員號"所創造的。當下,即便是目前中美俄三國最先進的軍用潛艇,其下潛深度也普遍控制在1000米之內。因為即便在耐壓殼體技術方面不斷升級,但潛艇依然無法抵禦1000米以上深海帶來的強大水壓。
  • 同樣都是鯨魚,為什麼抹香鯨能潛入2000米的深海,藍鯨卻不行
    海洋生物多種多樣,而藍鯨是已知的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哺乳動物,體長在22-33米左右,體重相當於25隻非洲象,一條舌頭就重達2000千克。它們也會潛水,但是一般不會超過100米。
  • 為何鯨魚很少傷害人類?科學家給出答案,三觀都被顛覆了
    鯨魚,可是海洋中最大的海洋生物了,當然,鯨魚也是一個統稱,在它之中還包括98種胎生哺乳動物,它們都是海洋中的巨無霸,而且其中還有一些是生物鏈中的頂級獵手。比方說虎鯨,它可是在海洋中連大白鯊見了,都要趕快逃走的狠角色。
  • 鯨魚是哺乳動物需要呼吸,為何還生活在海裡?
    鯨魚生活在海裡,卻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正如蝙蝠一樣,蝙蝠雖然會飛,可是卻並不是鳥類,而是哺乳動物;企鵝雖然不會飛,是海洋中的遊泳高手,不過它們卻是實打實的鳥類。可以說,生物的進化非常的神奇,總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 鯨魚是哺乳動物,那麼它在水中是如何餵養小鯨魚的呢?
    藍鯨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而藍鯨是鯨魚的一種,這一點毫無疑問。眾所周知,哺乳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乳汁來哺育後代,鯨魚作為哺乳動物當然是用自己的乳汁來哺育後代的了。那麼,它是如何做到在水中哺乳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海洋科普(1303)| 鯨魚擱淺會鯨爆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鯨魚雖然名字裡也有「魚」,但是它們卻更像我們人類。它們和我們一樣是哺乳動物,呼吸的是空氣,依靠的是肺,它們無法長時間呆在水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到水面呼吸。但是為什麼它們不能和我們一樣在陸地上多生活,哪怕是一小段時間呢?
  • 亞馬遜雨林發現鯨魚,體重達到10噸左右,它是從何而來?
    說起海洋,大家能夠同時想起鯨魚和鯊魚,鯨魚身為最大的哺乳動物, 鯨魚的死亡都能給海洋帶來很大的好處,讓海洋中的生態環境更加完善,眾所周知,鯨魚是海洋中的生物,可是科學家在研究亞馬遜雨林的時候,卻有了意外的發現,在亞馬遜雨林中竟然看到了鯨魚的身影,為何鯨魚會出現在這裡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