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全球面臨八大不確定性,需以穩定性戰勝不確定性(附實錄)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導讀:朱光耀表示,疫情的蔓延,使得世界正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世界加速進行調整。人類處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巨大的不確定性是世界所有國家必須直面的重大挑戰。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作 者丨楊志錦

圖 / 21世紀經濟報導

2020年11月10-11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四季酒店舉行。11月11日上午舉行的是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主論壇,主題為「開放金融,智創未來」。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作了《以穩定性戰勝不確定性》的主旨演講。朱光耀表示,疫情的蔓延,使得世界正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世界加速進行調整。人類處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巨大的不確定性是世界所有國家必須直面的重大挑戰。

以下為演講實錄:

朱光耀:謝謝,大家知道2020年對世界所有國家都是有重大挑戰的一年。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引發一場世紀性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也導致了自二戰結束後,最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造成了全球治理體系的危機。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全球的經濟危機、全球的治理體系危機,三者相疊加,相互影響。

世界各國面對的是一場嚴重的系統性危機。坦率而言,系統性的危機,世界各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還從未經歷過。

如何應對這樣一場嚴重的系統性危機,需要國際社會同心協力、同舟共濟。首先要遏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同時協調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政策。在這個基礎上要強化國際多邊體系,使國際多邊體系能夠真正的發揮功能。

但是我們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感染的病例人數已經超過了5000萬人,120多萬人被疫情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在歐洲,在美國,現在的第二波疫情將迫使學校不得不重新考慮關閉,工作崗位流失。在今年年底之前病例可能還會增長,這是對世界所有國家的挑戰,而首先是最發達的經濟體美國和歐洲。

如果在今年年底之前,國際社會不能有效的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那麼2021年我們期望的全球經濟能夠有一個比較大幅度的復甦,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2%。當然,這個5.2%是在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4.4%的前提和基礎上實現的,即便如此,控制疫情仍然是當務之急。疫情的蔓延,使得世界正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世界加速進行調整。人類處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巨大的不確定性是世界所有國家必須直面的重大挑戰。我想這種不確定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新冠病毒疫情發展變化的不確定性

迄今為止,5000萬人染病,這個對人類是巨大挑戰。疫情能不能夠在今後幾個月得到有效遏制,需要人類的智慧,需要人類的合作,需要所有國家共同行動,應對人類的共同敵人新冠病毒。

二、全球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負增長4.4%,明年能不能實現5.2%的增長,需要世界各國共同的努力。

三、全球供應鏈穩定性的不確定性

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對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在第二波新冠疫情發生的情況下,能不能夠保持全球供應鏈的穩定,使得我們產業鏈的上中下遊都能夠繼續正常的運作,這是對所有國家都是考驗,特別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四、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穩定協調問題

疫情爆發以來,國際社會已經動用了15萬億美元的財政資金,來應對疫情造成的經濟增長的下滑,來解決失業人數的快速增加,來保持社會的穩定。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發達經濟體實行負利率的貨幣政策,歐央行現在是-0.5%的利率。日本央行是-0.1%的利率水平,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自從今年3月份,把聯邦儲備利率下調到0之後,又宣布在2023年底之前,美國的貨幣政策不可能回歸正常水平,也就是恢復到能夠提高利率的水平。而全球目前17萬億美元的債券,是以負利率作為標的,這是國際金融市場從未經歷過、是所有歷史上從未經歷過的一種新型的特殊挑戰。而國際社會,特別是主要經濟體,在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方面,缺乏合作的意願和動向。特別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在這方面缺乏意願和動力,使得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五、對人類生存有著巨大影響的全球氣候變化政策協調的不確定性

美國在這個月正式退出了巴黎氣候變化協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承擔了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所表現的最大的責任感。中國將盡最大的努力,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政府對中國人民負責,對世界人民負責的最大的政策體現、負責任大國精神的表現。我們也期望著國際社會能夠認識到氣候變化對人類命運至關重要,特別是公共衛生危機提醒我們、警示我們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多麼的直接和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能夠回到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這個大的政策框架之下。

六、數字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數字經濟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是數字經濟最大的資源。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數字經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居家辦公等等,這是非常重要的新發展業態。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數字經濟的發展,在一些政策框架下,包括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也包括數字貨幣的發展,數字稅收和對大的數字平臺壟斷性的監管,這種結構性問題要有明確的政策框架和政策指引。這就需要國際社會的協調合作,但是在這方面我們看到進展非常的緩慢。

七、多邊體系,特別是主要國際機構發展的不確定性

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實際上是對國際合作抗疫的一種倒退,而最近在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遴選方面,美國的一票否決使得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的遴選被迫拖延,這些都對國際合作造成了重大的障礙。世界需要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多邊體系,需要主要國際組織發揮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我想世界特別是主要國家,是時候回到多邊主義,回到國際合作的正確軌道上來了。

八、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在尊重聯合國章程,在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體系合作和指導下,我們世界所有國家,特別是主要國家要協調政策,要共同合作,要堅定反對國際恐怖主義。在這方面主要國家增進相互了解、互相信任,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特別警惕國際恐怖主義在一些地區的死灰復燃,這是對世界所有國家的挑戰,是對世界和平事業的挑戰,是對人類的挑戰。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大的前提之下,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來拖延,堅定貫徹多邊主義原則,貫徹聯合國的憲章和宗旨,堅持和平發展這個時代的主題。

十九屆五中全會剛剛成功舉行,通過了關於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今後十五年,2035年的發展遠景的意見建議,這對中國經濟在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仍然面臨著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與此同時,我們的機遇和挑戰都在發生重大的變化。

就機遇方面大家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有了巨大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有空前的提高,2020年中國的國民經濟總值將達到100萬億人民幣,中國將勝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任務。「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將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我們將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中國將以更加改革開放的姿態來同全球經濟緊密融合。中國的穩定、中國的發展是造福中國人民,同時也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中國貢獻。謝謝大家!

更多相關內容,請看專題報導:聚焦丨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

相關焦點

  • 把握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互轉化的辯證法
    風險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不確定性。2020年年初暴發,至今仍在全球擴散的新冠疫情就證明了整體不確定性在強化,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全球治理陷入混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加劇。這給我們帶來了求變、求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風險帶來的是成本、損害和損失,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威脅。降低整體不確定性,防範化解公共風險,為我國的發展構建起可持續的確定性,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及以後的重要任務。
  • 朱光耀:面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 人們在戰略思路上要有突破
    朱光耀認為,新冠疫苗的開發為人類戰勝新冠病毒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科學的基礎和能力。同時,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人類未來還將面臨著新的、其他的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我們要有更寬廣的思路,要特別認識到新冠疫情危機對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極端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要把人類戰勝公共衛生危機、同人類戰勝氣候變化挑戰結合起來。
  • 設計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無論是確定性還是不確定性,他們實際上都是由外部誘因觸發,給予用戶確定性的信任感,符合用戶的認知與操作習慣,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順暢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問題,主要來源於經濟行為學中的決策過程。另一方面,有些確定性的產品功能具通用性,或者說是一種方式的代名詞,例如:支付功能。產品如果涉及用戶付費流程,那麼付費的途徑和功能主要來自已知的兩大途徑,這個時候就需要調起對應的插件或者調起其他應用進行付費,這也是產品功能結構穩定性的一種表現。當然,這種穩定性是保持在功能足夠完善、用戶倆足夠大、甚至達到「壟斷」的前提下的。
  • 人民論壇:用確定性戰勝「不確定」
    許多人渴望擁有確定性、獲得安定感,然而現實生活卻時常「出乎預料」,令人不得不面對種種「不確定」。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攀升。新冠病毒突然襲擊人類,就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一個極大的「不確定」。如何面對「最狡猾的病毒」,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不確定」,考驗各國治理能力與真功。
  • 以確定性能力應對To B發展的不確定性
    對此,中興通訊副總裁尤琰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5G的發展處於商用起步階段, 在方向、市場、產品三個維度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運營商可以立足網的優勢,加強雲網融合、雲邊協同,構建To B能力底座,以確定性能力應對B端發展的不確定性,對OTT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來滿足行業拓展需求。構建To B能力底座關鍵在於應對雲的不確定性、網的不確定性和雲網一體化服務的需求,需要運營商揚長避短,通過共享合作等方式來共同應對。如何應對雲的不確定性?
  •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思考
    確定性害死人 你發現沒,一個人在外企工作久了,自己的大腦就會馴化成一個樣子「守規矩、準時、KPI、流程化」,同時,你也會發現一個人在BAT工作久了,時不時就冒出很多想法,不斷的突破自己的邊界,接受不確定性
  • 萬物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原理
    現在的科學家都認為宏觀物體遵從確定性的宏觀力學原理,而微觀粒子卻遵從不確定性的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我來說出我的不同見解。 首先何為宏觀?何為微觀?在我自己與外界沒有糾纏時或者在無幹擾的自我世界我是不確定的,此時屬於基態或者自由態。
  • 定義合理的產品需求: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在這裡我從確定性和不確定的角度去聊一下這個事情。不確定性和確定性存在於主觀與客觀之間的關係中,當我們的主觀意識對某種事物能捕捉的信息越多,其客觀的不確定性就越小,主觀的確定性就越大。這裡所提及的主觀和客觀要辯證地去看。
  • 君智戰略諮詢謝偉山:讀懂顧客,穿越周期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我不害怕風險,我害怕不確定性。」喬治·索羅斯講這句話時,一定沒有想到,2020一整年都籠罩在「不確定性」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探索「確定性」?10月15日~16日,億邦未來零售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以「確定性」為主題,特邀40位行業領袖登臺分享,800 家領軍企業高管參會交流,探秘新消費確定性,感受新生的熱烈與力量。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矛盾】
    這就是量子理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我們也可以稱作量子力學的規律性和隨機性。如我之前所說的,所有的理論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是絕對與相對的統一體,都是正確與錯誤的統一體。量子理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來源於人類對物質把握還沒有達到一個完全的程度,我們對物質的認識以及對物質運動方式的認識(物質運動的方式是物質運動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的統一體)還有一個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轉變的過程。
  • 嫦五探月,如何把這麼多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
    這次「嫦娥五號」探月舉世矚目,值得研討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今天只談一個科學思維: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中科院自動化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談到這次探測器在月球上自動打孔取樣的困難程度跟地球上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鑽取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意外。「這麼多航天人的任務就是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找到確定性?《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提出了三點可供我們學習的思維方式:首先,要謙卑地承認自己無知,謙遜聆聽他人的意見。
  • 博鰲亞洲論壇「世界經濟展望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電視論壇舉行
    當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世界經濟展望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電視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當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世界經濟展望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電視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 朱衛東談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不確定性與確定性的博弈
    朱衛東談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不確定性與確定性的博弈 2018-責任編輯:李霈韻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資深臺灣問題專家朱衛東認為,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將是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博弈
  • 【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有更大確定性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保持三個不...
    >2020-08-25 11:31:30來源:FX168 【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有更大確定性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保持三個不變】2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貨幣政策需要有更大確定性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那就是三個不變: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變,保持靈活適度的操作要求不變,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決心不變。
  • 尋找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地區局勢驟然緊張動蕩,也引發了全球市場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3日,美國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跌,國際油價和國際金價均出現大漲。這可以說是2020年的首隻「黑天鵝」,事態還在進一步發酵,給本就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帶來新的變數,也給預測經濟走勢帶來了難度。
  • 2020新議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全球化轉型與國際合作治理
    一、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大  「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描述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的關鍵詞。當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既有前期已存不確定性的累積和延續,也有因疫情全球大流行引發不確定性的驟升和加劇。
  • 朱光耀:2015年嚴峻外部環境的八個特點
    以下為朱光耀演講節選:  2015年應該說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最為嚴峻和複雜的一年。也就是說在201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是十分嚴峻和複雜的,突出體現為八個特點。  第一,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處於2009年以來的最低點,現在是11月,在這一年中,IMF四次下調了它對全球增長率的預測。從3.8%下調到3.5%,再下調到3.3%。
  • 趙磊等:「不確定性」是微觀世界的本質嗎?——「不確定性原理」何以被誤導(之一)
    既然現有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那麼可以用「隱變量理論」來解釋這種不完備性。  所謂隱變量理論(hidden variable theory),是指現有量子力學的背後應該隱藏著一個尚未發現的理論。  隱變量理論認為,某種尚未發現的理論可以完整解釋物理系統所有可觀測量的演化行為,從而避免掉任何不確定性或隨機性。
  • 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機會?科創未來資本論壇解鎖答案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 世界經濟下行、新冠疫情、中美關係、新基建、註冊制改革、國企改革……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對於有志於在資本市場有一番作為的企業而言,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的機會? 數字新經濟,雲開看未來。
  • 周其仁最新演講:未來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不一定是壞事情
    嚴格說這些問題都不知道。有一個詞原來非常生僻,是科學上很少人討論的問題,叫作不確定性或者不確定性原理,現在卻變成了「天下無人不識君」,都在談論不確定性。我想在企業的角度談不確定性具有特別的含義,因為企業要組織人、財、物,要面向未來,要組織籌劃,如果未來不確定,這個企業怎麼打仗?怎麼組織人、財、物應對市場競爭?所以,需要把不確定性概念稍微做一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