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面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 人們在戰略思路上要有突破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全球化遭遇嚴重打擊,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價值和族群空前撕裂。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由鳳凰網、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鳳凰網財經、中華網財經承辦的「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以「破局與新生」為主題,盛邀政商學界頂級嘉賓,圍繞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圖為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上表示,在戰勝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方面,首先要體現團結協作,要體現人類共同面對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敵人的合作精神上來。

朱光耀認為,新冠疫苗的開發為人類戰勝新冠病毒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科學的基礎和能力。同時,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人類未來還將面臨著新的、其他的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我們要有更寬廣的思路,要特別認識到新冠疫情危機對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極端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要把人類戰勝公共衛生危機、同人類戰勝氣候變化挑戰結合起來。

朱光耀表示,人們在思路上要更具戰略性,更具未來的、歷史的戰略視野,要最寬廣的覆蓋人類在面對挑戰方面,特別是在面對細菌、面對氣候變化挑戰方面,要有更加完整統一的戰略,戰略思路上要有突破。同時,要極具針對性。

以下為朱光耀演講全文:

再過二十多天,我們將送走充滿危機和挑戰的2020年,迎來了機遇和挑戰並存,但是充滿著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的2021年。

我們怎麼樣看即將過去的2020年?在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的爆發對世界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演變成一個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同時導致了深度的經濟衰退,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降4.4%;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的貿易狀況將下降9.2%;聯合國貿發組織對2020年全球直接投資的下降率預測是30%—40%。經濟的衰退、貿易的萎縮、直接投資的減少,構成了2020年世界經濟的真實狀況。

與此同時,這次世界級的公共衛生危機也導致了全球治理體系的危機,全球治理體系處於二戰以後最為艱難的歷史時刻。所以,人類處在新的歷史發展的關口,這是對2020年世界經濟真實狀況的客觀寫照。

2020年即將過去,我們正視公共衛生危機挑戰,而且認識到這是一種系統性的挑戰。因為它不僅是一場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不僅是一場全球的深度經濟衰退,不僅是全球治理體系的危機,而是三者相互疊加、相互影響的系統性的危機。

要戰勝危機,就必須要有系統性的、整體的、體現全球各國,特別是主要國家能夠回到團結協作、同舟共濟的戰略思路。但是很不幸,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起到了退群,對全球治理體系倒行逆施的一系列的惡劣作用和影響。現在應該是美國回到符合美國自身利益,同時符合世界和平與發展方向的多邊體系、多邊主義原則、多邊磋商的正確的軌道上來的時候。

針對2020年在系統危機之下所表現出的三種具體的危機挑戰,我們應該形成應對危機挑戰、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策略:

第一,在戰勝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方面,首先要體現團結協作,要體現人類共同面對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敵人的合作精神上來。新冠疫苗的開發為人類戰勝新冠病毒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科學的基礎和能力。同時,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人類未來還將面臨著新的、其他的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我們要有更寬廣的思路,要特別認識到新冠疫情危機對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極端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要把人類戰勝公共衛生危機、同人類戰勝氣候變化挑戰結合起來。人們在思路上要更具戰略性,更具未來的、歷史的戰略視野,要最寬廣的覆蓋人類在面對挑戰方面,特別是在面對細菌、面對氣候變化挑戰方面,要有更加完整統一的戰略,戰略思路上要有突破。同時,要極具針對性。

第二,在經濟戰略發展方面,我們要有急迫地加強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其中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是至關重要的。2008年,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刻,人們共同的行動,有共同的戰勝危機的理念,同舟共濟並取得了戰勝金融危機的勝利。但是今天,全球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政策協調嚴重缺乏,所以,2021年全球經濟要恢復到常態。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希望能夠達到5.2%的增長,這需要所有國家共同努力。

同時,我們在理念上要有新的創新,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提供的難得的機遇。數字經濟將是第四次工業化革命最為寶貴的戰略機遇和抓手,其中數據是未來珍貴的資源。我們在數據的保護、數據的安全、數據隱私的重視等方面,都要有全球合作的戰略視野,確保數據的安全流動,這是對世界所有國家至關重要的,它關係著今後全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的基礎。所以,第二個戰略思維的突破,就是和全球經濟發展、復甦發展緊密結合,數字經濟戰略地位和重大作用要不失時機的提到戰略議程上來,世界主要國家要加強在這一領域的政策協調與合作。

第三,要克服全球治理危機,相關的大國之間的政策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是指導、處理大國關係的重大原則基礎。在克服全球治理危機這一方面,首先要恢復在過去一年受到嚴重破壞的大國之間的信任基礎,「國之交重於民」,世界主要國家民眾之間的相互溝通、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在克服全球治理危機的領域,全球面臨重大的挑戰,最為關鍵的就是在大國關係上,新的一年要有新的進展。

第四,基本的原則是值得所有國家高度重視的:1.和平共處;2.開放合作;3.多邊主義;4.溝通磋商。

在和平共處原則的基礎上,堅持國家的對外開放和合作共贏,堅持多邊主義的原則,堅持溝通與磋商。對於在新的一年改善和提升大國關係,特別是是處理好在全球治理中急需提升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包括數據保護的國際規則,包括國際貿易體系及其相關的規則,也包括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是至關重要的。

針對三個具體問題,用新的戰略思路來加以考量,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當前面臨的新冠病毒的挑戰,同時也能保持全球經濟的穩定復甦和增長,進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提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戰勝新冠病毒疫情的重大的戰略勝利,同時保持了中國經濟克服困難、穩定地向前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經濟將是202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將增長1.9%。從現在的數據看,我們第一季度-6.8%,第二季度3.2%,第三季度4.9%,前三季度綜合是0.7%,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基本恢復到潛在增長率6%左右的水平,我們有信心全年經濟的增長將超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2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中國經濟增長8.2%。但在保持信心和樂觀的同時,我們要非常審慎,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按照中央確定的「穩中求進」的工作方針,按照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保持中國經濟健康持續向前發展。

謝謝大家!

專題報導:全球經濟如何破局?梁振英15分鐘重磅演講、多位省部級領導建言獻策

相關焦點

  • 朱光耀:全球面臨八大不確定性,需以穩定性戰勝不確定性(附實錄)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作了《以穩定性戰勝不確定性》的主旨演講。朱光耀表示,疫情的蔓延,使得世界正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世界加速進行調整。人類處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巨大的不確定性是世界所有國家必須直面的重大挑戰。以下為演講實錄:朱光耀:謝謝,大家知道2020年對世界所有國家都是有重大挑戰的一年。
  • 朱光耀:2015年嚴峻外部環境的八個特點
    以下為朱光耀演講節選:  2015年應該說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最為嚴峻和複雜的一年。也就是說在201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是十分嚴峻和複雜的,突出體現為八個特點。  第一,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處於2009年以來的最低點,現在是11月,在這一年中,IMF四次下調了它對全球增長率的預測。從3.8%下調到3.5%,再下調到3.3%。
  • 日本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的特點及應對
    【摘要】日本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體制具有法制化和程序化、專門化和科學化、系統化和信息化的特點。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以來,日本政府依據《傳染病法》《檢疫法》及《新型病毒等對策特別措施法》,在內閣設立新冠病毒對策本部,制定應對措施,並按照現行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體制進行疫情防控。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三)全球性挑戰亟需國際合作應對  當今人類處於全球化的互聯互通時代,病毒可以隨人員流動快速蔓延至全球。新冠疫情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必須通過國際合作才能得到解決。任何國家單打獨鬥地抗疫,都不會成功。但不幸的是,全球抗疫合作遭遇美國單邊主義的嚴重破壞。
  • 林鄭月娥:面對挑戰香港展現了金融系統的韌力和穩定性
    中新社深圳12月3日電 (記者 鄭小紅)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通過視頻向在深圳開幕的2020第十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致辭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久經考驗,面對新冠疫情及環球經濟動蕩的挑戰,香港自信地展現了金融系統的韌力和穩定性,同時也勇於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
  • 危機時期愈發彰顯社會科學價值
    2020年也是假新聞肆虐、不確定性增強的一年,但與此同時,人們對嚴肅信息、專業知識、深度解讀表現出了巨大的渴求。據統計,全球有數以億計的讀者在「對話網」(The Conversation)上閱讀由專業人士撰寫的文章。專家學者在電視、報紙上頻頻出現,幫助人們就周遭發生的一切答疑解惑。除了流行病學家、公共衛生專家之外,社會科學家也在其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 兩岸共同面對金融強權板塊位移大挑戰
    臺灣《旺報》15日刊載社評表示,論壇中以大競合、大挑戰、大資本為主題的兩岸金融合作討論,給兩岸如何加快合作腳步,抓住全球經濟金融強權板塊位移大好時機,提供了策略思考的機會,相信這場論壇的後續效應可以更為深化。  全文摘編如下:  第二屆「兩岸和平創富論壇」成功閉幕,會議正值歐美金融災難引發全球投資市場恐慌之際,幾乎各領域的討論都觸及此一重要議題。
  • 後疫情時代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大量高素質公共衛生人才,現有公共衛生教育和人才供給不能適應新挑戰和新要求。《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每千常住人口公共衛生人員數達到0.83人」,而2017年我國每千常住人口公共衛生人員數僅有0.61人, 缺口較大。
  • 防範化解科技重大風險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當前,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具備帶動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的潛力,許多重點領域的科技瓶頸有可能實現重大突破,從而引起重大技術路線調整和重點產業重構。其中,影響我國科技發展的最大挑戰是我國科技儲備和研發能力相對不足,有可能抓不住顛覆性技術發展的新機會。
  • 3M調查顯示:面對疫情帶來的種種挑戰,中國民眾視科學為破題路徑
    全球疫情下,大眾對科學的興趣創新高上海2020年11月16日 /美通社/ -- 如果要解決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科學無疑將為人們指引方向 -- 這也是過去不平靜的一年為人們帶來的啟示。當下,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注科學,希望了解科學相關的最新信息,並日益重視STEM教育。
  • 揚帆起航風正勁,全球戰略結碩果——2020清華重要外事活動盤點
    3月31日,清華大學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命運與共」為主題,聯合中國日報社共同舉辦線上「新時代大講堂」。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在英文致辭中表示,同在全球社區,人類命運與共。公共衛生安全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疫病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3月2日,習近平主席到清華大學考察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強調「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 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參加「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 線上論壇
    2020年11月23日,歐盟中國商會和雅典工商會共同舉辦主題為「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的線上論壇活動。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希臘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卡拉曼利斯、外交部經濟秘書長斯米利斯及兩國企業界代表等近百人在線參會,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深化兩國經貿與投資合作。章啟月大使在發言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嚴峻挑戰讓人們更加認識到團結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領導人的年度調查中,水資源問題多年來都是主要危機,全世界的報紙也在連篇累牘地報導水資源危機的故事。然而聽了多年「狼來了」的故事狼卻一直沒有來,就像今年伊始,專家們預計南非開普敦將面臨水源枯竭無水可用的情況,到年中的時候當地官員又歡天喜地宣稱危機解除,水源問題並沒那麼急迫。人們不禁要問,全球真的面臨水危機嗎?
  • 3M調查顯示:面對疫情帶來的種種挑戰,中國民眾視科學為破題路徑
    全球疫情下,大眾對科學的興趣創新高如果要解決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科學無疑將為人們指引方向 -- 這也是過去不平靜的一年為人們帶來的啟示。當下,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注科學,希望了解科學相關的最新信息,並日益重視STEM教育。
  • 危機公關處理:企業如何面對負面信息?
    那麼,在面對危機時,企業該如何面對?需要制定什麼樣的危機公關策略呢?每一個企業的性質不同、面對的危機不同,相應的公關策略也不同。萬變不離其宗,再不同的策略也有著共同的考慮因素。企業面臨公關危機時應該果斷採取應對行動,以便化解危機或把危機帶來的負面效應控制到最低。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討論廣泛議題
    圖為人們經過展示中國圖書的書店櫥窗。希望美國能正確看待和適應中國的發展,摒棄冷戰思維,真正歡迎中國的發展壯大和成功,在中國的發展中積極擴大雙方互利合作機遇,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遏制中國發展上。在這個根本問題上不能有任何戰略誤判。同美國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實現雙方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堅定方向。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挑戰,我們認為,中美應該合作、能夠合作的領域更加廣闊。
  • 從話語危機到安全危機:機理與應對
    例如,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Randall G.Schriver)明確表示:「中國正處在一個戰略十字路口,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的未來還沒有永遠不變地固定在一條或另一條道路上。」西方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也經常遵循冷戰思維,把中國崛起稱為「非自由主義國家的崛起和對西方自由主義的挑戰」。
  • 丁明磊 王革|防範化解科技重大風險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未來一段時期影響我國科技發展的重大風險分析「十四五」時期及未來一段時期,是建設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大國權力轉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金融危機等多重因素疊加和交匯,各類不確定性和挑戰增多,風險陡增,並有可能推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新拐點的到來。
  • 劉爽財經峰會致辭:越是面對孤立和分裂,越要包容開放、擁抱世界
    劉爽歷數大蕭條時期、中國改革開放歷程和08年金融危機等歷史事件,總結經驗教訓,強調歷史已經多次證明,去全球化逆流不是歷史的福音,孤立和分裂只能造成人類共同的災難,付出巨大的代價。只有開放和包容,合作與對話,全球協作,互利互惠,才是人類共同的福祉。
  • 光華薦書|面對危機 讀書與思考
    在面對疫情危機的當下,開學時間延遲,企業復工受影響,但是這也是一個讀書和思考未來的時機。為此,我們邀請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們為大家推薦好書,希望大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商業的困境及新的機遇,能從此書單中獲益。推薦人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張志學教授《危機環境下的領導力:沙克爾頓的領導藝術》作者: 丹尼斯NT珀金斯 瑪格麗特P霍爾特曼 吉利安B墨菲推薦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