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資深臺灣問題專家朱衛東認為,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將是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博弈,偶然性與必然性的奇特組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資深臺灣問題專家近日在北京接受
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具體分析,新的一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出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其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而影響未來四至八年兩岸關係的進程。
中新社發 朱衛東供圖 攝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朱衛東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具體分析,新的一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出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其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而影響未來四至八年兩岸關係的進程。
個中存在的變數首先在於,2019年島內「拼大選」的主軸會否讓海峽不平靜。
朱衛東觀察到,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表明,其平穩與否深受島內「大選」的影響。按慣例,「兩岸牌」是選前一年臺朝野及參選人慣用的籌碼和工具,會引發外力連鎖反應,導致兩岸關係進入敏感複雜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資深臺灣問題專家朱衛東近日在北京受訪時預判,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將是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博弈,偶然性與必然性的奇特組合。
中新社發 朱衛東供圖 攝
2020年臺灣「二合一」選舉對於當前的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有輸不起的壓力,也為外部勢力提供了插手幹預機會。「大選」牽動各方利益、引發內外聯動,臺灣將再臨關鍵抉擇。
其次在於,蔡英文會否為連任放手一搏。
他認為,蔡英文在主觀上不會主動放棄連任。然而今年「九合一」選舉已釋放信號,即當局施政不得人心,其結果加劇了民進黨執政困境,使得蔡的連任之路布滿荊棘。
蔡當局目前還未認清慘敗的根本原因,「臺獨」與「反核」兩大所謂「神主牌」加上治理能力低下,才是其改革窒礙難行、失去民心的癥結所在。預計未來一年,民進黨下滑頹勢難以遏止,「骨牌效應」進一步強化,國民黨東山再起的勢頭增強。
2019年,蔡是否會放棄「溫和路線」、重走兩岸關係衝突對抗的老路?激進「臺獨」勢力會否鋌而走險?兩岸關係是否進一步惡化?朱衛東提醒「切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底線思維,防患未然」。
其三在於,外部因素是否可控。
在朱衛東看來,中美競爭將長期存在,美國總統川普也面臨競選連任的壓力,打「臺灣牌」的動因增強,美國始終是影響臺灣問題最大的外部因素。但另一方面他也認為,多方權衡之下,2019年「美臺互動」不會導致中美關係失控;從中長期看,臺灣問題中的外部因素影響將會得到有效管控。
他還估計,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可以確定的是,大陸綜合實力帶來的對臺影響力和塑造力日益增強,臺灣社會的新民意期盼兩岸和平合作雙贏,這是確保兩岸關係大局穩定可控的基本因素。多次政黨輪替及20年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已使臺灣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兩岸關係好壞與民眾的自身利益密切關聯,越來越多的民眾感悟到「兩岸關係好、臺灣才能好」。
朱衛東續指,兩岸關係的確定性關鍵因素在於,大陸方面仍將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他強調,大陸會繼續剛柔相濟、多措並舉,堅守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打擊遏制「臺獨」;針對島內「重經濟民生、盼和平合作」的新民意,進一步積極回應臺灣民眾的訴求和期盼,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