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年前,小丑魚父子的尋親故事讓《海底動員》成為皮克斯動畫經典;本周新上映的《海底總動員2》,幫助小丑魚父子重聚的藍藻魚多莉開始了自己的尋親冒險。更多的笑料、更精細的特效、更煽情的主題讓該片贏得了一片叫好。在《魔獸》獨霸的檔期裡,一群小魚爭取了屬於自己的票房空間。
失憶症小魚尋親記多莉環遊記憶短期障礙,幾秒鐘之前的事都記不住,這跟中國觀眾熟悉的 「只有七秒鐘記憶力的金魚」很相似。當多莉看到馬林、尼莫父子重聚後,自己也想起了童年往事——當年她住在海洋資料館裡,爸媽為了讓她記住深海魚類館複雜的水道,把回家之路編成歌曲讓多莉天天唱。為了尋找爸媽,她和小丑魚父子一起上路。
親情主題用動畫方式表達,有著動人的力量,所以皮克斯也好、日本動畫也好,都有這方面的精彩作品。不過如何處理這一主題,二者有截然不同的方式。 《海底總動員2》裡,多莉負責煽情部分,她一點一滴回憶起來的細節,不斷觸動觀眾;而孤僻又溫暖的章魚哥、丟失聲吶功能的白鯨負責搞笑,加上海豹、潛鳥等小配角,讓整部電影變成歡樂和感動的精妙混合體。而日本動畫新王者細田守在《怪物之子》完全採用了另一個方法,暴戾而粗糙的怪物扮演父親的角色,心靈敏感卻又極其孤獨的孩子跟著怪獸學藝,這對師徒笨拙地經營著類似父子的親情,讓東方觀眾看得內心波瀾翻湧。國產動畫在這方面都是短板,除了正義、邪惡這種簡單的價值產品,國產動畫很難提供感情上的觸動;既沒有皮克斯對技術的極致追求,也沒有好萊塢對商業效果的周密考量,也看不到日本動漫的人文底色。一條小魚多莉,讓國產動畫看到了如天塹般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