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凌晨3時30分前後,今年的第四號颱風「黑格比」,在浙江省樂清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一時間,暴風驟雨。
浙江樂清的朋友說:我們樂清,颱風好多年都沒有正面登陸了,今年,正面登陸,確實有點措手不及!
我說:是的,今年比較特殊,但願颱風「黑格比」,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從歷史上看,颱風「黑格比」還算比較溫和,雖然登陸時比較「兇悍」,但是,上岸後,基本還算溫順。
朋友好奇地問:什麼叫「歷史上」?難道以前,也有颱風叫「黑格比」?
我說:是的,如果算是這次,歷史上,有4次颱風,名字都叫:黑格比。
朋友不相信,懷疑道:真的假的?瞎扯淡吧?
我笑著說:這還能有假?只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忘記了而已!其實,大家都經歷過,不信,我給你說道說道。
01一:2002年的颱風「黑格比」
話說早在2002年的時候,以「黑格比」命名的颱風,就已經出現了!
當年,9月10日,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風暴,被命名為「黑格比」,這個奇怪的名字,來源於菲律賓的貢獻,意思是「鞭撻」,或者「鞭子」。
兩天後,也就是9月12日凌晨,它在廣東省陽江市平岡鎮登陸,登陸時實測最大風力11級,3天後,它又在廣東省江門臺山市下川島沿岸消散。
雖然風力不大,但是,還是給當地的房屋和農田莊稼,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02二:2008年的颱風「黑格比」
6年後的2008年,這一年的9月15日,一熱帶低氣壓,在關島之西北形成,當天下午1點多,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黑格比!
一周後,也就是當年9月24日早晨,在廣東省電白縣陳村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有15級,相比於2002年的颱風「黑格比」,2008年的這個同名颱風,力量要強悍許多,同時,造成的損失也更多!
在廣東,造成的直接損失,多達上百億,所以,至今在電白縣(現在是茂名下面的電白區了),還有不少人記得這個颱風。
03三:2014年的颱風「黑格比」
又過了6年,也就是2014年,這一年的11月30日,一個低壓區,在科斯雷西南方海面上生成,漸漸升格為超強颱風,一周後,也就是12月6日下午9時15分,颱風「黑格比」在菲律賓東薩馬省多洛雷斯沿海登陸。
登陸的時候,曾掀起巨大的浪潮,暴風驟雨,當時,有人曾預測說,這個颱風,雖然來得晚,但是威力很大,可能不亞於2013年的「海燕」。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登陸之後,在菲律賓肆虐一段時間,之後,漸漸減弱,到12月12日,已經基本消散。
不過,2014年的颱風「黑格比」,還是給菲律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統計,共造成菲律賓大約270萬人受災。
04四:2020年的颱風「黑格比」
今年,第四號颱風,又被命名為「黑格比」。
這次,它是在浙江省樂清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強度不算最大,但也不小!
不過,按照預測,2020年的颱風「黑格比」,可能影響範圍不會很大。
登陸後,將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先後穿過浙江、江蘇,或將於8月5日白天,從蘇北移入黃海西部,以後轉向東北方向移動。
對於周邊的安徽和山東,影響有限!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颱風的名字命名,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按照颱風命名慣例,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主要由14個國家提供,每個國家提供10個,其中「黑格比」(Hagupit)是菲律賓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
如果某一年,某個颱風造成的損失和危害比較大,那麼,就除名,以後都不用它了,比如2018年的溫比亞,2019年的利奇馬,都已經被除名了!
其實,細細研究颱風以及颱風的名字,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我是@歷史觀景臺,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