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人早已統治體壇?裡約奧運會見分曉

2020-11-29 騰訊體育

[摘要]今年6月國際田徑界最大的新聞就是,俄羅斯田徑隊將確定無緣今年8月的裡約奧運會。由於涉嫌"系統性"使用興奮劑,俄羅斯田徑隊被拒於今年的奧運會門外。

俄羅斯撐杆跳女王伊蓮娜·伊辛巴耶娃今年將無緣裡約奧運

編者按:今年6月國際田徑界最大的新聞就是,俄羅斯田徑隊將確定無緣今年8月的裡約奧運會。由於涉嫌"系統性"使用興奮劑,國際田聯於6月17日做出了維持去年11月原判的決定,將俄羅斯田徑隊拒於今年的奧運會門外。更嚴重的是,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國際奧委會將有可能取消俄羅斯全體運動員的比賽資格,「戰鬥民族」或將從今年的奧運會徹底消失。

俄羅斯使用的「禁藥」名為米屈肼,是一種代謝調節劑,對運動員的「加持作用」非常強大。但是由於近些年生化技術的突飛猛進,米屈肼相較於其它基因改良類興奮劑,就顯得有些落伍了,而且很容易被檢出。至於基因改良藥物,目前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進行檢測,因此還無法確定有沒有,或有多少運動員進行了違規基因改良。

有消息稱,裡約奧運將採用針對基因禁藥的新檢測技術,今年八月也許會展開一場關於體育禁藥的「魔道之爭」。由於美國籃球、橄欖球、棒球聯盟並不禁止基因改良技術,因此美國男籃和七人制橄欖球隊有可能遭遇麻煩(裡約奧運會不設棒球比賽)。

在國際奧委會和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忙於推出新型檢測手段的同時,更多的擔憂則來自倫理層——一旦基因技術泛濫,體育運動可能從根本上受到動搖,因為競技體育會淪為一場基因改造藥物的軍備競賽。

狂魔亂舞的運動禁藥

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希臘,然而諷刺的是,最早的運動興奮劑好像也誕生於此。大約公元前八世紀,希臘運動員就曾嘗試通過調節睪丸酮水平來提高競技狀態,可見「嗑藥」這件事在競技體育界根本不算什麼新鮮事。

只不過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蘇聯將嗑藥推廣到了家常便飯的程度,官方才對此事重視起來。按照國際奧委會的闡述,「運動員有意或無意地服用違禁物質,或使用違禁方法」都將被視為嗑藥。官方所指的物質和方法包括提高競技水平的多種藥物以及技術,其功效包含而不限於:增加肌肉重量、提升傷愈速度、止痛、提高血氧含量從而提升肌肉素質,以及躲過禁藥檢查等。

根據2015年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WADA)的官方調查,全球傳統禁藥的濫用情況如下圖所示:

反運動禁藥機構的禁藥名單收錄了超過200種違禁藥物。下表中列出了所有分類以及各種違禁物的作用。(本文中提到的禁藥類型以紅色字體顯示)

俄羅斯運動員拿來當飯吃的米屈肼,屬於代謝調節劑。臨床上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中風、心臟病、心絞痛等疾病。由於美國藥監局(FDA)沒有批准這種藥物,目前只有以俄羅斯為首的二十個國家在使用這種藥。

它被體育界視作一種「神藥」,因為它「包治百病」:不僅可以加快傷病恢復,而且可以緩解運動疲勞,提高競技成績。只要不斷骨,運動員想要的各種效果它幾乎都能提供。去年9月WADA才正式將其列入禁藥名單。

米屈肼濫用調查報告(2015)

在俄羅斯人還在迷信「包治百病」的時候,基因技術早就實現「一針靈」了。基因改良運動員,這聽起來像是電影裡面那樣,一個人從沉睡艙裡坐起來突然變得各種無敵。其實就是打一針這麼簡單。

WADA將基因禁藥定義為「各種具有提高競技狀態功效的、非治療用途的細胞、基因、遺傳單元,或調整基因表達的方式等」。雖說定義裡面說了「各種」,但目前其實只有一種。確切地說,當業界談論某某運動員嗑了基因藥,說的就是他/她使用了基因增血技術。市面上還沒出現隨意篡改人類基因組的技術,想打一針就擁有大長腿的同學可以洗洗睡了。

基因增血技術最早是用於醫學領域的一種合成基因組技術。醫生向患者的自然基因組中添加基因片段,用來治療病理性肌肉惡化,施用方式類似於注射藥物。它與大名鼎鼎的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有著很深的淵源。

環法七冠 王蘭 斯·阿姆斯特朗被控從1999年開始,頻繁注射了這種EPO蛋白。EPO能刺激人體血紅細胞生成,從而提高血液運氧量,達到增加肌肉耐力、抵抗疲勞的作用。同樣是擴增EPO,基因增血技術直接改變了人體內控制生成EPO的基因組,讓肌肉產生更多的EPO,進而提高運動員競技狀態。現有的檢查手段無法判斷,該運動員是通過基因技術產生了這麼多EPO,還是他本身就具有這種天賦體質。

2003年,WADA將基因技術正式列入違禁清單,全世界幾乎所有體育組織都沿用這個清單,而美國作為規則制定專家,有著自己的一套體系。前文提到的NBA、NFL和MLB並不禁止基因技術。作者懷著好奇的心情扒了扒美國這三大聯盟的資料,然而卻沒查出任何關於基因禁藥的蛛絲馬跡。

不僅是美國,全世界範圍都不曾曝出一次基因禁藥的陽性結果。然而沒有報告並不能證明沒人在用,英國運動醫學專業期刊BJSM的研究人員曾表示,「雖然現在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這種技術已經被應用於競技體育中,不過鑑於該技術的發展態勢,這個可能性將會不斷增加。」 美國波弗健康科學研究院的臨床副教授、運動生理學專家李瑞也預言,有朝一日,運動員必須攜帶生物護照參加比賽,以此證明他們的先天基因組沒有被改良過。

基因禁藥檢測即將成行

就在上個月,業界出了大事了。澳大利亞科學家安娜·寶蒂娜開發了一種用於檢測基因禁藥的技術,它被喻為當代反運動禁藥的突破口。WADA日前也透露,他們已經與該技術團隊,以及裡約的禁藥測試人員開始了密切合作,準備在本次奧運會中應用這項技術。該技術的內容暫未公布。當前最先進的檢測技術列舉如下,筆者推測,新技術應該不會逃出這三種技術的組合或者升級。

檢測方式 具體內容

抗原檢測 追蹤血液中的特異性蛋白質

基因片段分析 繪製個人基因組

蛋白質組分析 在細胞,組織,或有機體中,對蛋白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面對著即將水落石出的態勢,官方原本統一的反基因技術口徑也開始動搖。其中辯論焦點在於:沒有出臺針對性的檢測之前,人們對於基因「禁藥」的具體副作用了解不明。

保守的聲音表示,據推測,基因增血技術潛在的副作用有:心腦血管病變、肝功能障礙以及骨髓瘤風險。常人無法想像,正在挑戰人類極限的年輕人,他們會願意為金牌冒多大的風險。

然而,持解禁意見者往往如此發問,如果研究證明基因技術不存在安全風險,那它還應不應該被禁呢?他們都在從哲學的角度談論公平。人人生而不平等,先天的優勢造就了不知多少霸主級的運動員,基因技術反倒會提供一個將這種差距抹平的機會。

對此,賓夕法尼亞醫學院的斯威尼·李教授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感慨,「人歲數大了各種身體機能都在走下坡路。如果有一種方式能讓人們的肌肉保持健康,我覺得它不應該受到阻礙。一旦基因增血技術被證明無害,我認為沒有理由對於運動員提出特殊的限制,畢竟每個人都有追求健康的自由。」

裡約奧運場館遠景

筆者認為,在檢測出基因改良的具體案例之前,一張根據推測而羅列出的副作用清單並不能作為支持或者是反對的論據,而解禁論者們建立在假設上的三段論同樣也可算作空談。如果WADA的計劃進行得順利,裡約奧運就能讓公眾看到,有多少運動員依靠基因技術在賽場上討生活。跟蹤監控這些運動員的體徵,由此應該不難作出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報告。禁與不禁,可以再談。

以上內容來自自媒體:DeepTech深科技

免責聲明:騰訊體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此視頻與原文內容無關,僅供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射手座孫楊事業飄紅 裡約有望摘取三金
    射手座孫楊事業飄紅 裡約有望摘取三金 2015年12月01日09:13 來源:騰訊體育 12月1日,是孫楊24歲的生日,大多數人在這個年紀還只是個職場上初出茅廬的青蔥少年,而孫楊早已是世界泳壇中劈波斬浪的傳奇
  • 央視網裡約奧運會新媒體報導大數據盤點
    隨著8月24日中國奧運代表團凱旋歸國,央視網裡約奧運會的報導工作也接近尾聲,自北京時間8月4日零點裡約奧運會賽事拉開帷幕以來,作為中國大陸地區的持權轉播商,央視網獨家全程直播了裡約奧運會全部28個大項306個小項賽事,共計5700小時,成功吸引了全民對裡約奧運會的關注。央視網移動端、PC端、手機電視端、IPTV和網際網路電視等多終端網絡播放量屢創新高。
  • 裡約大冒險:盤點奧運會「吸睛」黑科技
    本屆奧運會上,國內外科技企業摩拳擦掌,展示最新潮的產品。奧運「黑科技」也預示著行業的未來。案例一 投影技術:松下引領大型開幕式新趨勢「錢不夠,投影湊。」這是網友們對本屆奧運會低成本開幕式的調侃。據了解,裡約奧運會開幕式成本僅為上屆倫敦奧運的十分之一,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的二十分之一。
  • 2016裡約奧運會項目——射擊
    2016裡約奧運會項目——射擊 原標題: 一.金牌數15枚男子9枚,分別是10每人打2發,即8人8發後成績累加環數最低者出局。之後每打2發淘汰一人,直到決出最終的冠軍為止。如果同分則加賽一槍定勝負。
  • 體壇最亮的「星」——盤點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體壇楷模
    在人才輩出的中國體壇,像朱婷、張虹這樣的青年楷模還有不少。我國首位獲得短道速滑冬奧會金牌的男運動員武大靖、「亞洲短跑飛人」蘇炳添都在2018年獲得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而最早獲得這一獎章的運動員是中國乒壇曾經的「大姐大」王楠,她在2000年獲此殊榮。5年之後的第九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中,中國男乒的旗幟性人物劉國梁名列其中。
  • 「射擊天才」楊皓然成功衛冕 談裡約奧運會「感謝失敗」
    「射擊天才」楊皓然成功衛冕 談裡約奧運會「感謝失敗」 2017-08-29 17:54: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裡約奧運刻畫美與醜
    很多人將奧運會比喻為「萬花筒」:在這裡你能重新定義「偉大」,那些不斷挑戰身體極限的運動精英們,他們將塵封多年的世界紀錄打破,他們成就了屬於自己的奧運傳奇,在裡約你註定會在博爾特、菲爾普斯等這樣的運動員前邊加上「偉大」的形容詞
  • 2019體壇年曆
    原標題:2019體壇 年曆   日曆翻過2018年最後一頁,我們迎來了光芒四射的2019年,世界體壇進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夕的最後備戰階段。從年初的男足亞洲杯,到4月份的桌球亞洲杯,再到六七月份的法國女足世界盃以及八九月的中國男籃世界盃,「杯賽」成為貫穿全年的焦點賽事。
  • 從阿法狗到閃電退役 趣評2017年國際體壇新鮮事
    12月20日電 新華社記者鄭昕、李華梁在奧運會的後一年和世界盃的前一年,2017年相對算是國際體壇的賽事「小年」,但遠不是體育新聞的「小年」。換一個「角度」,換一種「畫風」,幾家歡喜幾家愁的體壇「新鮮事」也有另一種解讀。
  • 東京奧運會推遲舉行 全球體壇如何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據統計,東京奧運會預計將有11000名運動員參加,目前有57%的參賽名額已經確定。對於奧運備戰期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的運動員來說,奧運會被迫延期,這對他們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已經調整到倒計時一百天狀態的競技狀態,如何能保持到2021年?國際奧委會26日表示,目前已經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名額的運動員能夠繼續保留資格。
  • 射落裡約奧運會首金:美國運動員訓練都用了哪些 「高科技武器」?
    奧運會三金得主Nathan Adrian表示:「以前,我們只能靠教練目視改正泳姿和划水、打水等技術動作。現在,我會在身上捆綁LED傳感器,利用軟體進行分析。這種裝備便於攜帶,可以放進手提箱。」在裡約奧運會上,Adrian將向第四塊奧運金牌發起衝擊。
  • 這年頭都沒人想辦奧運會了,可這到底該怪誰呢?
    從8月5日開幕式到8月22日閉幕式期間,裡約奧運將像往屆奧運會一樣,連續十多天為世人呈現高水平的體育競技。浩浩蕩蕩的觀賽人數,將令轉播商和廣告商滿心歡喜。與過去數十年來幾乎所有的奧運主辦地一樣,裡約也不太可能在奧運會結束後看到當地經濟、就業、收入或旅遊的明顯改善,而新建交通設施和住房帶來的好處只是便宜了那些有錢人。新的公共空間將非常少,即使有,公眾也很難進入使用。
  • 今日十大國際體壇|李世石退役賽贏AI,東京奧運會門票供不應求
    縱觀國際體壇,每天都有驚喜發生,每時都有感動存在,每刻也會逆天改命,防彈少年團將擔任FE的全球形象大使,退役後的李世石再勝「韓豆」AI、東京奧運會門票供不應求,C羅泰山壓頂頭球破門......除了這些,今天國際體壇還有哪些大事值得關注,快和小涵一起來看看吧!
  • 現代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屆延期的奧運會 對日本經濟影響巨大
    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舉辦延期對日本經濟影響巨大 對國際體壇衝擊不容小覷3月24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達成一致,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舉辦。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7.5萬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而且其數量正以小時為單位迅速增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3月23日稱,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正在加速。
  • 那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體壇牛人
    那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體壇牛人體壇上是各路運動健將拼搏的地方,有一些牛人在他們各自的項目中取得了讓世人驚奇的成績,讓我們瞠目結舌。尤塞恩·博爾特「牙買加飛人」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1986年8月21日生於牙買加特裡洛尼,奧運會冠軍,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2015年田徑世錦賽200米奪冠後,博爾特被跟拍攝影師鏟倒,備受關注,他似乎天生為田徑而生。
  • 阿魯納——「非洲雄鷹」展翅翱翔在裡約上空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8月8日體育專電(記者蘇斌、張寒)當他手捧2014年國際乒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盃時,很多人還在用驚奇的眼光審視這個從中國桌球選手「虎口拔牙」的奈及利亞小夥。裡約奧運會賽場上,當他先後淘汰莊智淵和波爾兩位名將晉級八強,實現非洲選手在奧運會上的突破時,此前未能融入乒壇主流的非洲大陸如今在「世界版圖」上也有了自己的印記。  他是阿魯納,裡約奧運會是他的第二屆奧運會。四年前的倫敦奧運會上,他止步於第二輪,當時沒有多少人對這位來自非洲的選手給予很多關注。
  • 盤點奧運會主題曲之「最」
    當地時間8月5日晚8時,2016裡約奧運會開幕式在裡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圖為裡約奧運主題歌。  與《眾神降臨裡約》一樣,2004年希臘奧運會主題曲《海洋(Oceania)》也突出強烈的地域感。該曲帶著海洋的宏大氣魄,配合現場的藍色布景,將希臘的海洋特色凸顯無疑。當地時間8月5日晚8時,2016裡約奧運會開幕式在裡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圖為開幕式現場進行的舞蹈表演。
  • 裁判腦子有屎 裡約奧運會舉重男子77KG決賽視頻
    北京時間8月11日上午,裡約奧運會舉重男子77KG周英傑表示,「這一舉呂小軍表現出了非常高的水準,這是中國舉重隊在裡約第4次破世界紀錄。」  在呂小軍抓舉打破世界紀錄後,張國政在隨後挺舉解說時也相當放鬆。對於泰國選手的出色表現,張國政就吐槽說,「他真是使出洪荒之力了!現在『洪荒之力』這詞很火啊,這次奧運真是多次多彩啊!」
  • 雷聲扛旗劍闖裡約秀中國範 王老吉點讚奧運精神
    昨天,還有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王老吉特約贊助的《中國冠軍範》迎來了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旗手——雷聲。憑藉身高顏值,雷聲力壓男籃男神成為旗手,他不僅是首位擔任中國奧運代表團旗手的擊劍運動員,更是中國第一位擔任奧運會開幕式旗手的奧運冠軍。在現場,雷聲魅力四射,不僅遭遇「紅顏劫」,還自爆追妻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