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極少能活幾千年,就算是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的古樹,有會因為生長得太高而遭雷劈起火,或被自然界定期會發生的森林火災所吞噬,目前中國只有西藏的林芝,臺灣的阿里山,湖北神農架等零星地區,還存在自然生態下的幾千年樹王。而人類活動地區能存活下來的千年古樹,必定有獨特的傳奇故事。
我們見到的萬年千年古樹,多是被挖掘出來的木化石,或一些森林被洪水或泥石流掩埋而根基,碳化後保留下來。一些活著的千年古樹,多存在歷史悠久的寺廟和書院之中,比如存於陝西軒轅廟的5000多年軒轅柏、河南嵩陽書院4000多年將軍柏、山東定林寺3000年古銀杏,湖北章華寺2500年古梅,甘肅伏羲廟1000多年古槐等等。
這些存活到今日的千年古樹,都算是非常稀有之物,這些古樹必有傳奇背景故事,才會被當地人尊敬和千年保護供養。目前,江蘇最古老的樹木,就存活在宿遷的「項王故裡」景區,這棵「項王手植槐」是景區裡最珍貴的一處景點,也是得到超過很多古樹福利待遇的一棵江蘇壽星樹。
由於這棵古槐體型並不碩大,所以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江蘇省「樹壽星」被定為崑山澱山湖的老銀杏樹,老銀杏樹被鑑定有1700多年樹齡。後來,宿遷的「項王手植槐」被鑑定為2200多歲的樹齡之後,才換名了江蘇「樹壽星」的排名,宿遷這棵古樹為省內最為古老的樹木,古槐也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名木,圍繞著這棵古樹,古代和當今都有很多關於它的故事。
這株和霸王項羽有關的老樹,目前的樹齡計算,是和項羽存在時間掛鈎的,傳說是項羽親手種植的槐樹。目前看到的樹木不是一代木,而是第四代再生枝(古樹的一個枝幹重新煥發生機後長成的),所以古樹的樹形並不是非常的粗大,其中一個主幹已經中空,目前被支架支撐住。古槐呈「V字形」生長,有兩條粗壯的枝幹,需要五個成年人才能將其合抱。
古槐的西側枝幹,在1974年曾遭受雷擊,部分樹體開始發黑,本來已經瀕臨枯死,現在已經被「復活」。「復活」的方式,是非常現代園藝水準的嫁接方式「以樹養樹」,通過小槐樹嫁接到古槐樹上,提供古槐樹水分養分供給,以及光合作用供給,讓這棵本來瀕臨枯萎的古樹,重新變得鬱鬱蔥蔥,新的嫩芽已經長出。
都說時代如果興盛,則有靈氣的古樹就會枯木逢春,如果遇到戰亂或貧弱的時代,那是根本不會有人去考慮,如何能讓千年古樹繼續枝繁葉茂的。「項王手植槐」歷經十多年系統性的修復,才有了如今旺盛的樣子,在它身上積累裡很多古樹保護的新技術。
古樹的位置就是歷代「項王故裡」的所在,目前已經成為宿遷當地最為著名的一處景點,堪稱是來宿遷必遊的一處地標性區域。歷朝歷代(包括漢代)都有大量的民眾,敬佩西楚霸王項羽的威名和氣節,項羽堪稱是古代完美人格的一代霸主、名將,如果評選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古代名將,項羽必定入選。反而至今很多人,都還覺得奪取天下建立漢朝的劉邦,反而是一個善於算計、苟且不正的歷史人物。
項羽的故裡目前已經明確是在宿遷,但「霸王別姬」裡的虞姬故裡位置,江蘇的沭陽和常熟還在歷史考證爭奪,目前尚未最後確定,現在各地都在以歷史名人故事,在做文化旅遊的文章。每天項王故裡景區早上開放的時候,都會在城門口進行專門的歌舞表演,所有人都可以在景區外的廣場上欣賞到,關於項羽與虞姬的故事,堪稱是中國古代愛情故事的經典,膾炙人口。
至今關於項羽的很多故事都成為常用成語,比如「赴鴻門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江東父老、霸王別姬、楚河漢界、取而代之、破釜沉舟、作壁上觀、衣錦還鄉、衣錦夜行、婦人之仁」等等,多到你完全想像不到,項羽的作為和人格魅力,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中華文明經典之中,在項王故裡景區裡,可以見到和聽到很多關於項羽和虞姬的故事。
如果不是來到項王故裡景區,觀看這裡的文字解說,還真沒有發現,現代竟然有這麼多的中華文學成語和故事,都是來源於項羽文化,關於項羽的文化崇拜和行為準繩的對照,形成了大量有正能量的詞彙和故事,項羽比起伏羲、神農、軒轅等古代人物更加具體,簡直就是歷史上封神的感覺,項羽的故事比姜子牙的故事更加讓人能產生共鳴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