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報表分析還是可視化分析中,最直觀傳達數據走向趨勢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統計圖,比如想要比較分析兩種不同的變量數據,可以用柱狀圖;想要查看某一數據在整體數據中所佔的比例,可以用餅圖來展示;想要查看某一數據的趨勢動態走向,那麼首選線狀圖。
這些統計圖也並非是依據個人主觀的喜好來隨意搭配的,而是根據數據的特性和場景來匹配合適的統計圖圖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統計圖以及這些圖表的實現方式。
1、柱狀圖
將自己的數據導入保存在主題表內 —— 新建一個「報表分析」—— 從「基礎組件」中拖入「分析區表格」到工作區 —— 點擊表格拾取主題表數據 —— 設置「浮動維」—— 從「統計圖組件」中拖拽「柱狀圖」到工作區 —— 雙擊「柱狀圖」—— 統計圖設置中添加兩個系列,在「數據源」對每個系列進行相應的表格拾取 —— 保存,計算。
2、線狀圖
將自己的數據導入保存在主題表內 —— 新建一個「報表分析」—— 從「基礎組件」中拖入「分析區表格」到工作區 —— 點擊表格拾取主題表數據 —— 點擊A2單元格,設置「浮動維」—— 從「統計圖組件」中拖拽「線狀圖」到工作區 —— 雙擊「線狀圖」—— 統計圖設置中添加兩個系列,在「數據源」對每個系列進行相應的表格拾取 —— 自定義顏色 —— 其他統計圖設置按照自己的需求設置 —— 保存,計算。
3、餅圖
將自己的數據導入保存在主題表內 —— 新建一個「報表分析」—— 從「基礎組件」中拖入「分析區表格」到工作區 —— 點擊表格拾取主題表數據 —— 點擊A2單元格,設置「浮動維」—— 從「統計圖組件」中4拖拽「餅圖」到工作區 —— 雙擊「餅圖」—— 統計圖設置中「數據標誌」的「內容格式」和「顯示方式」 —— 在餅圖中拖入一個對應的「分析區表格」—— 拾取數據、設置浮動維 —— 對第一個表格進行「鑽取方式」的設置 —— 對餅圖中的「分析區表格」設置相應的過濾條件 —— 在統計圖設置中的高級選項中,對餅圖進行「主標題」設置 —— 保存,計算。
4、自定義平面圖
將文件導入保存成「主題表」—— 在「系統管理」中,克隆一份「XXX」自定義平面圖,修改區塊對應ID —— 新建一個「報表分析」—— 從「基礎組件」中拖入「分析區表格」和「地圖」到工作區 —— 雙擊地圖,引用「自定義平面圖」—— 在分析區表格拾取自定義平面圖的主題表數據,設置浮動維 —— 點擊「A2」單元格,在右側設置「提示」(如:區域:<#=self.rightcell.txt#>佔地面積大小:<#=self.rightcell(2)#>平方米)—— 點擊表格,設置鑽取方式 —— 保存,計算。
大家看完這些實現步驟是不是覺得都大同小異,用億信ABI來做報表分析都是這種託拉拽的操作,各種統計圖的展現看似很複雜,實際摸透以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億信ABI是一款融合了數據源適配、ETL數據處理、數據建模、數據分析、數據填報、工作流、門戶、移動應用等核心功能而打造的全能型數據分析平臺。除了這四款,億信ABI中實際有上百種統計圖,我也不一一複述了,大家可以到億信華辰來免費體驗億信ABI的d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