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哥自製冬捕「神器」:只需拉著磁鐵冰上走,就能捕獲大板鯽

2021-01-15 河北鄉土

隆冬時節,河面冰封。位於河北滄縣境內的一條冰河中,3位大哥正在冬捕。他們有的手拿斧頭正在砸冰,有的手拿漁網正準備下網。看得出,他們這是要大幹一場,只是不知道魚獲怎麼樣。

正在砸冰的這位大哥姓朱,是附近的南關村人。朱大哥介紹,他家就在河岸邊,由於緊鄰河邊的關係,每年冬季都要到這條河中冬捕。至於能否捕到魚倒不是很在乎,而是在尋找兒時的樂趣。

說話間,朱大哥砸出一個冰窟窿,這時朱大哥的一位朋友,開始往冰窟窿中布設捕魚設施——先是一根長繩,長繩後面掛著漁網。這位大哥介紹,他與朱大哥是兒時的玩伴,而且都愛好捕魚,每年冬季他們都會相約來到這條河的冰面,痛痛快快玩一場。

一切布置妥當後,旁邊的另一位大哥拿著一個裝置扔進剛才砸出的冰窟窿中。朱大哥介紹,這叫「潛水艇」,自製而成,就是把一塊磁鐵和兩個空塑料瓶綁在一塊木頭上,然後扔進水中就可下網。

說話間,這個裝置被扔進剛才的冰窟窿,在空塑料瓶的浮力作用下,冰下的這個裝置浮起。這時,另一位大哥拿起另一塊磁鐵開始拽著這塊磁鐵在冰上遊走,牽引著被拴在冰下的牽引繩走動。

筆者注意到,冰下的下網裝置在冰上磁鐵的吸力下,順利地被牽引,想去哪就去哪,遊走自如。朱大哥介紹,這就是利用兩塊磁鐵的吸力來下網捕魚。同時,他還坦言,這兩塊磁鐵不是一般的磁鐵,而是強磁,磁力能夠穿透冰層,從而達到下網的目的。

就這樣,漁網在兩塊強磁的牽引下,順利地布設到冰層以下。朱大哥介紹,一般下網之後,還需要一個環節,就是不斷敲打冰面,讓冰層下的魚兒因受到驚嚇而撞網,以此來達到捕魚的目的。

等待時間不長,朱大哥他們開始收網。筆者注意到,捕獲的都是大板鯽。朱大哥介紹,他們平時忙於工作,沒空捕魚,只是春節休假,幾個好友才會聚到一起,來一次冬捕,尋找兒時的樂趣。

朱大哥介紹,其實目前冰層下網捕魚的器具,已經出現電動下網的潛水器,但他覺得,那種捕魚器具失去兒時捕魚的樂趣,沒有意思,而且只能走直線不能拐彎,不像自製的這種,想去哪裡去哪裡。既鍛鍊了動手動腦能力,又能找回兒時捕魚的樂趣,何樂而不為。【文圖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野釣大板鯽什麼餌料好?三種餌料,商品餌料只能排最後
    半斤以上的鯽魚可以稱為大板鯽了,在現在的野釣資源中,很多水域幾乎已經見不到了!有這種大板鯽的野釣水域,魚的數量也不會很多,並且它們覓食時警惕性非常高,除春季產卵期外,很少近岸覓食,所以我們野釣時,很難釣到大板鯽!雖然大板鯽難釣,但是作釣時用對方法、餌料還是會能釣獲!下面就從個人作釣大板鯽的經驗(文中配圖均為本人所釣),與釣友們聊一下適合釣大板鯽的餌料。
  • 「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
    新華社瀋陽1月11日電題:「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新華社記者石慶偉、於也童凜冽北風中,銀白色的臥龍湖冰面一眼望不到邊。第八屆遼寧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從11日開始舉行。鑿冰捕魚、踏冰觀光、湖魚競賣、冰雪農家樂、農產品大集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為湖邊農民帶來新商機,顯現出「冰上脫貧」環湖致富的良好效應。臥龍湖位於瀋陽北部,是科爾沁沙地與遼寧中南部城市群之間的生態屏障節點。然而十餘年前,由於過度開發,臥龍湖曾一度乾涸,湖底土地沙化嚴重,魚鳥散去,當地的農業和漁業生產受到重創。
  • 【新疆是個好地方】踏雪尋魚·福海冬捕
    福海縣已經逐漸形成了「春觀水鳥,夏戲水,秋賞風景,冬捕魚」的四季旅遊格局。其中「冬捕魚」是福海獨具特色的冬季旅遊項目,經過十二年的運作,福海縣已成功舉辦了12屆烏倫古湖冬捕文化旅遊節,形成了濃鬱的節日氛圍和獨特的冬捕文化。
  • 網友自製捕蟑螂神器 一晚能抓十幾隻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種自製捕蟑螂神器,用礦泉水瓶和報紙就夠了,多位網民還曬出了自己的戰績。網友自製「無毒捕蟑神器」走紅,實驗發現,一晚能抓十幾隻蟑螂。專家表示,此法主要利用蟑螂喜歡黑暗溫暖潮溼的環境,且常躲在裂縫和孔洞裡的特性。
  • 如何自製捕蟑螂神器?
    最近,網上流傳自製滅蟑神器,不但簡單易行,而且很安全。只需要礦泉水瓶和報紙、鞋盒就搞定了,不少網友還曬出了親身實踐後的成績,「效果很好,我每天都能抓到幾隻」、「我爺爺就是這麼捕蟑螂的,用了幾十年了,家裡很乾淨」。    自製捕蟑器 一晚抓十幾隻  按照網上的製作方法,找到一張報紙、一個鞋盒、一個礦泉水瓶,以及麵包、火腿等能吸引蟑螂的食物。
  • 報紙、鞋盒、礦泉水瓶 網友自製「無毒捕蟑神器」
    近日,有網友自製了一款「無毒捕蟑螂神器」,只需一張報紙、一個鞋盒、一個礦泉水瓶加上少量食物,就能有效捕捉蟑螂。當然,最關鍵是無毒,不會被人誤食或接觸。滅蟑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此法確實有效。 製作簡單 不少網友嘗試 「無毒捕蟑螂神器」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將一個空礦泉水瓶剪掉上端,在瓶子裡放上一小塊麵包。隨後找一張報紙,對摺後捲成筒狀,塞進剛剛剪好的瓶口中。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到底說的什麼意思
    中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民間節氣,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為廣泛。「冬九九」又被稱為「數九」,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為一個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即為「出九」,其中三九、四九為全年最寒冷的季節。
  • 康平十餘場主題活動打造「臥龍湖冬捕節」品牌
    今年的臥龍湖冬捕節以「穿越」為主線,在活動設計上再次升級。12月25日,記者獲悉,第七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冬捕節將於明年1月19日開幕。冬捕節期間,臥龍湖的冰面上將舉行首屆冰上越野漂移挑戰賽、冬捕節點燈儀式等十餘場活動,主辦方還將以百輛房車奔冬捕、百輛大巴看冬捕等方式,組織遊客圍觀冬捕、品味生態康平。 多年來,康平縣始終高舉「生態立縣」大旗。
  • 網絡流傳捕蟑神器效果贊 一晚上能逮住十幾隻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種自製捕蟑螂神器,用礦泉水瓶和報紙就夠了,多位網民還曬出了自己的戰績。究竟效果如何?本期《記者實驗室》將為您做一回試驗。  不用毒殺藥 也能抓蟑螂?  「家裡有小孩,也有狗,根本不敢隨便用滅蟑螂藥。」家住松柏的黃老伯抱怨說,家裡蟑螂成患,只能在一些柜子裡、家具靠牆的背面塗滅蟑螂藥,廚房、儲物間等處根本不敢使用。
  • 大藍鯽·腥世界狂拉大板鯽,爽呆了
    老沈是遠近聞名的傳統釣釣鯽大師,他釣得總是比旁任多且精。今天風大陰冷,先開釣的老沈使用傳統釣做好窩後還沒有口,便索性在我身後聊聊魚經。我也抽杆做窩,沒幾杆就掛上了一尾白條。看來餌料對路,先頭部隊已經開始索餌。繼續邊聊天邊搓餌做窩。眼角的餘光看見流水中浮漂出現明顯下頓,提竿中魚。老沈以為是掛上來的。仔細一看,一鉤掛鰓,一鉤正口,看來鯽魚也開口了。老沈也趕緊回去作釣。
  • 因《舌尖上的中國》聲名大噪的查幹湖,冬捕究竟有什麼魅力?
    場面壯觀,被稱為中華百大美景奇觀的"冬捕",還有味道鮮美的胖頭魚,每年吸引著無數遊客慕名而來,讓這裡的冬天熱鬧非凡。這個地方就是東北吉林查幹湖。但是查幹湖這幾年隨著"冬捕"活動的聲名鵲起,總有一些不友善的聲音傳來,其中以"洗澡魚"流傳甚廣。
  • 為啥每年夏天都釣不到大板鯽?魚又沒消失,它為啥不咬鉤呢?
    所以夏天短竿很少釣到大板鯽,反而用磯竿,拋竿偶爾能碰到。2,夏天的氣候特殊性大家都知道夏天的天氣不確定性很高,不僅僅是單純的溫度高,氣壓也不穩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來了陣雷雨,導致氣壓波動大。這些變化會導致魚情發生變化,魚不愛吃東西也就很正常了。遇到這種情況其實不僅是鯽魚,其它魚也沒有覓食慾望,有時候連白條都不會咬鉤。
  • 捕蟑螂神器圖文製作全攻略
    今天,一則關於自製捕蟑「神器」的新聞在網上流傳,很多網友留言稱,新聞中的介紹太簡單,希望能夠有詳細的製作方法【相關新聞:自製捕蟑「神器」大熱 一晚抓10來只獲專家認可】。因此,小編整理了一份《捕蟑螂神器圖文製作全攻略》,希望小夥伴們都能贏下這場消滅小強的持久戰。
  • 自製夏季滅蟑螂神器走紅:報紙+鞋盒+飲料瓶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種自製的捕蟑螂神器,用礦泉水瓶和報紙就夠了,多位網民還曬出了自己的戰績。此"神器"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本報記者實驗一探究竟。捕蟑神器"完成,記者將其放置在蟑螂常出沒的地方;  7.經過一晚上的等待,第二天一早記者打開鞋盒,發現裡面有5隻蟑螂。  實驗結論  用礦泉水瓶、鞋盒和報紙製成的滅蟑螂神器確實有效。
  • 只需準備這1樣東西,輕輕向下一拉就能打開
    那麼,小編告訴大家一個非常方便快捷又能把火腿腸完整的剃出來的神器,這個神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而且一般吃過飯都會用它,而且只需準備這1樣東西,輕輕向下一拉就能打開,那這個東西呢就是——牙籤。首先,我們找到火腿腸密封條的位置,拿一根牙籤插進火腿腸的金屬環下方的位置。
  • 天氣冷,連板鯽都不咬鉤了?那是你沒試過這用餌秘訣,莫洩露哦
    細心的釣友就會察覺到,無論哪個季節都可以垂釣鯽魚,只不過到了寒冷的冬季,要麼沒有吃口,一有吃口準是大板鯽所為。當然今年的霧霾天氣特別多,要想在這樣的天氣下釣好魚,除了靠運氣,餌料用法也挺有講究。所以下面就來分享一下,關於冬釣鯽魚時的一些用餌思路,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
  • 「魚躍龍湖 盛世康平」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1月11日啟幕
    12月28日,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舉辦新聞發布會,據介紹,本屆冬捕節即將在2020年1月11日啟幕。五位大師詮釋冬捕2013年至今,臥龍湖冬捕節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伴隨著對冬捕文化與遼金歷史的不斷挖掘,冬捕節已經不再僅僅是場面壯觀的鑿冰捕魚,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將聘請書法大師李仲元、烹飪大師劉敬賢、民俗大師齊守成、考古學家馮永謙、音樂家胡宏偉五位大師為臥龍湖冬捕節首席文化顧問,持續輸出臥龍湖冬捕節文化IP,做大文化展示舞臺,再現大遼冬捕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傳承。
  • 17.5米大板都害怕 這車拉普貨運費肯定降
    【卡車之家 原創】在我們的印象裡普貨都是13米的掛車拉的,有的時候17.5米也拉普貨,但是17.5米大板拉普貨的話搞不好就會讓13米或者是9.6米的車沒活幹,拉低運費等等。但是前兩天我在路上看到的一幕讓17.5米大板也自嘆不如。
  • 尋魚探釣系列之二:團頭湖炮竿擒板鯽
    漁夫攝影最終收穫頗豐,收穫手板鯽10餘尾,狠狠地過了把癮。因臨時有事回家,「漁夫和魚」才不得不撤退。「走的時候,窩子裡魚星密集,吃口不斷。」漁夫攝影
  • 查幹湖冬捕為何越撈越多?頭魚曾拍出296萬天價,如今卻無人問津
    查幹湖冬捕,頭魚曾拍出296萬天價就像查幹湖冬捕,顧名思義就是在查幹湖每年都會舉行冬季捕魚的活動,查幹湖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內,查幹湖冬捕是當地一種流傳了很久的傳統習俗了。據史料記載,查幹湖冬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遼金時代,當時的遼帝聖達宗喜歡吃"冰魚",每年的臘月都會帶領浩浩蕩蕩的家眷和僕人到查幹湖上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