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宇宙飛船能夠達到光速嗎?愛因斯坦認為宇宙飛船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但是其實宇宙飛船想要達到光速也不是不能實現的,藉助「曲速引擎」技術就能夠實現。當宇宙飛船達到了光速,那麼宇宙飛船會不會因為速度太快而撞上宇宙中的障礙物呢?答案是不會,機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首先,宇宙飛船能夠達到光速嗎?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宇宙飛船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狹義相對論指的是兩條定理:第一條,物理體系的狀態同描述這些狀態變化時所參照的坐標系究竟是用兩個在互相勻速移動著的坐標系中的哪一個並無關係。第二條,任何光線在「靜止的」坐標系中都是以確定的速度c運動著,不管這道光線是由靜止的還是運動的物體發射出來的。
但是除此之外,如果我們能夠藉助宇宙中的外力,宇宙飛船不僅能夠實現光速飛行,甚至還能超過光速數倍。其中最典型的技術就是「曲速引擎」技術,這種技術在許多科幻片中都有提到,比如《星際迷航》的曲速飛船和《三體》裡的曲率飛船都是運用這種技術。
宇宙中除了能夠光速運作的物理,還存在著能夠實現比光速還快的速度的物體——蟲洞。蟲洞的超光速達到了什麼程度呢?蟲洞是如何實現超光速的呢?如果一艘宇宙飛船穿過蟲洞,那麼宇宙飛船能夠在一瞬間內就穿越了整個宇宙空間,就如同動漫中經常出現的「瞬間移動」。蟲洞實質上是藉助於利用空間的改變而到達「瞬間移動」的超光速。
有人就會質疑,如果飛船還處在亞光速階段或者是達到了光速,那麼當這些宇宙飛船在宇宙中飛行時難道不會撞到宇宙中其他天體嗎?難道不會因為速度太快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嗎?畢竟真空中的光速是299792458米每秒,亞光速也超過了1萬公裡每秒,如果宇宙飛船以這樣的速度撞擊宇宙中的天體,估計宇宙飛船瞬間就灰飛煙滅了。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宇宙的空間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而且宇宙還一直保持著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宇宙中的天體之間相隔的距離其實是非常遠的,只是因為天體本身的體積比較大,因此相比起來天體間的距離就顯得很小了。所以當人類往宇宙中發送宇宙飛船時,不需要顧慮飛船會不會撞上障礙物,只需要計劃好宇宙飛船需要航行的路線就好了。再者宇宙中其實並沒有什麼「障礙物」會影響飛船的航行,因為宇宙的空間是無比遼闊的,任何的物體處在宇宙中的天體相較宇宙而言都是很渺小的,談不上是障礙物。
為什麼人們會產生這樣的錯覺呢?可能是因為教材中畫的小行星帶。圖中的小行星帶看起來像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隕石,因此就給人們造成了「宇宙中的天體都是間隔很近,中間基本沒有空位」的錯覺。其實實際情況是相反的,小行星帶中的隕石分布是非常稀疏的,也就是隕石之間間隔很遠——大概有數十萬公裡遠。人類發明的飛船完全能夠安全地通過兩個隕石之間的通道,也就是說宇宙飛船撞上障礙物的機率是很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