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於選擇性雷射3D列印技術的熱固性材料

2021-02-08 精速3d列印

選擇性雷射燒結(SLS)是一種流行的3D列印工藝,原因很簡單。它具有許多優點:部件幾乎可以無限制地生產,不需要支撐。它還生產的部件通常比其他3D列印方法生產的部件更耐用和更實用。然而,它在可處理的材料方面確實存在一些限制,因此產生的組件性質是有限的。在一篇題為「用於聚合物的組合選擇性雷射燒結過程的熱固性材料的滲透行為」的論文中,一組研究人員討論了一種新的添加劑製造工藝的發展,該工藝結合了熱固性樹脂等反應性液體以生成多材料SLS部件。

作為反應性液體,使用兩種環氧樹脂, 基於雙酚A的Araldite GY 764和基於雙酚A / F的Araldite GY 793。測試樹脂的表面張力和粘度。除了溫度的影響外,還研究了堆積比重對滲透行為的影響。為了分析滲透行為,用微升注射器在粉末平臺表面上施加樹脂滴。通過光源從一側照射液滴,並從另一側通過CCD照相機系統觀察。

Araldite GY 764樹脂表現出比Araldite GY 793更高的表面張力。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溫度的升高,粘度首先降低,這可能與鏈段隨溫度升高的較高流動性有關。 「對於更高的溫度,發生交聯或相當固化過程並且粘度升高。對於樹脂和硬化劑混合物,在100℃和120℃之間的溫度範圍內達到最小粘度。固化反應在100℃的溫度下以2K / min的加熱速率開始。該值取決於時間和溫度,因此加熱速率起主要作用。比較兩種樹脂,固化表現幾乎相同。具有Araldite GY793商標的系統顯示出粘度增加的輕微延遲。「

隨著溫度升高,兩種樹脂的滲透過程加速,粘度降低。 「在20°C時,樹脂不能完全滲透到粉末平臺中,」研究人員總結道。 「對於最高分析溫度為60°C,滲透時間<2 s。這意味著對於選擇性雷射燒結40秒的層時間和120℃的粉末平臺表面的加工溫度,滲透過程將不確定處理時間。因此,分析的系統可用於組合的雷射燒結過程。然而,在進一步研究中必需分析滲透深度和平行固化。除此之外,Washburn方法用於預測所用粉末和液體組合的滲透行為。考慮到簡化,可以顯示計算值和測量值的良好一致性。「 研究人員在雷射燒結過程中實施反應性液體如環氧樹脂可以生成多種材料部件,這就是為什麼理解樹脂的固化和滲透行為如此重要。

相關焦點

  • 雷射反轉:實現多種材料的3D列印
    過去十年來,這一領域經歷了強勁的增長,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以金屬和工程聚合物來列印從飛機和汽車部件到醫療和牙科植入物的一系列部件。最廣泛使用的製造工藝之一: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利用雷射通過微米級的材料粉末列印部件。雷射加熱粒子使其融合到一起形成固體物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材料工程系教授霍德·利普森(Hod Lipson)表示:「增材製造對於經濟韌性來說很關鍵。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KIT開發出可選擇性擦除的3D列印墨水 用於雷射直寫技術
    在雷射直寫3D列印技術中,由計算機控制的高度聚焦的雷射束充當筆,在光致抗蝕劑(光敏材料)中產生期望的結構。 這允許生成具有亞微米細節的3D結構。由各種光敏樹脂製成的三維微結構。掃描電子顯微鏡顯示結構的選擇性降解Martin Wegener,Eva Blasco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Christopher Barner-Kowollik及其同事開發了基於不穩定矽烷交聯劑的3D油墨,可以選擇性地擦除。這允許在溫和條件下在微米和納米尺度上的高精度結構的特定降解和重組。
  • 雷射反轉:實現多種材料的3D列印!
    導讀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發明了一項新技術,有望改變增材製造工藝,列印電路板、機電元件甚至可能是機器人。背景增材製造或者3D列印,採用數字製造工藝來製造輕量、堅固、無需特殊工具生產的部件。
  • 3D列印發展的如何了(1)---SLS選擇性雷射燒結
    J750實機~其實也不大目前國內市場上大眾普及率較高的2個3D列印技術無疑是FDM(熔融沉積)技術與SLA(立體光固化)技術,FDM技術主要用於青少年教育普及,SLA技術主要用於手板樣件快速製造領域,無論是設備價格還是材料價格,都已經是比較低的了。
  • 3D列印新技術助力規模化定製
    謝濤告訴記者,當下已有的3D列印技術各有優勢,卻都無法同時解決這三個問題。他解釋道,一般來說,用於3D列印的高分子材料分為熱塑性材料和熱固性材料。其中加熱後能夠熔解的熱塑性材料可以用熔融沉積成型(FDM)和選擇性雷射燒結(SLS)這兩種方法來進行列印。FDM是目前最常見的列印方法,其工作原理為將熔化的熱塑性材料像擠牙膏一樣擠出並按結構堆積凝固成型。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金屬三維印刷材料:金、銀、鋁合金、不鏽鋼、鈦合金等材料。
  • 巧婦不再難為無米之炊 3D列印材料大觀(全文)_3D印表機_辦公列印3D...
    一定程度上,列印材料是列印技術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決定了最終的成品屬性。粒狀物料成型直接金屬雷射燒結(DMLS)幾乎任何合金 EOS(德國)電子束融化成型技術(EBM)鈦合金ARCAM(瑞典)選擇性雷射熔融技術(SLM)鈦合金、不鏽鋼、鋁SLM Solutions(
  • 「反轉」的3D列印技術,可用於使用不同材料列印單個物體
    科學技術研發人員研發出一種「反轉」的技術變體,用於使用不同材料列印單個物體。據外媒報導,在原來,金屬的3D列印中最常用的是一種稱為選擇性雷射燒結(SLS)的工藝。在傳統的SLS中,一束雷射照射到充滿金屬粉末的列印床上。當光束按照預先編程的模式來回移動時,它將粉末熔化並融合成固體,但只在選定的區域。隨著更多粉末的加入,物體會逐漸形成,一次一層。
  • 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革新的另一方向是多材料3D列印。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Inverted multi-material laser sintering」研究方向就是基於選區雷射燒結進行多材料3D列印,通過一種反轉雷射的工藝,能夠實現兩種不同材料的3D列印。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這一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前景。
  • 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革新的另一方向是多材料3D列印。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Inverted multi-material laser sintering」研究方向就是基於選區雷射燒結進行多材料3D列印,通過一種反轉雷射的工藝,能夠實現兩種不同材料的3D列印。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這一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前景。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選擇性雷射燒結」專利到期 3D列印技術「走上」舞臺
    對很多人來說,3D列印技術就只是一個噱頭,用處也就局限於製造一些沒有價值的塑料玩具。  不過,隨著一些關鍵專利的到期,使用金屬、木頭以及布料的3D列印技術爭先浮出水面,這令3D列印行業獲得了推動重大歷史變革的大好機遇。
  • 全球3D列印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主要以熔融沉積成型(FDM)技術實現,與其他的3D列印技術相比,FDM是唯一使用工業級熱塑料作為成型材料的積層製造方法,列印出的物件可耐受高熱、耐受腐蝕性化學物質、抗菌和抗強烈的機械應力,被用於製造概念模型、功能原型,甚至直接製造零部件和生產工具。FDM技術被Stratasys公司、惠普公司作為核心技術所採用。
  • 史上最全3D印表機型應用分類
    3D列印技術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很多領域,也有很多不同的列印方式,今天來給大家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3D列印流程一般是分為數據獲取、數據處理、3d列印和後處理四個步驟。常見的3D列印主流技術主要有以下8種,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用的是哪些技術,對號入座。
  • 大族雷射陳焱: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
    2016年3月15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主辦、OFweek雷射網承辦的「第四屆OFweek先進雷射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上海證大麗笙酒店2樓木蘭廳隆重舉辦。大族雷射副總裁陳燚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主題演講,主要介紹了3D列印技術原理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大族雷射3D列印應用以及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發展趨勢。  3D列印,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國外稱為增材製造,基本原理是離散-堆積原理。
  • 有史以來最全面3D列印材料大解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Tan K H等在應用PLA製造組織工程支架方面的研究中,採用3D技術成型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製造了高孔隙度的PLA組織工程支架,通過對該支架進行組織分析,發現其具有生長能力。  2)PETG  PETG是採用甘蔗乙烯生產的生物基乙二醇為原料合成的生物基塑料。具有出眾的熱成型性、堅韌性與耐候性,熱成型周期短、溫度低、成品率高。
  • 材料創新:雷射燒結的木質3D列印材料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上周,Materialise公司正式推出一款被標記為「可3D列印」的選擇性雷射燒結木質材料。這種新型的材料是一種褐色的顆粒,外觀非常精細,其實它真實的成份是木片的粉末。這種材料所呈現出的產品表面具備微細孔並且非常有顆粒感。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FDM的材料一般是熱塑性材料,如PLA、蠟、ABS、尼龍等。以絲狀供料。 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檯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後,機器工作檯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 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優點:便宜、操作簡單。
  • 3D列印技術分類
    進入21世紀,國內外大力推出多項3D列印相關政策或計劃。德國聯邦教研部(Bundesminis-terium f?ur Bildung und Forschung,BMBF) 多年前就針對3D 列印技術提出長期的發展計劃,2011年5月推出的\德國光子學研究"涉及到對3D 列印技術研究的資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