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2020-12-05 3DScienceValley

選區雷射燒結(SLS)是廣泛使用的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之一。近年來,SLS 3D列印技術在列印精度和速度方面得到了發展。例如德國 EOS 公司推出了可實現精密、堅固零部件生產的FDR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通過該技術製造的零件表面擁有精密細節解析度且最小壁厚僅為 0.22 mm;與 FDR 技術相比,EOS還推出了旨在最大限度提高生產率的LaserProFusion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該技術的曝光速度不受組件的幾何形狀影響,可根據批量生產的要求靈活調整,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在許多應用中甚至可以替代注塑成型。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革新的另一方向是多材料3D列印。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Inverted multi-material laser sintering」研究方向就是基於選區雷射燒結進行多材料3D列印,通過一種反轉雷射的工藝,能夠實現兩種不同材料的3D列印。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這一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前景。

選區雷射燒結多材料3D列印,來源: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

無需大型粉末床

標準選區雷射燒結技術的大致工作原理是,雷射束在計算機控制下向下對零件截面輪廓內的粉末進行照射加熱至粉末材料接近完全熔化狀態,隨後冷卻凝固為固體層。接下來,鋪設下一層粉末並重複上述過程,一層又一層的粉末被鋪設和燒結,直至形成所需的三維實體零件。

通過這一列印原理能夠較好的完成單一材料的3D列印,但如果在一次列印中使用多種不同材料則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這是由於一旦粉末層被鋪設在列印床中,就很難被移走或更換為其他材料。此外,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在標準選區雷射燒結3D印表機中,粉末床中其餘未融合的材料始終「包圍」著被燒結的區域,直到列印完成後將零件取出並清除多餘粉末後才能看出,這意味著在列印完成之前不一定會發現列印失敗的情況。

雷射束向上照射玻璃板。來源: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

研究團隊採取了一種新的粉末材料燒結方式,這一方式中不再需要標準選區雷射燒結設備中的大型粉末床,取而代之的是由列印平臺將透明玻璃板放置在一層薄薄的塑料粉末材料上,然後雷射束從下方照射粉末,將一層粉末燒結到玻璃板上,接下來如果需要列印另外一種不同的材料,則由列印平臺將玻璃板移動到另外一種薄薄的粉末上,仍由雷射束從下方照射,並將不同材料燒結到上一層材料表面。這一過程重複進行,直至完成零件的列印。

TPU 材料3D列印樣件。來源: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

在研究論文中,研究團隊展示了通過以上新型選區雷射燒結技術3D列印的樣件,包括一個單一熱塑性聚氨酯(TPU) 材料的樣件和一個由TPU和尼龍(PA)材料構成的多材料樣件。TPU 樣件2.18毫米,共分為50層,平均列印層厚43.6微米,多材料樣件平均列印層厚 71微米。這些樣件展示了新型選區雷射燒結工藝的可行性,同時展示了在燒結時將鋼板用力壓在玻璃板上從而獲得更為緻密材料的能力。

多材料3D列印樣件。來源: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

談到該技術的應用前景,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具有製造嵌入式電路、機電部件甚至是機器人部件的潛力,可能是將選區雷射燒結增材製造技術的應用由製造無源器件拓展至製造有源器件的關鍵。此外,該技術還可以拓展至梯度合金機械零件製造領域,例如製造渦輪葉片,其中一種材料用於製造核心部分,另一種材料用於製造表面塗層。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研究人員現在正通過該技術試驗金屬粉末材料和塑料粉末材料兩種應用,旨在將選區雷射燒結工藝應用到更廣泛的機械、電氣、化學性能零部件製造領域。

3D科學谷Rieview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基於選區雷射燒結技術對多材料3D列印的探索並非首次出現,歐洲創業企業Aerosint 也開發了對兩種不同材料進行選區雷射燒結的工藝,但其原理與哥倫比亞工程學院採用的方式不同。

Aerosint 採用的是一種稱之為「選擇性粉末沉積」的技術,該技術也改變了標準選區雷射燒結中的鋪粉工藝,改為通過可旋轉的轉鼓沉積粉末材料,在列印過程中,轉鼓穿過整個列印區域,每個轉鼓沉積一種材料,至少使用兩個轉鼓來實現多材料沉積。在兩種不同材料中,其中一種廉價粉末被用作支撐材料。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與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將粉末床多材料3D列印技術向金屬多材料領域拓展一樣,Aerosint 也將這類似的技術應用到了選區雷射熔化金屬3D列印設備中,旨在實現雙金屬混合3D列印,在今年年初,Aerosint 公布了採用多金屬粉末材料沉積技術列印的雙金屬零件,該零件由316L不鏽鋼和銅鉻鋯(CuCrZr)混合嵌套。

歐盟地平線2020創新計劃中也對多材料金屬3D列印技術所有推動。由該技術資助的MULTI-FUN項目成員希望能夠3D列印許多以前不可能製造的產品,3D科學谷了解到包括具有高導熱性的多材料熱交換器與散熱器,帶有嵌入式電子設備的複雜金屬零件。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相關焦點

  • 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革新的另一方向是多材料3D列印。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Inverted multi-material laser sintering」研究方向就是基於選區雷射燒結進行多材料3D列印,通過一種反轉雷射的工藝,能夠實現兩種不同材料的3D列印。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這一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前景。
  • 雷射反轉:實現多種材料的3D列印
    過去十年來,這一領域經歷了強勁的增長,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以金屬和工程聚合物來列印從飛機和汽車部件到醫療和牙科植入物的一系列部件。最廣泛使用的製造工藝之一: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利用雷射通過微米級的材料粉末列印部件。雷射加熱粒子使其融合到一起形成固體物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材料工程系教授霍德·利普森(Hod Lipson)表示:「增材製造對於經濟韌性來說很關鍵。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根據設計需求,我們可以應用多種不同材料來進行3D列印珠寶,比如多功能塑料、金屬銀,鉑,黃銅,青銅和鋼,針對金和銀等材料。那麼怎麼根據這一些材料進行3D列印呢?目前珠寶3D印表機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能夠直接列印出貴金屬實體模型的3D列印技術,即雷射燒結技術;另一種是運用了3D列印技術先列印出蠟模,然後再應用失蠟法等工藝,將貴金屬澆築翻模,再進行簡單後期加工處理,即可得到珠寶首飾成品。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通過反向雷射燒結創造出多材料3D列印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發明了一項新技術,有望改變增材製造工藝,列印電路板、機電元件甚至可能是機器人。圖形摘要在過去的十年中,增材製造(AM)領域經歷了持續增長,年增長率超過20%。雷射燒結(LS)是工業過程中使用最廣泛的增材製造方法,並在該增長中佔最大比例。
  • 雷射反轉:實現多種材料的3D列印!
    過去十年來,這一領域經歷了強勁的增長,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以金屬和工程聚合物來列印從飛機和汽車部件到醫療和牙科植入物的一系列部件。最廣泛使用的製造工藝之一: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利用雷射通過微米級的材料粉末列印部件。雷射加熱粒子使其融合到一起形成固體物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材料工程系教授霍德·利普森(Hod Lipson)表示:「增材製造對於經濟韌性來說很關鍵。
  • 金屬成型技術革命-金屬選區雷射熔融技術
    自上世紀80年代3D列印技術,又稱增材製造,如圖1所示。開創以來,各界普遍預期該技術將革新複雜零件的製造,從醫療植入物到噴氣發動機部件。選區雷射燒結SLS技術催生了許多新興的三維列印技術,如近年來發展迅速的電子束熔化技術,在真空環境下,用30至60kV的電壓產生的電子束熔化金屬粉末。
  • 專訪清華大學林峰:電子束和雷射選區複合金屬3D列印技術
    電子束和雷射選區複合(EBM+SLM)的金屬3D列印技術原理 南極熊:林教授您好,我是南極熊3D列印網的記者,今天您介紹了一種電子束和雷射選區複合的金屬3D列印技術,您能再給我們介紹一下這種複合工藝嗎?
  • ...驚現」3D列印服裝 運用剛剛解禁的核心專利——「雷射燒結...
    不過,隨著國外一些關鍵專利的到期,使用金屬、木頭以及布料的3D列印技術爭先浮出水面。小編發現,在剛剛結束的 Chanel 巴黎和柏林高級定製大秀上,幾款服裝就運用了最先進3D列印核心專利——「選擇性雷射燒結」技術製成,什麼是「選擇性雷射燒結」技術?迫不及待一睹其「芳容」?請大家繼續閱讀吧!
  • 粉末床電子束熔融金屬3D列印技術的發展與現狀
    在過去的20年中,金屬增材製造領域出現了許多經過不斷開發改進、並經過檢驗的成熟技術。這些技術使用各種原料,例如粉末、金屬絲以及金屬棒。有些工藝將能量直接施加到材料上以製造零件,有些工藝則先製造一個預製坯,然後再進行燒結以得到具有足夠冶金性能的金屬部件。
  • 中體新材引領技術革新,高品質3D列印鋁合金粉末價格斷崖式下降
    然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供應的鋁合金粉顆粒球形度不高,衛星粉多,粉末不流或者流動性差,導致最終製件出現各種缺陷,列印效果不理想,而且傳統的工藝產能有限導致粉末產量低,成本過高,這些使得3D列印技術在航空,汽車批量生產中輕量化應用的阻力重重。
  • 變不可能為可能的金屬3D列印技術
    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具有短期製造、按需製造、快速原型優勢的金屬3D列印技術,正在使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以下五種:雷射選區燒結(SLS)、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雷射選區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選區熔化(EBSM)技術。
  • 什麼是3D列印?3D列印能幹什麼?
    其中粉末床選區熔化技術分為雷射選區熔化(SLM)和電子束選區熔化(EBSM)兩類;定向能量沉積又主要分為雷射淨成形技術(LENS)、電子束熔絲沉積技術(EBDM)和電弧增材製造技術(WAAM)三類。1.粉末床選區熔化技術粉末床選區熔化技術可以列印傳統技術無法企及的極端複雜結構,特別是複雜的內腔結構,製作成品精度較高,主要應用於航天航空複雜構件、醫療植入體和隨形冷卻模具等對減重、高效換熱、精確密度、模量匹配有較高要求的下遊領域,適合小批量、定製化的生產特點。
  • 材料創新:雷射燒結的木質3D列印材料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上周,Materialise公司正式推出一款被標記為「可3D列印」的選擇性雷射燒結木質材料。這種新型的材料是一種褐色的顆粒,外觀非常精細,其實它真實的成份是木片的粉末。這種材料所呈現出的產品表面具備微細孔並且非常有顆粒感。
  • 中國用3D列印造殲20:什麼是3D列印技術
    雷射3D列印幾乎可直接加工出工業零件目前主流的雷射印表機是利用硒鼓靜電吸附墨粉,雷射掃描熔融墨粉形成圖像的,這種列印方式精度可達300PPI,利用雷射列印和粉末冶金技術結合,新一代的最有希望的最精密成型的技術是以直接金屬雷射燒結(Direct metal laser sintering,DMLS)和選區雷射燒結(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材料課堂】陶瓷3D列印選擇性雷射燒結熔融技術,到什麼程度了?
    該技術可在無需準備任何模具、刀具和工裝卡具的情況下,直接接受產品設計數據,快速製造出新產品,從而極大縮短新產品研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對企業快速響應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價值。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和選擇性雷射熔融(SLM)技術是增材製造技術的重要分支,一經提出就引起研究人員廣泛關注,塑料、尼龍、樹脂及金屬材料SLS/SLM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並在航空航天、醫療、模具、汽車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高品質鋁合金3D列印粉末價格大降一半,中體新材創新霧化生產線
    >隨著輕量化應用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鋁合金粉末材料目前成為全球3D列印金屬材料廠商的研究熱點,各地廠家紛紛研發各種新型合金材料,提高產品性能。然而,目前市場上部分供應的鋁合金粉顆粒球形度不高,衛星粉多,粉末不流或者流動性差,導致最終列印件出現各種缺陷,效果不理想,而且傳統的工藝產能有限,導致粉末產量低、成本過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3D列印在航空、汽車批量生產中輕量化應用。
  • 選區雷射熔化技術發展現狀及在民用飛機上的應用
    金屬零件的雷射增材製造技術(俗稱3D列印)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先進位造技術。增材製造的基本原理是根據零件的CAD模型進行切片分層處理,採用數控系統控制工作檯按照分層軟體設定的路徑進行掃描,通過雷射熔化金屬粉末層層疊加獲得近淨成形零件。
  • SLS雷射燒結3D列印件後處理上色技術
    DyeMansion 以其強大的精確染色能力以及規格最為精準的高品質精加工技術,一躍成為增材製造精加工系統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贏得全球四百多位客戶 的信賴,其中包括眼鏡、汽車、零售、醫療和運動器材等行業的諸多龍頭製造商。
  • 大族雷射陳焱: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
    大族雷射副總裁陳燚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主題演講,主要介紹了3D列印技術原理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大族雷射3D列印應用以及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發展趨勢。  3D列印,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國外稱為增材製造,基本原理是離散-堆積原理。
  • 主流金屬3D列印原理圖(多圖)
    現在主流的金屬3D列印有五種: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選區雷射燒結(SLS)、選區雷射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熔煉(EBM)技術。選區雷射燒結(SLS)選區雷射燒結SLS技術是出現最早的金屬3D列印技術,其原理是使用雷射束來掃描已鋪好的零件粉末,使其溫度升到熔化點燒結成型,然後充分冷卻形成實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