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零件的雷射增材製造技術(俗稱3D列印)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先進位造技術。增材製造的基本原理是根據零件的CAD模型進行切片分層處理,採用數控系統控制工作檯按照分層軟體設定的路徑進行掃描,通過雷射熔化金屬粉末層層疊加獲得近淨成形零件。
增材製造技術的優點主要有:
(1)增材製造技術可優化結構設計,拓展設計人員思路。受傳統製造手段、加工方法的制約,很多優秀的設計理念難以實現。而增材製造技術不受產品零件形狀的限制,解除這一限制後可以設計、製造出更輕、受力狀態更合理的結構件。
(2)零件精密成形,加工餘量小,材料利用率高。採用傳統製造路徑時,大部分材料會被加工去除,成形零件不到毛坯重量的10%,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增材製造技術是一種近淨成形技術,材料利用率可達90%以上,能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
(3)由於增材製造快速凝固的特點,成形件組織細密、性能優異。
(4)零件生產流程短,工序簡化,節省了大量加工時間,特別適用於小批量零件生產試製和產品零部件維修更換等需要快速響應的場合。
基於上述優點,自增材製造技術問世以來便引起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並在汽車、模具、航空航天業等領域獲得了應用,並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和工業4.0時代來臨的代表性革新技術。
金屬零件增材製造技術根據粉末材料的送進方式可分為同軸送粉和粉末床兩種。同軸送粉雷射增材製造法又稱直接金屬雷射燒結法(DirectMetalLaserSintering,DMLS),該方法成形效率高,能夠製造大尺寸結構件,工藝開發時間早,技術比較成熟,但表面精度較差。粉末床工藝又稱選擇性雷射熔化法(SelectiveLaserMelting,SLM),需先鋪粉末再熔覆,成形效率較低,且受粉末床大小限制,成形件尺寸較小。但由於有粉末支撐,能成形異型複雜零件(如懸垂結構、鏤空結構),成形件緻密度和外形精度高。基於這些優點,近年來SLM技術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本文對選區雷射熔化增材製造(SLM)設備、粉末的研製情況、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進行了梳理,並對該技術在民用飛機上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SLM設備研究情況
在國外,SLM設備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國、法國、英國、日本、比利時等國家。德國對SLM技術及設備研究早,技術也比較成熟。第一臺SLM設備由德國MCP公司推出。目前德國EOS公司是全球最大,同時也是技術最領先的雷射粉末熔化增材製造成形系統的製造商,目前設備主要有EOSINTM280(圖1)和EOSINTM400兩款。EOSINTM280雷射燒結系統採用的是Yb-fibre雷射發射器,高效能、長壽命,光學系統精準度高。M280能成形的零件最大尺寸為250mm×250mm×325mm。而最新推出的EOSINTM400設備選用的雷射器功率更高,能成形的結構件尺寸更大,最大尺寸達到400mm×400mm×400mm。德國的EOS公司在國內銷售業績良好,國內多家單位採購了EOS公司的SLM設備。
圖1EOS公司INTM280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