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的一家水果店以前總喜歡佔道經營,晚上收攤後店家也不打掃衛生,路上經常散落著很多爛水果,遠遠就能聞到一股酸臭味,有時候不注意還會滑一跤。」家住晉中市城區錦西小區的楊阿姨告訴記者,當她再次路過那家水果店時,發現店門口的小攤位不見了,地面也變得整潔乾淨了。「『門前五包』管理責任制還真管用。」楊阿姨笑著感嘆道。
為了深入落實「門前五包」管理責任制,今年以來,晉中市城市管理局創新工作方法,下足「繡花」功夫,努力打造和諧有序、創新包容、共治共享的美好城市,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真正實現城市管理為民、惠民、靠民。
包什麼?包哪裡?誰來包?
「門前五包」即:包衛生、包綠化、包設施、包秩序、包文明。「門前五包」責任區域為責任單位(人)門前區域:一是橫向為建(構)築物臨街的長度,相鄰單位有空檔的以二分之一間距為界,縱向為建(構)築物(包括圍牆)的牆基至人行道路牙的範圍(無人行道的,以道路邊線為界);二是臨街單位四周有其他街道、小巷的,責任區延伸至其他街道、小巷的人行道側石;三是責任範圍不清、存在異議的,由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認定。
「門前五包」的責任主體是市城區城市建成區範圍內的主次幹道、商業街區、背街小巷,沿街兩側的機關、團體、學校、事業、企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及住宅小區、公園、廣場、景區、臨街市場、停車場、施工工地等場所的管理單位和個人。
變「管理」為「服務」
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市民的主人翁意識也越來越強烈,這就要求城市管理手段更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變「管理」為「服務」,才能更好發揮市民的主觀能動性。
9月4日,在市城區迎賓街一家文具店,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隊北關隊的工作人員為經營業主講解「門前五包」相關責任要求,並與業主籤訂「門前五包」責任書,要求嚴格按照具體標準,全面做好衛生清潔等各項工作。「疫情防控期間,經營業主有義務管好自家門前的衛生。每家店的衛生都搞好了,整座城市的環境才會變得更好。」經營業主張衛國說。
在與北關隊隊長嶽強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北關隊率先建立了人數為481人的「城管+商戶」微信群,積極宣傳「門前五包」入戶相關政策和制度,並發放「門前五包」倡議書。通過號召商戶在朋友圈轉發、集贊和線上調查問卷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線上宣傳效果,為全市高效率推進「門前五包」入戶工作,打下了良好開端。
9月6日,記者來到市城區蘊華街看到,一群胳膊上戴著「紅袖章」的志願者,正在規範沿街商戶門前秩序。這些志願者都是這一片沿街門頭的商戶,他們自發組建了一支志願服務隊,由商戶對「門前五包」進行自治,城管執法部門進行輔助,市容秩序有了較大提升。
「大家彼此間都認識,加入到這個服務隊裡來,互相監督、互相督促,遇到問題自己協調解決,特別方便。」志願者劉先生說。
今年以來,北關隊在轄區內全面推行「門前五包」,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面臨著不少困難。為此,北關隊把幾位威信高的沿街商戶組織了起來,指導他們成立志願服務隊,吸納沿街商戶業主參與,實現沿街商鋪「門前五包」自治,由沿街商戶自己管理自己,遇到問題自己溝通,通過一段時間試運行看出,效果非常顯著。
「在轄區內組建『門前五包』志願者服務隊,是人性化執法的一項重要舉措。這種將城管執法人員從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的做法,將在市城區範圍內進行推廣。」市城市管理局局長賀建國介紹。
共治共享美好城市
一座城市,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街路是城市最美的音符,更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在「門前五包」推進過程中,榆次區政府堅持市區一體、共同管理,將社區幹部充實到城區52個管理網格當中,為「門前五包」順利實施提供了強力支撐,為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給予了大力支持。
在為商戶發放「門前五包」宣傳冊時,思鳳社區工作人員與店主說:「門前乾淨了客人才會進來消費,生意才能興隆,大家一定要按照責任書要求,抓好落實、盡到義務。」各經營者在細心閱讀「門前五包」內容後,都表示一定會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榆次區安寧街道辦事處主任高富維告訴記者:「在推進『門前五包』過程中,仍有部分沿街責任單位、門店落實情況有待提高。接下來,各社區工作人員將把『門前五包』作為一項長效工作機制,貫穿到日常工作中,同時,也倡議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市環衛處新建市容環衛管理所所長王麗君說:「『門前五包』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抓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城市面貌整潔。管理所將充分發揮優勢,積極主動配合綜合執法隊開展好入戶對接工作,監督主體責任落實,同時,引導和發動廣大市民通過『晉中市民通』隨手拍等形式參與到城市管理中,推動建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社會治理良好格局。」
「我的任務就是沿途巡查,發現佔道經營、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時,現場進行勸導糾正。」執法隊員王永強告訴記者。
萬達廣場物業經理李鵬表示,作為商業主體,將扛牢責任,在強化執行「門前五包」責任制的同時,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新的方式、方法,進一步營造人人參與、全民共建的社會氛圍。
「店門前乾淨了,車輛停放也整齊了,環境也優美了,是『門前五包』責任制為我們營造出良好的經營環境。」9月7日,在蘊華街經營麻辣燙的常阿姨指著店門前整潔的人行步道對記者說。
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郝楓箏說:「我們將加大執法巡查力度,督促履行『門前五包』責任落實,爭取在經常、反覆的工作中形成長效機制,確保各城區容貌衛生達到淨化、綠化、美化目標。」
推行「門前五包」,扮亮城市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一同攜起手來,齊心協力,共同維護我們城市的亮麗環境,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市民生活更幸福、更和諧。(記者 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