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呆手戶
「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當你坐在暖氣房裡喝著咖啡,抑或在凜冽的風中快步疾行時,有沒有注意到冬日的街頭已經換上了新的色彩?
金色、黃色、紅色已經成為城市的主打色了。
當葉子漸漸落盡,色彩豐富、形態各異的果實也開始嶄露頭角。
對於身邊的樹木,也許你能自信地認出它們的葉子,但如果只看果實,相信你會一頭霧水,懷疑人生。
比如下面這個:
這一定是醬燒鴨舌!
再來一個:
恩,做成糖蒜一定又甜又香。
那下面這兩個呢?
紅毛丹和枇杷,認證完畢。
最後再來認一個:
啊,終於有一個認識的了,這是香椿!
不好意思放錯了,下面這個才是它的果實
好了,相信你一個都沒有猜對!
那麼,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常見樹木的果實吧~
二球懸鈴木
Platanus × acerifolia
懸鈴木科Platanaceae 懸鈴木
也許你沒聽過二球懸鈴木,但一定聽過「梧桐」吧。它是由來自美洲的一球懸鈴木(也就是美國梧桐)和來自歐洲的三球懸鈴木(也就是法國梧桐)雜交產生。由於當時英國最早栽培二球懸鈴木,因此二球懸鈴木又叫英國梧桐。而二球懸鈴木在中國最早種植於上海的法租界,所以中國人常常叫它法國梧桐,然而事實上這是個慣性錯誤。
顧名思義,二球懸鈴木有兩個串在一起的球,這兩個球是它的頭狀果序,當葉片落盡,果序就像鈴鐺一樣懸掛在枝頭。它的球形果序由數百個瘦長的倒錐形堅果組成,這些小堅果的基部有黃褐色的絨毛,是種子傳播的好幫手。每年春季,果序炸裂,黃褐色絨毛就裹挾著小堅果在春風中飛舞。春天那讓人不堪忍受的漫天「飛絮」,卻是植物不可或缺的繁衍本能。
南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漆樹科Anacardiaceae 南酸棗屬
南酸棗是生長在南方的酸棗,卻和北方的酸棗完全不同。南酸棗又叫鼻涕果,因為剝開它外層的果皮,裡面的果肉就像鼻涕一樣黏在果核上,而這黏黏的「鼻涕」就是南方人喜愛的南酸棗糕的原材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齊雲山南酸棗糕。
它的果肉其實是為山裡的動物們準備的,許多鳥兒會隨機啄食果肉,各種松鼠也會取食果肉並且咬碎果核,但只有鹿科動物和犀鳥才具備傳播南酸棗種子的功能,它們吞入整個果實,在身體裡消化吸收,再將堅硬的果核吐出或排出,這樣南酸棗就在更遠的地方生根發芽了。
當果肉洗淨,奇特的果核就出現了,它的表面就像月球一樣坑坑窪窪,頂端常常具有五個眼,象徵著「五福臨門」,五眼六通菩提子就是南酸棗核串在一起的工藝品。這五個眼其實是為它們自己準備的,堅硬的果核保護幼嫩的種子免受傷害,當條件合適,南酸棗就會從「五眼」破土而出。
楓香樹Cephalanthus tetrandrus
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楓香樹屬
在江南地區,楓香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最喜愛的彩葉樹種,「霜葉紅於二月花」讚美的就是楓香。
除了萬山紅遍的楓香葉,你可曾注意過它的果實?一根長長的果梗將圓球形的楓香果懸掛在枝椏間,這是由許多個單獨的果實聚合而成的頭狀果序,果序的表面密布著堅硬的長刺,這是它宿存的花柱,每一朵花有兩個花柱,因此每個果實就有兩個角,就像一個個的牛頭一般,一整個果序擁有幾十個牛頭。種子就藏在牛頭的下面,當緊閉的牛頭開裂,那些帶著翅膀的小種子就從開口處躍出,乘風飛向遠方。
雞爪槭
Acer palmatum
無患子科Sapindaceae 槭屬
雞爪槭是另一種「楓」,古人最熟悉的「楓」是楓香,今人最熟悉的「楓」就是各種槭樹了。雞爪槭品種眾多,其中紅楓(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是最受歡迎。它在園林綠化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在園藝學上被發揚光大。
它的果實叫翅果,兩片又長又扁的翅膀各自攜帶著一粒鼓起的種子,這兩個翅膀張開成鈍角,隨後慢慢變紅,最終成熟的時候變成棕色,先於葉片掉落。在秋風的幫助下,雙翅攜帶者小堅果旋轉而下,使它們到達更為遙遠的地方,當楓葉已紅,翅果則已經鋪滿了四周,這是種子傳播的智慧。
烏桕
Triadica sebifera
大戟科Euphorbiaceae 烏桕屬
烏桕,是長江流域、尤其是江南地區著名的秋色葉樹種。
它的果實有三條稜,成熟時變成黑色,稜與稜之間就像約好了似得,一齊開裂,露出裡面三粒雪白的果實,如爆米花般掛在枝頭,因此烏桕也叫「爆米花」樹。外面那層白色的物質是蠟質層,可以提取油脂,製作肥皂和蠟燭,還可以榨油用以點燈,把這層蠟質剝掉,就能看見黑色的種子了。「山王廟在山深處,鴉烏亂啼烏桕樹。」烏鴉是烏桕的好朋友,在取食「爆米花」的同時也幫助烏桕傳播了種子。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Taxodiaceae 水杉屬
和銀杏一樣,水杉是孑遺植物,被稱為「活化石」,是經歷過冰川世紀和小行星撞地球之後倖存的生命。水杉的球果近球形,只有鵪鶉蛋那麼大,深褐色的種鱗交叉對生,種鱗的頂端明顯凹缺,就像粗糙的嘴唇。它的種子就藏在種鱗基部,輕如細沙,邊緣有一圈薄翼,待球果成熟,種鱗分裂,它們就可以展翅飛翔。
化香
Platycarya strobilacea
胡桃科Juglandaceae 化香屬
化香和白櫟一樣,在城市裡是一種不常能見到的樹種,通常分布在丘陵地帶的向陽山坡上。它的根部以及老木中含有芳香油,在湖南叫作板香樹,在山東叫作花木香,在四川叫作換香樹,但終究還是「化香」這個名字更加響亮。
在黃葉落盡的秋冬季節,常能看到一個個形似松塔的東西佇立在枝頭,那就是它的果序。這個圓柱形的果序由一片片苞片組成,它們像瓦片一樣覆蓋在上面,當果實成熟,瓦片張開,從正面觀察宛若一朵黑色的蓮花。小堅果們就躲在瓦片的底部,它們的兩側各具一枚狹翅,薄如蟬翼,輕似鴻羽,此果何所寄,只待秋風起。
納塔櫟
Quercus texana
殼鬥科Fagaceae 櫟屬
納塔櫟又叫德州櫟,是炙手可熱的有用之樹。上海的大街小巷都有它們的身影。
納塔櫟的果實叫作堅果,長橢圓形的堅果基部有一個杯形的殼,這叫殼鬥。在果實的表面還分布著許多深淺不一的紅色條帶,就像小時候吃的西瓜糖一般,玲瓏可愛。這些堅果富含澱粉,是嚙齒類動物喜愛的食物,比如小松鼠,它們用大門牙啃咬果實,吃不完的就挖個坑埋起來留著以後再吃,可是它們的記憶力不好,常常會遺忘那些可愛的西瓜糖,於是種子就得到了傳播。這是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雙贏合作。
白櫟
Quercus fabri
殼鬥科Fagaceae 櫟屬
白櫟主要生活在山裡,城市中難得一見,不過植物園裡肯定會有它的身影。
它的果實長橢圓形,比納塔櫟的更長,表面的紅色條紋則更淺,但它們一樣都是松鼠的美食,不同的是:納塔櫟的果實會休眠,白櫟的果實不休眠。不休眠就意味著成熟後可以迅速萌發,萌發將造成能量和營養的損失,於是聰明的松鼠只好用牙齒切掉橡子的胚,然後再儲藏起來。胚的切除就宣告了種子的死亡,於是有些橡子們就推遲了它們的萌發時間,還有些橡子則努力增加自己的單寧含量,這樣松鼠們就又會將它們完整地埋起來。聰明的松鼠對上明智的白櫟,這是大自然的一個奇妙的平衡。
香椿
Toona sinensis
楝科Meliaceae 香椿屬
香椿,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香椿跑蛋,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佳餚。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食用香椿的習慣,那是它在春季長出的嫩芽,具有一種特殊的濃鬱香氣,這嫩芽長大後就是香椿的羽狀複葉。
它的果實叫做蒴果。當天乾物燥,橢圓形的蒴果就沿著五條縫裂開了,露出中間粗大的中軸,許多長著翅膀的種子就夾在五枚薄薄的果瓣和中軸之間,每一粒種子都配有一枚膜質長翅,它們在秋風的助力下向四周飛翔,都期待著未來能長成參天大樹。
對於文章開頭的果實們,你都能認出來了嗎?
在這個冬季,嘗試著在馬路旁、公園裡找尋它們的身影吧,你也可以將它們做成水晶滴膠作品,保留自然界的這份美意。
本文作者:張文文,系上海市林業總站工程師
註:文中自然攝影圖片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