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8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公布了2020年當選的AGU會士(AGU Fellow)名單,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系講席教授、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學家林間入選,以表彰他對海洋科學與地震學的卓越貢獻。AGU主席Robin Bell致電林間,祝賀他當選為2020 AGU會士。
AGU Fellow
AGU會士是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界最高的榮譽之一。自1962年起,AGU每年遴選出在地球和空間科學研究領域中最有遠見卓識、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學家授予AGU會士,以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工作與傑出貢獻。每年當選會士的比例不超過全球AGU會員總人數千分之一,今年全球共62人當選AGU Fellow。
卓越的學術成就
林間為國際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學家,對全球大洋構造演化、海洋地球物理、地震學作出原創性、系統性的卓越貢獻。林間領導國際合作,對全球大洋中脊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研究,通過揭示三維地幔上湧、新一類板塊邊界、海洋拆離斷層等重大發現,奠定了學界對全球大洋中脊三維地殼與地幔結構的認識基礎。
林間領導穿越全球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首次高精度地震實驗,揭示了「地球第四極」下的內部結構,對主導在全球最深海溝開展國際大洋鑽探等研究計劃具有重要意義。共同領導南海國際大洋鑽探,在南海完成國內最長最深海底大地電磁探測實驗,入選「2019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
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專題報導林間團隊實施全球首次跨越「地球第四極」挑戰者深淵的高精度地震實驗
林間在大地震之間應力相互作用與地震觸發研究領域作出開創性貢獻,其一地震學成果,十年引用率全球第一。
領導大型國際科學計劃
林間領導大型國際科學計劃,擔任國際大洋中脊地球與生命研究組織(InterRidge)主席、美國科學院海嘯預警專家委員會、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構造物理全國會議主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規劃「雙清論壇」主席、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南海深部過程演變」諮詢委員會及集成組組長、「西太平洋多圈層相互作用」指導委員會等。領導組織與參加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與南海實施的國際航次二十餘次,先後任「大洋一號」首次環球航次、國際大洋鑽探南海航次、中巴首次印度洋聯合航次等首席科學家。
學術經歷
林間,畢業於福建福州一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首屆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美國布朗大學博士,歷任國際知名的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麻省理工學院/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究生聯合項目教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系講席教授等。曾獲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美國地質學會會士(GSA Fellow)、亨利-比奇洛傑出海洋學家講座教授、美國卡爾彼泊青年科學家獎等榮譽。
林間共同領導「大洋一號」首次環球科考航次
AGU成立於1919年,是全球規模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地球與空間科學家聯盟,其6萬多名會員來自全球14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地球、海洋、大氣與空間科學等領域。
海洋知圈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