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藍家三千家規,每一條都在壓制人的欲望,遏制人的本性,可條條家規下的藍家卻個個都是痴情人。
藍家從藍安開始就是一家痴情種,那位一手創建藍家的先祖「為一人而入紅塵,人去我亦去,此生不留塵」藍安的故事一筆帶過,卻讓我感動不已,想必那又是另一種盪氣迴腸的愛情吧。
年輕時的藍啟仁和青蘅君,為愛比起藍湛更是不遑多讓,一個終身未娶,一個與宗室族親為敵,只為護住那位女子的周全。總覺得,藍啟仁也曾喜歡過一個笑容明媚的女子,只是那時自己未曾察覺自己的心意,而對方的行事作風又過於出格,有違藍氏家訓,當初不曾與她在一起,此生便再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入他的眼,進他的心。
相比不曾得到過的藍啟仁,青蘅君則是幸福並痛苦著吧,幸福是因為那名女子是願意與之在一起,即便囚於靜室,不得自由,但一對聽話懂事的兒子,是對彼此最大的慰藉吧。
含光君,藍忘機,藍湛,等的明目張胆,愛得轟轟烈烈。十六年裡,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世人,那個或許已經不會再出現的人成為了他唯一的軟肋。
十六年前,他也曾希望像他的父親那樣,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好好地保護起來,免受風雨,護他周全,只是終究,他和自己的母親是不一樣。
初到姑蘇求學時,即便看到魏嬰畫的帶花的自己,也只回一句無聊,然後輕輕拿起,小心放下。
寒潭洞裡,即使是非父母妻兒不得觸碰的抹額,也是只要魏嬰想要,便可輕易取下,明明有更好的方法。放祈福燈時,嘴上說著獨自慣了,可還是不由自主看著魏嬰的兔子笑了。尋找陰鐵被魏嬰用符咒綁在一起,嘴上說著無聊,卻未將符咒破開而是順勢牽走了魏嬰。在鬧市,嘴上說著不與旁人觸碰的藍湛非但沒有甩開魏嬰的手,還一起跑了起來,含光君你的雅正呢。
十六年前的藍湛其實待魏嬰就已經與旁人不同。
而十六年後的藍湛就一條規矩:只要是魏嬰說的我便不會拒絕。
他可以一臉霸氣又無奈地為魏嬰擋狗,也可以一臉坦然地劈開人家祖墳的牆掀了棺材板,告訴魏嬰蓮花塢的蓮塘都是有主的,只因魏嬰一句「我餓了」,便摘了半船的蓮蓬,告訴他下不為例。
為你牽驢,只因那時你曾描述過你年幼時美好的記憶,你坐在驢子上,母親溫柔地扶著你,父親牽著驢子與母親說說笑笑,閒話家常。
也會為保護魏嬰,招招致命,你若敢傷他一根頭髮,他能斷你一條胳膊。他會親自找叔父說明白他和魏嬰的關係,亦會在藍曦臣面前放下頭髮,為他拿來最愛的天子笑,告訴自己的兄長這是自己的命定之人,亦是他們不可為難之人。
原著裡金光瑤的那句:他怎麼能不聽我的呢,他的命可是懸在我手裡啊!